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监理论文
  3. 内容

滑升模板施工质量监理细则

§3.4  滑升模板施工质量监理细则

一、质量标准:
(一)依据标准:
应符合国家标准:
GBJ113-87《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JGJ3-9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二)允许偏差:
1、滑模装置各种构件制作的允许偏差:
 


名   

内     

允许偏差(MM

钢模板

表面平整度

1

长度

2

宽度

-2

侧面平直度

2

连接孔位置

0.5

围圈

长度

-5

弯长度≤3MM

2

弯曲长度>3MM

4

连接孔位置

0.5

提升架    高度

3

宽度

3

围圈支托位置

2

连接孔位置

0.5

支承杆

弯曲

小于(2/1000)L

直径

-0.5

丝扣接头中心

-0.25

注:L为支承杆加工长度

2、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


项    

允    许    偏    差(MM)

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

3

围圈位置偏差  水平方向

3

围圈位置偏差  垂直方向

3

提升架的垂直偏差  平面内

3

提升架的垂直偏差  平面外

2

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横梁相对标高偏差

5

考虑倾斜度后模板尺寸的偏差  上口

-1

考虑倾斜度后模板尺寸的偏差  下口

+2

千斤顶安装位置的偏差  提升架平面内

5

千斤顶安装位置的偏差  提升架平面外

5

圆模直径、方模边长的偏差

5

相邻两块模板平面平整偏差

2

提升架横梁水平度  平面内

2

提升架横梁水平度  平面外

2

操作平台水平度

20

3、滑模施工工程结构的允许偏差:


项    

允    许    偏    差(MM)

轴线间的相对位移

5,10

圆形筒壁结构直径偏差

该截面筒壁直径的1%并不得超过±40

标高每层

+10

标高全高

+30

垂直度每层(全高层高小于或等于5M)

5

垂直度每层(全高层高大于5M)

层高的0.1%

垂直度  全高(高度小于10M)

10

垂直度  全高(高度大于或等于10M)

高度的0.1%并不得大于50

尺寸偏差

+10,-5

表面平整(2M靠尺检查)  抹灰

8

表面平整(2M靠尺检查)  不抹灰

5

门窗洞口及预留洞口的位置偏差

15

预埋件位置偏差

20

JGJ3-9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规程》
4、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墙、板不应小于20MM
连续变截面筒壁不应小于30MM
梁、柱不应小于30MM
5、门窗框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允    许    偏    差(MM)

中心线位移

10

框正侧面垂直度

3

框对角线长度

3

 
二、风险分析:
滑模施工专业性较强,监理人员应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现行规范:GBJ113-87《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JGJ3-9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监理人员应清楚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与滑模工艺设计人员(承包商)是否进行了很好的沟通,要使工程设计适合滑模施工的特点,还要注意横向结构的施   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的技术措施。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与滑模工艺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是滑模成功的第一步。
在确定采用滑模工艺后,承包商要编制滑模施工组织设计,特别要做好滑模施工技术设计,其内容要与规范要求一致,要防止单纯凭经验或盲目套用某一工程方案的错误做法,施工组织设计要经承包单位总工程师审批,监理应注意各项手续是否完备。
滑模施工中,主要的质量通病是扭曲、飘移、粘结、裂缝、漏浆、坍落、防治办法主要是针对产生的原因,坚持按操作规程办,把握好质量控制点,一般均可解决。有一点要引起重视的是,承包商往往以为滑模施工中有多种纠偏方法,但高层建筑与一般构筑物滑模施工不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较麻烦,高层建筑滑模施工平面面积大,而且纵横墙垂直交错,对纠偏措施反应不灵敏,不论采用何种纠偏方法均要给平台及模板系统不同程度地造成附加荷载,给支承杆和千斤顶增加负荷,造成平台上局部荷载过大的不利现象,因此滑模施工千万要强调预防为主,纠正为辅,从而掌握控制工程质量的主动权。
滑模施工中的质量事故(包括安全事故)往往与违章有关,有时也与对施工问题缺乏理性认识有关。有操作平台倾复坠落重大事故先例(主要发生在高耸构筑物)主要原因是模板的滑升速度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不相适应,导致支承杆群体失稳,模板下口混凝土强度(出模强度)偏低,对支承杆不起嵌   固作用,从而降低了支承杆的承载力,在施工中对支承杆的偏斜设有严格控制,同样也降低了支承杆的承载能力,施工过程中没有频繁地进行各项检测,一旦发觉,平台倾斜和扭转量过大,使支承杆受力状态恶化,加速了支承杆群   体的失稳。因此,对滑模工程进行监理,考虑问题应全面,对各种应急措施的适用性有所了解,在工作中,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在现场做好傍站监督。
由于滑模施工是一个系统管理比较强的施工方法,各工种,各工序之间的制约力较强,只要有一个施工环节不畅,将会使整个部署混乱,监理人员不但要注意关键部位,尚应注意整个施工现场的工作状态,承包商的各项管理工作是否正常。

