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工程事故分析
  3. 内容

小议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板裂缝质量控制要点

 小议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板裂缝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随着住宅建设的越来越美观,人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减少返工返修已成为大家倍受关注的问题,下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讲述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砼现浇板技术,以及分析砼现浇板技术施工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预防措施,以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浇板裂缝

  1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住宅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预应力空心板楼盖已被砼现浇板所代替,现浇板具有刚度、整体性好的优点,但大多数工程砼现浇板不同程度的出现裂缝,已成为住宅工程一项质量通病,分析并预防砼现浇板出现裂缝保证结构安全,势在必行。笔者在长期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实践中,通过对住宅区部分房屋出现现浇楼板裂缝情况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关于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住宅现浇板出现裂缝的位置及形状

  住宅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位置及基本形状不太固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裂缝出现的形式及位置

  其形式一般多呈45°,有表面的,有上下贯通的。其位置一般位于有外墙所对应的房间的楼板上,离墙边较近,约550mm∽1200mm,裂缝两末端距离墙边110mm处。同时,有的裂缝还呈现发散状或龟裂状。这些裂缝并不规则。施工中因预埋管导致楼板沿管线方向出现的板面裂缝的情况也较多,再就是有梁板现浇板面的裂缝等。

  2.2裂缝产生的规律、时间及宽度

  一般情况下,裂缝产生的规律是:楼层越高,混凝土楼板外墙角呈45°裂缝出现的时间较早;开间大的房间比开间小的房间现浇板的裂缝多;有预制板和现浇板共用的房间裂缝出现较早;长型建筑物体比短型建筑物体的现浇板裂缝多;大多数有梁现浇板面均有裂缝。

  2.3板缝出现的时间与密度

  板缝的出现,有较早的,有一个月内出现的。如板面的不规则裂缝,塑性坍落及干缩引起的早期裂缝。有1∽4个月之间出现的裂缝,如沿预埋管走向现浇板面的裂缝;也有在一年或一年以后出现的,如有梁板的现浇板面的裂缝或者基础不均匀沉降出现的板缝等。这些裂缝一般情况下用肉眼都能看到的,其宽窄不一,长短不一。

  3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材料,成型后按一定的质量标准去判定其好坏,好的混凝土比较均匀、密实。住宅工程中用混凝土浇成的现浇板要符合没有裂缝的要求。

  住宅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形成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施工工艺方面的,也有设计方面的,也有温度变化方面的,更有建设单位管理以及政策和机制上的。从技术角度上分析,主要反映如下:

  3.1从设计方面分析

  3.1.1楼板厚度取值不能满足构造要求。现代住宅,随着用户对居住质量需求值的提高,房间的开间和各厅的面积越来越大,常规设计中的楼板厚度已不能满足构造及功能的要求。

  3.1.2板面配筋考虑不周。在楼板配筋设计时,设计荷载只考虑了外荷载和自重,这是目前一些设计单位在楼板配筋设计时的荷载取值。但随着住宅大开间、大进深厅的采用,已使原来设计不能满足现在功能的要求。在有了大开间、大进深厅的情况下,忽视了板面混凝土自身抵抗干缩和温度应力的因素,支座处仅按常规配设构造负筋,造成楼板设计计算简图和楼板实际受力状况不相一致,从而出现板的其它部分不配构造钢筋,板内预埋暗管,沿预埋暗管方向不配置钢筋网片,墙角处也不配放射筋,其它薄弱环节也没有加强钢筋,使得楼板板面构造不能满足构件的抗拉需要,板不但承载能力较低,而且受拉易出现裂缝。理工论文

  3.2从施工方面分析

  3.2.1钢筋施工不规范。

  钢筋绑扎时,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施工,部分职工责任心不强。

  钢筋绑扎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绑扎接头: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接头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应小于500mm,且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3、一般钢筋网片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状扎牢。

  4、双向受力钢筋的钢筋网绑扎:必须将钢筋的全部交叉点绑扎牢,绑扎时应采用双十字绑扎法,防止钢筋网片歪斜变形。

  5、板,悬挑板,如雨篷板,挑檐板,阳台等抗负弯矩钢筋必须按设计规定高度安装绑扎好,并须用撑脚或吊牢,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踩踏下弯变形,降低板的抗负弯矩能力而产生裂缝。

