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家政策对农村建设的的扶持,使农乡建设逐渐向城镇方向发展。其中,农村建设居民用水安全,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农村环境及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肆意排放,要想保障农村居民用水安全,首先就得充分重视农村生活用水处理工作,加强生活用水排放的合理控制。该文针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农乡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在中央财政的带动下,通过“以奖促治”的政策形势,使各乡村逐渐开始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缓解了农村生活污水及安全用水的问题,但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带来了阻碍。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
通过对我国各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征、水质及水量等数据的分析,各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模式,其主要包括3种。1)由污水处理厂直接接管处理:此种模式主要是对城镇周边乡村建立污水管网,由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对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处理。其特点:成本低,处理便捷。2)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备:建立集中性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距离城镇污水厂较远且人口的密集的农村。其特点为实现循环利用,节约水用资源,可用于农田灌溉、其处理工艺效果好。3)分散处理模式,主要是指根据地形复杂且地广人稀的村庄,采用就地收集的形式,对单户或多户的污水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形式虽然能够发挥良好的污水治理效果,但地广人稀、居住环境条件较差的乡村就会使工作难以开展,成本投入过大。
2 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
农村经济因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的上涨,也提升了农村资源的利用率,污染问题成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之一。在财政方面,由于各地农村分布具有不集中、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较弱等特点,在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可靠的财政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在农村发展方面,各类养殖场的出现影响着农村整治工作,另外由于农村生活垃圾缺乏合理的堆放标准,使农民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也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以往的农村生活用水在排放过程中,会经过水渠、河道从而稀释水体中的污染物;随着现代农村的建设,污水包括的化学物质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再加上水体的流动性存在化学物质的生活用水,很有可能影响到居民使用的地下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对此,农村对生活污水的整治刻不容缓。我国各区域农村发展状况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模式,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借助宣传手段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并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行污水治理。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3.1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当
农村地区虽然存在追求高水质的现象,但缺乏适合农村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形式,各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曾出现过于重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情况,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存在管道流量过大、管径过小,造成污水堵塞的情况。部分乡村的集中性污水处理设施,经常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施流量不足、污水配套不完善、管网建设存在滞后性、铺设不合理和无法长久运营等情况,都造成了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出现。
3.2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不到位
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经常由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出现处理设备“晒太阳”的问题。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维护,都是依靠县乡财政补贴进行运维,再加上实际的管理力度不足,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会出现“滴”、“冒”、“漏”等问题。另外,虽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但适宜当地的污水排放标准不够完善,为生活污水的处理带来了困难。除了山西、宁夏、浙江及北京等地建立了地方性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大部分区域的农村都未建立完善的防治、处理、监管和排放等标准,使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不到位。
4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生活污水的处理策略
4.1 构建完善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标准
农村各地生活污水处理需要考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当地气候及地形、经济承受能力。在完善各乡镇完善地方性生活污水处理标准的同时,可以借助省份综合水质管理目标、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等条件因素,对现有集中式、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上加以改进,构建出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技术标准。
4.2 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整环境治理及污水处理工作,还需要加强节水、环保等宣传力度,通过鼓励、补贴等形式向农民推广环保型生活用具,将“一水多用”的理念融进农民洗浴用水、洗衣用水当中。在乡镇应制定出当地生活用水设施规划方案,将收集和处理过的洗浴、粪便等污水,用于冲洗道路或其他工作中,使污水资源得到充分且合理的利用。
4.3 强化监督管理
根据农村地广人口分布分散的特点,强化各地区监督管理,才能够确保地方性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得到有效落实。以联合住建、环保及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形式,强调并明确各单位部门的分工与职能,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规模化,利用各部门联动性保障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有效落实。
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具体应用措施
5.1 以“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为核心的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利用的厌氧微生物和氧化池内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生活污水转化为CO2和水,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目标。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的工艺效果,具有占地面积小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但因微动力污水處理工艺所需求的相关设备较多,能耗产生较高,所以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过硬。该工艺适用于面积紧张的区且居住人口较高的城镇。例如:安溪县感德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了该项处理工艺,其设计的污水处理能力300 t/d,能够服务的人口达到3 000人左右。
5.2 以“复合生物滤床+人工湿地”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
“复合生物滤床+人工湿地污水”工艺,借助生物滤床滤料表面生物膜的新陈代谢作用,再以人工的形式讲解并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工艺占地面积较大但工艺流程简单,并且可以作为农村休闲及公园配套的基础设施。以人口规模和居住形式来计算,可以适用于相对分散的村落。例如:福田乡丰田村污水处理站其处理能力100 t/d,服务用水人口数达到900人左右。
5.3 以“生物滤池”为核心的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
以“生物滤池”为核心的微动力的工艺,可以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起到净化污水的效果,由于缺少了人工操作的流程,其工艺效果有着地面积较小,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不复杂的优点。这种工艺能耗较低,且适用于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村。例如:安溪县魁斗镇内坂安置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其处理污水的能力是150 t/d,服务人口数量在800左右。
6 结语
总之,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需要借助接管式、集中式、分散式等处理模式并价已改进,结合各农村当地实际用水状况,对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及排放制定合理的标准,强化乡镇对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监督力度,再以适于当地的处理工艺,才会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改善,才会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及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余运红.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5):61-63.
[2]王颖,罗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7):74-76.
[3]张敏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角度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32(7):22-23.
[4]杨国文.北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方案选择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