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层建筑一般均设有地下室,其施工要点主要有降水、基坑支护壁、软基地处理、地下室防水、大体积砼施工。尽管这些施工要点在普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都得到了解决,但是否达到了在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作到更加经济合理,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这些问题还是有必要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节约成本 、经济合理、实用
1、降低地下水
为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受地下水干扰,要求把地下水降到距施工操作面以下500范围内最为经济合理。成都地区深基础施工最常用的方法是井点降水,且由于基岩埋藏普遍较深,故按潜水非完整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施工场地所处的地理水源环境、开挖深度井管直径、渗透系数、潜水厚度等因素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涌水量、单井出水量、降水井数量、降水井深度等。计算公式是否正确、符合实际,这里不深探讨。其结果不外有三种情况:一是,刚好满足要求,较为经济合理;二是,降水深度超低,降到所需深度可以停止抽水,待水位上升后再抽,说明井数量多了或井管深了,造成一定的浪费;三是,施工中水位降不到所需深度,造成重新布井,增加打井数量,影响工程进度。这三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是常遇到的,只不过降水施工单位施工经验丰富,则可在实际工作中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可达到上述前两种效果。
这里要强调的是尽量作到前述第一种效果,即经济合理。要作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作到经济节约,就必须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注意到计算式中的渗透系数K值及潜水厚度H的两个值。这两个值是地质勘察中所提供的,是直接影响涌水量的重要值。众所周知,地质勘察是工程设计施工的先行阶段,其流程是:勘察--设计--施工,而由勘察到施工,往往会经过一段很长的过程(特殊工程除外),因此其K、H值也会随着时间在变化――增大或减小。第二是要注意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施工周边与降水相关的环境变化,且对这些变化的情况必须作详细的调查,特别是相关的规划部门。要弄清楚周边有否在建的地下工程或即要建设的地下工程,其正在降水或将要降水的水位深度。也就是说,由于周边降水会影响到所建工程的降水,在作降水施工方案时可适当减少降水井数量和深度,甚至不必要再作降水,从而达到节约工程成本。例如书香府邸二期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6万平米,周长约1100米,降水井数量48口,在打降水井之前,没有对周边进行调查就进行降水井施工,当施工完43口降水井后,发现工程场地东侧最近距离约40米处有2#地铁工程就要开工,再往北约50米还有地铁站“百草路”站,其施工周期与降水深度可想而知,因此才决定剩余的5口井不再施工,以后的施工中也根本不用抽水。原施工的43口井实际上成了废井。虽然工程在施工工程中利用了这些外部有利条件,但是由于事前调查不够,实际上还是造成了浪费。这些经验值得今后深思借鉴。
2、软地基处理
成都地区地质有着埋置深度不深的天然卵石层,有稍密、中密到密实,再往下是基岩,作为建筑基础的持力层是非常有利的。一般高层建筑基础埋置于稍密或中密卵石层上,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20kpa.但是地基是天然的,必然会出现不均匀性即部分为松散卵石层,其承力特征值满足不了要求,这部分软弱层必须进行置换(换填)。通常换填的处理办法是用低标号砼换填,这种措施是由设计、地勘、质检监督部门共同认可的,认为这样处理是最可靠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换填这部分仅是整个地基的一部分,是与其他地基共同受力,共同变形,沉降,并要求其均匀性。如果处理的这部分力学性能与原地基的力学性能比较,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目前砼的最低标号是C15,无论是其承载能力(强度)或变形模量都远远高于卵石层,不仅造成了浪费,当基础受力后,还会由于其强度过高产生应力集中而改变基础的受力设计影响到基础质量,或因换填部位在基础的一侧地基沉降不均导致建筑倾斜。因此软地基的换填材料其承载力及变形模量只需要接近或略高于非换部分的力学性能即可满足。我在实际经办的工程中,就地取材,把挖多余的中密或稍密卵石以每立方米加入150公斤的32.5水泥,加适量的水经搅拌浇入换填处振捣或压实,经建后检查,沉降观测都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从而节约了工程成本。
3大体积砼施工
按规定砼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00米的为大体积砼。作为高层建筑其基础底板厚度一般在1.2米左右,故列入大体积砼,其施工过程中按大体积砼要求进行控制,控制目的是避免或减少砼裂缝。而砼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水泥的水化热的变化引起砼的收缩。防止裂缝的措施也很多,如选择水泥品种,掺加粗骨料、膨胀剂、降温等,这里不多赘述。本文只是想谈一下,一是如何保证筏板施工不留施工缝(冷缝),二是结合成都地区筏板厚度在1.2米左右是否必要测温。对于如何保证不留冷缝问题,这也是规范规定。可实际工作中,不少施工单位对浇筑大体积砼,施工方案中很少有这方面的措施,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措施不力而出现有冷缝的现象。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引起重视,并不难解。那就是针对要浇筑的筏板区域的砼量、平面尺寸、以及浇筑砼的施工机械(地泵或车泵)台班产量进行计算,合理的选择型号和数量规划出浇筑线路,配备足够的劳动力。由于当前都是采用商品砼,只要求供应商按时按量供应到施工现场就可以了。关于大体积砼测温问题,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砼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砼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砼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砼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砼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2]。结合成都地区和筏板厚度的实际情况与规范对比看,筏板1.2米左右厚是大体积砼中最小尺寸,成都地区是冬冷夏热地带,最低温度为-1℃,不属严寒或寒冷地区。根据多年实际经验和测温结果,在冬季施工中,当大气温度大于6℃时,其砼体内与砼表面温差都在25℃内,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也在20℃内,当大气温度低于6℃到最低温,只要砼体表面上覆一层≥50厚草垫子,也可满足上述要求。而上述的温差要求也是符合当前的规定要求。众所周知,在成都地区的历来冬季施工中,所有的保温措施都是只用草垫子覆盖,还未见过其他特殊措施,至少在建筑施工中是如此。测温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数据,找出应对措施,既然是这样,测温就失去了意义。这笔钱应该省掉。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999,(1):1-7-4.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009,(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