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基础理论
  3. 内容

建筑工程结构体系在工程中的作用

当前,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快速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更高,从而提出了一些关于结构体系的心得。本文主要介绍了越来越多应用于新型建筑结构中的体系,包括: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索张拉结构、索穹顶结构、膜结构和高效预应力结构进行论述。   

  1.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我国目前在高层建筑领域里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有所长,前者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建筑物内部净空大等优点,而后者刚度大、耗钢量少、材料费省、防火性能好。综合利用这两种结构的优点为高层的建筑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统计分析表明:高层建筑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用钢量约为钢结构的70%,而施工速度相当于全钢结构,在综合考虑施工周期、结构占用使用面积等因素后,混合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优于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最早于1972年用于芝加哥的GatewayⅢBuilding(36层137米),我国至80年代才将钢结构用于高层建筑。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高层结构建筑中,有一半以上采用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最近建设部和国家冶金工业局在颁布的《建筑用钢技术政策》中,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列为要大力推广的建筑新技术,可以预见,混合结构在高层办公楼、学校、医院及住宅等建筑中将有较广泛的应用。 
   
  2.索张拉结构 
 
  结构基本受力构件有三类: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和受拉构件。对于受压构件,当构件长细比较大时,由于构件会发生整体失稳,构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对于受弯构件,由于构件截面应力不均匀,截面边缘的最大应力往往控制构件的设计,使得构件材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受拉构件,截面的应力均匀,不会发生整体失稳,如利用高强钢索做成受拉构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拉构件的作用,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在结构体系中巧妙利用张拉构件,结合少数刚性受压构件,可构成受力合理的高效张拉结构体系,不仅承载力高、刚度大,且能使各种材料的强度均得到很好的发挥。 
   
  3.索穹顶结构 
 
  索穹顶结构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索一膜结构,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效率极高的张力集成体系,其外形类似于穹顶,而主要的构件是钢索,由始终处于张力状态的索段构成穹顶,利用膜材作为屋面。因此被命名为索顶。由于整个结构除少数几根压杆外都处于张力状态,所以充分发挥了钢索的强度,只要能避免柔性结构可能发生的结构松弛,索穹顶结构便无弹性失稳之虞,所以,这种结构重量极轻,安装方便,具有新颖的造型,经济合理,被成功地应用于一些大跨度和超大跨度的结构。 
   
  4.膜结构 
 
  膜结构是张力结构体系的一种。它以具有优良性能的柔软织物为膜材,由膜内的空气压力支承膜面(充气式膜结构或所承式膜结构),或利用钢索或风性支承结构向膜内预施加张力(张力膜结构),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膜结构采用的薄膜材料,大多采用涂层织物薄膜,分为两部分,内部为基材织物,主要决定膜材的力学性质,提供材料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等;外层为涂层,主要解决膜材的物理性质,提供材料的耐火、耐久性及防水、自洁性等,常用膜材一般为聚酯织物涂敷氯乙烯涂层膜材、玻璃纤维织物涂敷聚四氟乙烯涂层或有机硅树酯涂层膜材。
 
  膜结构具有如下特点:造型活泼优美,富有时代气息;自重轻,适合大跨度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消耗;价格相对低廉,施工速度快;结构抗震性能好。 
   
  5.高效预应力结构体系 
 
  高效预应力结构是指用高强度材料、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建筑起来的预应力结构,是当今技术最先进、用途最广、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之一。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高大精尖的土木建筑结构都采用了高效预应力技术,如,大型公共建筑、大跨重载工业建筑、高层建筑、大中跨度桥梁、大型特种结构、电视塔、核电站安全壳、海洋平台等几乎全部采用了这一技术。 
 
  与传统预应力结构相比,高效预应力结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广泛采用高强度材料:目前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40一C80,甚至达到C100以上,应力钢绞线的极限抗拉强度可达1860Mpa。按照现代设计理论设计,如抗震设计理论、延性设计理论等,通过合理确定结构预应力度和截面配筋指数,大大改善了高效预应力结构的抗震性能、正常使用性能等。随着先进施工工艺的开发,近年来高吨位、大冲程千斤顶的应用和多种锚固体系的开发等,为高效预应力结构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高效预应力结构适用于大跨和超大跨度、重载以及使用性能高的结构,其应用范围拓展到高层以及结构转换层、钢结构、基础、路面等结构领域。 
 
  近年来,高效预应力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已制定专门的预应力结构设计、施工规程,工程中应用的预应力结构体系也很丰富。典型工程实例有:面积最大的单体预应力工程是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每层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米,在混凝土板、墙、框架、柱以及钢屋架、钢梁和钢管网架中大量采用了预应力技术;柱网最大的预应力工程是深圳车港工程,标准层平面尺寸159×103.5米,标准柱网16×25米,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最大的预应力钢桁架工程是北京西站主站房工程,该预应力钢桁架跨度45米,桁架上承40米高的中式门楼,门楼总重5400余吨;层数最多的预应力工程是广东国际大厦主楼,总计63层;高度最高的预应力工程是青岛中银大厦,总高度241米,58层,等等。
 
  可以预见,随着高性能预应力材料(高强混凝土、高强预应力筋、新型纤维塑料筋等)的推广应用以及结构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高效预应力结构体系将在我国二十一世纪大规模基本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工程结构体系在工程中的作用
http://m.civilcn.com/jianzhu/jzlw/jcll/147122956627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