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制作、运输、安装裂缝
现象
砼结构构件在制作、起模、运输、拼装、堆放、吊装过程中,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或贯穿的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构件更容易开裂。裂缝的深度、部位和走向都随产生的原因而异,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不一,无规律性。
治理
纵向裂缝一般可采取水泥浆或环氧胶泥进行修补,当裂缝较宽,应先沿裂缝凿成八字形凹槽,再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嵌补。构件边角纵向裂缝处的松散砼应剔除,然后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修补。对于表面较细的横向裂缝,可先将裂缝处清洗干净,等干燥后用环氧胶泥进行表面涂刷或粘贴环氧玻璃布封闭。当裂缝较深时,采用灌注环氧或甲凝浆液、包钢丝网水泥或钢板套箍等方法处理。裂缝贯穿整个断面的构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方案,待批准后再行处理。
施工准备
(1) 构件制作准备: 构件制作场地、施工方案、养护方法及构件堆放等准备工作。
(2) 构件运输的准备
1) 制定运输方案
包括拟定运输方法、选择起重机构(装卸构件用)和运输车辆。此项工作应根据运输构件的重量、外形和数量,装卸车现场和运输道路情况,施工单位或当地的起重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供应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
2) 设计并制作运输架
根据构件的重量和外形尺寸设计制作各种类型构件的运输架。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多种构件能够通用。
3) 验算构件强度
对钢筋混凝土屋架和钢筋混凝土柱子等构件,根据运输方案所确定的条件,验算构件在最不利截面处的抗裂度,避免在运输中出现裂缝。如有出现裂缝的可能,应进行加固处理。
4) 清查构件
清查构件的型号、质量和数量,有无加盖合格印和出厂合格证书等。
5) 察看运输路线
此项工作应组织有司机参加的有关人员进行,主要察看道路情况,沿途上空有无障碍物,公路桥的允许负荷量,通过的涵洞净空尺寸等。如不能满足车辆顺利通行,应及时采取措施。此外,应注意沿途是否横穿铁道,如有应查清火车通过道口的时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3) 构件的安装准备
1) 确定吊装方案。
2) 选择吊装机具。
3) 吊装前构件就位。
4) 测量放线。
5) 吊点设置及验算
6) 固定用的材料与设备
操作工艺
(1) 构件制作
1) 浇筑前检查模板尺寸及支撑。钢筋骨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数量、规格和位置。保护层垫块等。
2) 浇筑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混凝土搅拌质量、并保护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的准确。根据构件尺寸一次或分层连续施工,并保证浇捣密实。
3) 对钢筋密集处,原则上要慢浇、轻捣、多捣,并用刀片式振捣器振捣。对有芯模的构件,应注意对称下料振动。
4) 平卧重叠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4层。上层施工须待下层构件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
5) 立式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及其支撑情况。
6) 浇筑完后,须将砼表面用铁板抹平压光。预制构件与后浇砼接触的表面均须做成毛面。
7) 预留孔洞的芯模,在砼初凝前后要活动,抽出芯模要保证不偏孔、不坍落。
8) 预应力屋架下弦预留孔道常采用钢管抽芯法。钢管应伸出构件500mm左右。钢管在浇筑过程中,每隔5~15分钟转动一次,适时抽管。抽管要平直、均速。
9) 采用胶皮管作芯管时,应配置相应形状的点焊钢筋网格,将胶皮管卡住。并通水或充气,保证管径不收缩。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即可放气抽出。
(2) 构件运输
1) 构件运输时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屋架和薄壁构件应达到100%。
2) 构件的垫点和装卸车时的吊点,不论上车运输还卸车堆放,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叠放在车上或堆放现场上,构件间的垫木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且厚度相等。
3) 构件在运输时要固定牢靠,以防在运输中途倾倒。对重心高、支承面窄的构件,应用专门支架固定。
4) 根据路面情况掌握行车速度。
5) 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装卸机械。
6) 构件进场应按吊装要求就位堆放,以免二次倒运。
7) 采用铁路或水路运输时,应考虑中转堆放场地。
8) 构件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运输要求,否则采用现场制作。
(3) 构件吊装
1) 按照设计要求的吊点进行绑扎。
2) 按吊装方案起吊构件。
3) 构件就位和临时固定。
4) 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校正。
5) 最后固定。
预控措施
(1) 浇筑砼前应对模板浇水湿透。
(2) 构件成型或拆模防止剧烈冲击和振动,使构件受力均匀。
(3) 预留孔洞的芯管要平直,预埋前应除锈刷油,砼浇筑后定时转动,按时抽管,抽管时要平稳。
(4) 脱模和吊车要平稳,防止构件受力不均或受阻。
(5) 构件堆放场地平整坚实,按设计要求放置垫块。重叠堆放,上下垫块应在一条竖线上。板、柱等构件堆放时防止倒放或反放。运输时构件间设垫木并互相绑牢。拼装时要用支架撑牢,防止斜放或倾倒。
(6) 大型构件吊装,应按规定设置吊点。对于侧向刚度差的构件,要用脚手杆加固,并设拉绳,防止吊装过程中碰撞。同时下放要平稳,防止下放速度太快和急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