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市场涌现出的新型建筑模式标志,对装配式建筑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探讨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施工重难点、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指出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突破领域,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提升和规模化发展,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0引言
建筑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在7%左右,建筑市场的经济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也伴随着资源紧张、劳动力短缺,建筑技术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以缓解资源、劳动力等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下,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和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增大,建筑行业中也不断涌现出新的装配式技术和高品质的应用案列,可以说装配式建筑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可能是未来建筑行业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装配式建筑可根据建筑设计单位的要求,进行建筑体系的优化设计,包括面积、结构、材料、装饰等各环节。为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抗震受力体系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业主提供结构安全可靠的装配式建筑产品。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结构相比,它更加体现了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性,全过程要求标准化、规模化、施工化、集约化。工业化建筑体系下,建筑单位要不断加强设计标准的协同化,通过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解决传统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等现实困扰,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提升和规模化发展,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
1装配式建筑优势
1.1建筑资源的节约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基材和动力燃油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是其他发达国家的3倍~5倍左右,且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仍旧是粗放式的生产模式,达不到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水泥、矿石等基础建设耗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建筑服役后的拆除建筑废弃物很难形成再循环利用的体系。而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集中生产加工的方式,通过合理的结构安全设计,可减少钢模、木材、混凝土、保温材料等建材的损耗。与此同时,相比较现场作业,工厂集约化施工作业可以减少水、电等消耗。在建筑单体拆除后,装配式建筑可进行重新组装和拼接,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往复使用,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1.2工期的缩短
装配式建筑采用的预制外墙板等构件都会预留其他构件安装的卡槽,待结构封顶后可实现对建筑的防护包围封闭,相较于传统的防护支架的外搭等大大减轻了工作时间的消耗。其次,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集约化生产模式,对于单体建筑的构件都有固定的生产加工车间,所有车间工序井然有序,可快速对装配式构件进行浇筑、防护、保温、涂层等工作的展开,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构件预制的施工时间。在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组装阶段,采用大型吊机进行现场组装,可在1周~2周内实现建筑的拔地而起,减少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3工程费用的降低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都是在工厂内进行集约生产,在提升员工熟练度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安排可以大大提高预制阶段的劳动成本,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相关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会大大提升,此外,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预制施工也会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数量,避免材料的损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费用的产生。在装配式建筑组装施工阶段,需要的安装工人数量不需要太多,且施工的周期也较短。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费用较传统建筑施工有大幅度降低。
1.4工程质量的保障
由于装配式建筑都是工程集约化生产,因此,相关构件的混凝土、钢筋、砂石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在严格控制范围内,构件按不同车间分布施工,保障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标准化生产程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会从建筑的结构安全、材料控制、截面设计等因素进行考虑,在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和组装前,将可能会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提前规避。在装配式建筑组装过程中,组装过程由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可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的提升。
1.5对环境影响减少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从生产到组装都有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尤其是装配式建筑在现场组装过程中,不需要大规模的现场混凝土拌合等过程,产生的环境噪声较小;现场风尘飘散和废水排放的现象基本没有,由于建筑组装的时间周期较短,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也较小。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施工重难点及措施
1)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板的浇筑过程中,连接钢筋的数量和位置要确保一致,在不同预制板拼接时,要确保对接的精准。采用一定的措施来完成预制板梁的钢筋连接后,要将相关的设计及施工的方案交底。2)固定具体构件的位置时,需要和机电的管线排布相结合进行考虑,避免固定过程中对机电管线造成二次损伤,一般而言,在固定构件时需要对远管线的排设图纸进行对照。3)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采用工厂集约化生产,其构件尺寸精准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需对照构件的尺寸进行精细化施工,以避免施工过程中构件的不完全封闭组合。需要操作员工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规范施工,标准化生产的构件在设计阶段也需要考虑现场建筑组合时可能发生的现实问题。4)在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过程中,要对相关构件进行包装防护,以避免吊装、运输过程中,对装配式建筑构件产生破坏,与此同时,操作人员也应当考虑到个人的安全防护,在吊装过程中要与相关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施工的安全要求,所有上岗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2.2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在20世纪末已开始投入应用,但由于生产工业的粗糙,安装施工的不可靠,安全稳定性较差问题制约着装配式建筑的大面积推广。目前投入生产的装配式建筑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要求,而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和工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装配式建筑中结构外挂板和内墙板一般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生产,在建筑组合和搭接过程中,可以通过水平和竖向的多种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内墙板的楼板和暗梁等关键部位可以考虑折叠形式,暗梁可在现场进行浇筑,但暗梁钢筋的绑扎固定等工序可采用工厂提前处理。楼板底部的钢筋采用预制,现场浇筑施工,可以缓解建筑整体拼接导致的整体性差、抗震等级低的问题。与此同时,相关施工工艺的提前考虑,可以减少混凝土、钢板等材料的消耗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建筑区域定位、结合设计图纸进行墙柱的定期、布设防护网架、外挂板吊装、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安装、梁柱钢筋的绑扎、内板墙的古装、相关机电管线的埋设、剪力墙模板支设、楼梯吊装、相关部位混凝土的现浇等。
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1)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施工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施工单位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难点的掌握可以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减少因质量问题返工的问题,可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2)在装配式建筑构件出厂时,施工单位必须对相应的构件进行技术指标的认定,相关构件通过质量合格验收后方可进行出厂。在构件运输过程中,需要结合运输距离、运输体量等因素进行运输方案的合理制定。对于边角易磨损的构件,需要对相关部位进行保护。在构件运输到指定施工现场时,在构件堆放仓储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保障管理。3)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组装,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建筑特色和施工环节等众多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在减少组装繁琐工序的同时,要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性,不断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验收技术提升。4)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建设单位需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从业主需求选购、定制设计、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等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快速提升。
4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带动建筑市场的革新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水平的关键要点,先进合理的设计流程和组装体系是装配式建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相关建筑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升可以全面促进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等.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2]叶浩文.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思考与对策[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2):1-6.
[3]齐宝库,朱娅,马博,等.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6,45(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