三、控制点:


项          

要          

1、确保同步滑升,防止结构扭曲、飘移

(1)高度重视模板组装质量,使所有提升架处于同一水平标高,其中心线应与墙或柱的中心线吻合,使提升设计位置的平面与平面外都不产生偏差,以保证提升架模梁的水平度和支承杆垂直度的准确性

(2)为了便于控制平台的水平,应将行程近似一致的千斤顶安设于同一组油路内,为了保持各液压千斤顶的同步行动,要求其高压油管的长度一致,使其进油速度和压力基本相同。

(3)滑升过程中应注意:施工荷载不得超过额定值,且不得集中堆放,以免引起部分液压千斤顶超载而造成支承杆变形;混凝土分皮,交圈灌筑,应有计划,匀称地变换浇灌方向。施工中需要空滑时,应尽量减少平台上的施工荷载,要做好各支承杆加固措施。滑升过程中应频繁检测及时纠偏,检测包括:操作平台水平,支承杆工作状态,混凝土凝结状态,结构垂直度、扭转、结构截面尺寸偏差等。

2、防止产生混凝土水裂缝,表面剥落及出模要从掌握好滑升速度,合理的混凝土灌注方法及模板平、清、洁三方面着手

(1)确定滑升速度要依据出模强度,规范规定该值是坍落0.2~0.4MPa(或贯入阻力值)0.30~1.05KN/CM 出模强度与模板高度,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和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应予全面考虑,根据实践经验,在采用钢模板,模板坡度合适,滑模平台刚度好的前提下,出模 强度稍高于规范规定值是可行的,能保证混凝土不拉裂、不掉角,表面平整光滑,为求保险,可进行一次中间提升。

(2)应执行混凝土分层浇灌,分层交圈,均匀浇灌的制度,使出模混凝土强度基本一致,混凝土最低分层入模高度要保证混凝土自重大于摩阻力。

(3)粘在模板面上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特别应注意清理角模、收分模板及活动模板之间的夹灰。

四、预检项目:


项      

检    查    要   

1、滑模施工技术设计

重点检查控制施工精度的方法及观察点设置,滑升制度,混凝土浇灌顺序,滑升速度操作平台稳定及纠偏技术措施,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及特殊气候的技术措施。

2、原材料

与质保书相符情况,与级配单相符情况

3、测量

滑模装置组装前,应对滑模施工部分的基础或下部结构的轴线、中心线标高、断面尺寸全面复核检查,每一层的轴线、标高、预留预埋复核

4、预制构件

位置、型号、搁置长度、标高

五、隐蔽工程:


项      

验    收    要  

1、钢筋规格数量

与施工图一致,如有代换应按技术核定单

2、钢筋焊接

焊缝长度、高度

3、支承杆连接

无油污,焊接加固情况,不在同一断面

4、管线预埋

按相关图纸,固定可靠

六、实测抽查:


项     

抽    查    要   

1、原材料    

每进场一批抽查一次,按质量标准和级配单

2、滑模装置部件

按制作质量标准检查制作偏差

3、钢筋保护层

按质量标准

4、混凝土坍落度

按结构种类确定

5、滑升过程中测量操作平台水平度

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截面尺寸偏差

七、旁站检查;


项      

检    查    要   

1、空滑时支承杆加固

事前验收支承杆稳定性,最大空滑量,不得大于模板全高1/2

2、混凝土浇灌方式

必须分层均匀交圈浇灌,并有计划匀称地变换浇灌方向,分层浇灌厚度以200~300MM为宜,各层浇灌的间隔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凝结时间,洞口处应对称浇灌

3、立模后混凝土修补

应符合技术要求

八、试验项目:


项     

说     

1、混凝土坍落度

每台班至少二次

2、试块制作

每台班二组,一组作同等条件养护,一组作标准养护

3、混凝土贯入阻力试验

标准试验方法,用以检查实际施工滑升速度是否合适

         
九、提供资料:
1、滑模施工组织设计
2、钢材质保书
3、钢材复验单
4、型角质保书
5、焊条合格证
6、钢筋焊接试验单
7、水泥质保书
8、水泥复验单
9、砂质保书
10、石质保书
11、外加剂质保书
12、混凝土级配单
13、隐蔽工程验收单
14、混凝土捣制记录
15、混凝土试块报告
16、液压千斤顶检验证明
17、滑升过程中结构偏差记录
18、出模混凝土缺陷记录
19、技术核定单
20、天气情况记录
21、纠偏记录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滑升模板施工质量监理细则
http://m.civilcn.com/jianli/jllw/135545059917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