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技术
  3. 内容

海上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控措施

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成桩环节多,施工过程容易出现质量事故,必须重视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现着重就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成孔过程、灌注水下混凝土以及事故处理等环节的质量程序和关键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监控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振连路开发区段起点为大连湾和尚岛(k7+080),终点接赤峰街(k10+428.718),下部结构设计桥墩采用圆形截面,桥墩盖梁均采用预应力结构,断面小形式美观。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
 
  1.质量控制目标
 
  ①成桩过程各项指标,包括桩位、桩长、桩径、孔底沉渣、终孔垂直度及成桩材料质量等能满足设计要求;②预留混凝土试块强度满足规范要求;③桩身完整、匀质,连续性好,无夹泥、断桩等缺陷;④桩极限承载力
满足规范规定的验收指标。
 
  2.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施工平台→测定孔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提钻→第一次清孔→检孔→制作钢筋笼→吊放钢筋笼→第二次清孔→下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起拔导管→成桩。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
 
  3.1成孔过程质量监控
 
  3.1.1成孔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①检查孔径、偏位、垂直度、泥浆性能并记录签认;②钻进时检查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与柱状图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入岩,并对入岩深度及时签认;③终孔检查孔深、孔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④清孔检查
泥浆指标、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1.2成孔过程关键点质量控制
 
  (1)孔底沉渣控制。钻孔结束后,施工人员在进行一次清孔的同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浆置换出来;二次清孔时宜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若采用正循环清孔,要排出岩渣和泥团,
须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且清孔的速度要慢。施工员必须对终孔进行验收,根据钻杆和钻头或测绳的总长度和上部剩余长度检查终孔深度;要严格检测钻杆和钻头或测绳长度的准确性,杜绝以超深来抵消孔底淤积,保证水
下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对端承桩不得超过50mm、磨擦桩为100mm。
 
  (2)孔壁坍塌控制。施工人员首先应认真审阅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必须严格要求按规定埋设钢护筒,保证孔口排水良好,下设钢筋笼及升降机具要防止偏斜;再者,在特殊地层钻
进应要求采用优质冲洗液护壁,同时也可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排渣的作法来抑制不稳定段地层的坍塌;最后,在不稳定地层中,换浆不要过早,可在下完钢筋笼后进行二次清孔时替换掉高比重泥浆后,要及时灌注混凝
土,减少沉渣时间,以保证桩身质量。
 
  (3)扩径和缩径控制。为避免扩径的出现,施工人员应检查钻机是否固定、平稳,要求减压钻进,防止钻头摆动或偏位,在成孔过程中还应要求徐徐钻进,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和足够的
孔内水位,确保孔内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成孔尤其是清孔后应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尽可能减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的浸泡时间;为避免缩径的出现,钻孔前施工人员应详细了解地质资料,判别有无遇水膨胀等不良
地质条件的土层,使用失水率<3~5ml/30 min的优质泥浆进行护壁,经常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钻头直径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径小20~25mm为宜。
 
  3.2灌注过程质量监控
 
  3.2.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的坍落度对成桩质量有直接影响,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应是拌和均匀、和易性好、内阻小、初凝时间长、润滑性好且有较好的触变性能,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可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灌注性、连续性和密实性,一般
应控制在18~22cm范围内。
 
  3.2.2导管埋深控制
 
  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成桩质量,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在开浇时,料斗必须储足一次下料能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达1.0m以上的混凝土初灌量,以免因导管下口未被埋入混凝土内造成管内反
混浆现象,导致开浇失败;在浇注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实际标高、计算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导管下口与混凝土面相对位置,及时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合理埋深,严禁将导管拨出混凝土面,导管埋深一般应控制在1
~6m,过大或过小都会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出现不同形式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桩的质量。
 
  3.2.3钢筋笼上浮控制
 
  ①在钢筋笼上加压重物,并在上端加焊4根较粗钢筋(20以上)固定在钢护筒顶部施工平台上;②用细钢筋在钢筋笼上加焊防浮倒刺;③当混凝土上升至钢筋笼底部附近时,小步提升导管以保持较小的埋管深度(≥1.
5m),并稍稍减缓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3.2.4桩头质量控制
 
  ①严格成孔工艺,清孔彻底,采用正确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使钻渣、泥皮被顶起至桩顶,在桩头形成较厚的浮浆层;②施工中应测准混凝土上升面标高;③应确定合理的超灌量,根据浮浆层厚度及桩顶标高附近的
工程地质情况,宜取0.5~1.0m的超灌高度;④清孔泥浆要满足要求,灌注混凝土前,要进行孔底泥浆取样,孔底50cm范围内的泥浆比重≤1.25、粘度≤28s;⑤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尽量少上下活动导管,导管埋深
要在1~6m范围。
 
  4.质量事故处理
 
  4.1离析处理
 
  对离析程度较轻的二类桩,可以不做处理;离析程度较重或严重的,必须予以处理,如离析段距桩顶<10m且桩径>1000mm时,可采用人工对桩心混凝土进行清除,再按立柱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桩心混凝土浇注;
如离析段距桩顶>10m或桩径<1000mm时,可采用钻芯机将桩心混凝土逐渐取出,再重新灌注或用岩石钻钻掉、回填重新钻孔灌注。
 
  4.2堵管处理
 
  导管堵塞多发生在开始灌注或发生在灌注过程中。若初灌时发生堵塞现象,不要存在迁就施工想法,应马上要求施工人员将导管提出,将导管内的混凝土取出(可采取反循环的方法将孔内的混凝土取出),及时清除导
 
管内混凝土,并重新将导管下入孔底再次清孔,孔深经监理人员检查并符合要求后可重新灌注混凝土;若深度不太大,可用长杆冲捣;若深度较大可在允许范围内,反复提升导管插振;插振无效应将导管拨起进行清理,拨
管后若灌注高度不大,可重新钻进,若灌注高度较长,则将导管清理后,重新插入混凝土内2~3m,用水泵吸出导管内泥浆、浮浆后恢复灌注。
 
  5.结语
 
  本合同段桩基从施工工艺流程、成孔过程、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以及事故处理等环节加强控制,经质量部门检测,I类桩达到99%,质量控制效果良好,所有质量问题基本消除。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桩基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6-9.
  [2]刘金砺.桩基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23-25.
  [3]张季超.基础工程处理与检测实录[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22-23.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海上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控措施
http://m.civilcn.com/jianzhu/jzlw/jzjs/147252953328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