首页

  1. 首页
  2. 污水处理
  3. 内容

生物循环污水处理技术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工程-生物循环处理技术,并对处理的几个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生物循环技术的优越性作了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生物循环;污水处理;优越性 
  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在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技术中,以生物法为主要手段。污水的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生物循环污水处理技术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工艺之一,微生物以膜状固着在某种载体的表面上呈附着生长状态。生物循环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起来的生物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处理能力大的特点,促进净化功能的显著提高。 
  1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包括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是第一代生物滤池,由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四部分组成。滤料是生物滤池的主体,它对生物滤池的净化功能有直接影响。因其环境较差,处理效率较低,目前已很少应用。 
  高负荷生物滤池是生物滤池的第二代工艺,它是在改善普通生物滤池在净化功能和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弊端的基础上开创的。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幅度地提高了滤池的负荷率,其BOD容积负荷高于普通生物滤池6~8倍,水力负荷则高达10倍。高负荷生物滤池的高滤率是通过限制进水BODS值和采用处理水回流等技术措施而达到降低滤池进水有机物浓度,保证生物滤池供氧充足,以维持正常运行。塔式生物滤池属于第三代生物滤池,也属于一种高负荷生物滤池,但其负荷远比一般高负荷生物滤池高,为一般高负荷生物滤池的2~3倍。高额的有机负荷使其生物膜生长迅速,高额的水力负荷又使生物膜受到强烈的水力冲刷,从而使生物膜不断的脱落与更新,并经常保持较好的活性。 
  曝气生物滤池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它是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构造与给水处理的快滤池相类似。池内底部设承托层,其上部则是作为滤料的填料。在承托层设置曝气用的空气管及空气扩散装置,处理水集水管兼作反冲洗水管也设置在承托层内。曝气生物滤池根据进水方向,可以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形式。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原污水从池上部进入池体,并通过由填料组成的滤层,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由池下部通过空气管向滤层进行曝气,空气由填料的间隙上升,与下流的污水相向接触,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污廊,像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丰富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到处理。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原污水和池下部的空气共同向上流动,有利于气与水的充分接触并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底物的降解速率。曝气生物滤池占地面积小,多级联用脱氮效果优良,可减少环境温度的影响,处理效率高,近年来发展趋势良好,、不断有新的工程应用实例。 
  2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也被称之为淹没式生物滤池,于1971年在日本首创,近10余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的有机废水,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所谓淹没式生物滤池,就是在池内充填惰性填料,已经预先充氧曝气的废水浸没并流经全部填料,废水中的有机物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广泛接触,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染物得到去除。淹没式生物滤池的另一种形式是在池内设有人工曝气装置,向池内供氧并起搅拌与混合作用,废水流经池内填料与生物膜接触,此技术相当于在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内充填供微生物附着、栖息的填料,因而又称为接触曝气法。淹没式生物滤池主要是由池体、填料床、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等组成。用于小规模污水处理中具有布置紧凑、占地小、管理简单的优点,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也有较多污水处理厂将原来建设的普通活性污泥法改造为接触氧化法,取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 
  3生物流化床技术以及其优越性 
  流化床用于废水生物处理领域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和日本率先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大量较好的成果。所谓生物流化床,就是以砂、活性炭、焦碳、陶粒、塑料等颗粒为载体充填于生物反应器内,因载体多孔并表面附着生长着生物膜而使其质变轻,当废水以一定流速从下向上流动时,载体便处于流化状态。按照使载体流动的动力来源的不同,生物流化床一般可分为以液流为动力的两相流化床和以气流为动力的.三相流化床两大类。在两相流化床中,按照进入流化床的废水是否预先充氧曝气,床体又可处于好氧状态和厌氧状态,前者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后者则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生物流化床技术相比其他生化处理工艺来说,具有以下优越性:①可增加反应槽内微生物的数量,有机物去除率较高;②它在运行时进水水流和曝气气流在反应器内形成逆流,增大了气水接触面积;并且池内载体填料在反应器内部由于升流区与降流区密度差以及在特殊的流化床内部结构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流动,使氧利用率提高了10%~15%,有利于氧的转移。③反应器内填料载体相互激烈碰撞的运行方式,克服了传统接触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生物膜过厚脱落造成的阶段性出水水质变差的缺点。同时,这种激烈碰撞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水体中污染物在生物膜上的传递速率,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④粒状填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其上生长着各种碳化菌、氨化菌和硝化菌组成的高活性生物膜,具有优良的氧化降解和吸附过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可提供较大的微生物生存空间。⑤填料表面为硝化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一方面,提高了硝化细菌在反应体系中的污泥停留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硝化细菌易于固着在填料表面的特性,有利于提高整个反应体系中的硝化细菌百分比。一般活性污泥法中,硝化菌仅占混合液悬浮物的8%,而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内的活性污泥体系中,硝化菌可占混合液悬浮物的25%。从这方面来讲氨氮去除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⑥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污泥膨胀问题。微生物生长在粗糙多孔的填料表面,属固定化微生物,不会流失,因此运行管理方便简单。⑦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和生物膜微生物共同分解污染物质是活性污泥法处理量的10倍以上。⑧由于处理效率高,结构紧凑,使生物反应设备的占地面积仅为传统设备的1/4,基建投资节省25%。⑨反应器内所用载体填料为粒径在10mm左右的橡胶胶粒,使得反应器内部保持较高的微生物量,并且由于填料间碰撞的运行方式,使得载体表面上生物膜较薄,其生物活性相对较高。⑩由于填料的多孔性,它与传统填料相比更易挂膜,在初期运行和检修后运行时,极易恢复正常运行,一般只需2~3d即可。另外由于比表面积大,使得各菌种在填料上有着明显的分层分布,由外向里分别为好氧菌种、兼氧菌种、厌氧菌种。菌种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缩短停留时间。经过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加入一定量的聚合硫酸铁后,可以有效提高污泥活性,改善污泥沉降性能。 
  参考文献 
  [1]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S]. 
  [2]陈复.水处理技术及药剂大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10 
  [3]建设部人事教育司.污水处理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 
  [4]一郭殿福.废弃物通用手册-处理、处置、资源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生物循环污水处理技术
http://m.civilcn.com/huanbao/hblw/wscl/147252961428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