  3.2.2模板施工不规范。

  施工单位在模板垂直支撑与楼面接触部位没有设置楔子及采取其它方法,使楔子顶紧,且模板的支撑柱子数量不够,使得混凝土在浇筑及成型后模板局部变形,导致产生裂缝。还有的拆模太早,使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规定的强度,就进入了下道工序施工,导致了结构受损产生裂缝。

  模板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模板安装的标高尺寸,位置正确。

  2、控制模板起拱高度,消除在施工中因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作用引起的挠度。对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3、模板支架拆除时,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号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间和顺序必须按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3.2.3混凝土振捣方法不当。

  混凝土用平板式振动器,没执行操作规程。对振捣不加控制。过度的振捣,使得混凝土粗骨料下沉,板面出现表面砂浆层,降低了强度,混凝土干缩时出现了裂缝;而振捣不均,没振捣的部分混凝土易呈现块状,出现开裂。

  3.2.4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现浇楼板浇筑完工后,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养护的重点在于早期养护。有的施工单位在混浇筑完工后,未对楼板表面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有的干脆就不养护,导致混凝土楼板表面水份蒸发过快、干燥、内外温度差较大,收缩产生裂缝;更有甚者,在混凝土仍在养护期间和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就上人砌筑隔墙、堆集材料,使混凝土楼板受力不均而形成裂缝。

  3.3从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品种质量与配比分析

  3.3.1从混凝土材料性能角度看,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变形造成,即混凝土自身收缩、化学收缩和温差变形。

  3.3.2混凝土楼板裂缝与水泥品种、质量优劣、骨料粒径及含杂质大小、外掺料用量多少及外加剂的使用得当与否均有一定关系。因未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水灰比等。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变化过大,产生裂缝。

  3.3.3混凝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具有细微孔隙的结合体,为此作为胶结材料,应适当减少水泥用量,选择颗粒径最致密的级配,使混凝土内部缺陷减少至最低级,从而避免产生裂缝。

  3.3.4施工过程要检查水泥的安定性是否符合国家检测规定,若控制不严,常在水泥中含有较多的游离氧化镁,游离氧化钙和硫化物等,再水泥凝结硬化后,由于水泥中游离物质和有害物质的体积产生剧烈的不均匀膨胀,再混凝土构件内部产生破坏性的膨胀应力,导致建筑物的构件强度下降、裂缝和坍塌等事故。

  3.3.5在施工中尽量采用粗砂或中砂,如因条件限制采用细砂、山砂时,应符合现行的专门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且水泥用量要增多。如若未按规定选用也能造成构件裂缝。

  3.3.6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就是按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及混凝土工程环境等级要求的耐久性、降低混凝土成本的经济性等要求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多种配合比设计制作的试块经过实测,从中优选出一组作为施工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坍落度的调整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构件的需要,也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

  4防治措施及建议

  4.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浇楼板裂缝的调研,结合现状,积累数据,适时修订结构设计标准。

  4.2对于易出现裂缝部位的混凝土楼板,在明确的受力分析情况下,应增加裂缝开展计算,保证混凝土楼板裂缝不出现或小于规范允许值。对外墙转角的现浇楼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以加大楼板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加板面配筋量,以分散裂缝的作用和控制早期裂缝的产生。在满足板有效高度的条件下,可考虑在房屋转角处设置45°放射筋,长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宜小于2m。对板内必须走的电线管,应严格按标准布置,不得有叠加现象的出现,并应在设计中表明相应补救措施,在较长的住宅单体中,设置后浇带,并按规定设置伸缩缝。

  4.3选用合适的配合比。宜用低热水泥,严格按级配比通知单过磅、投料,并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不得振捣时间过长,不得有漏振现象的出现等。

  4.4对于支好的模板,应将略大的板缝用胶带或其它材料粘严,按规范要求适当增加模板支撑。并用楔子将柱支撑与模板接触部位顶紧,在混凝土浇筑前,清扫模板并浇水,防止残留杂物掉入混凝土里,造成混凝土不密实,从而形成混凝土裂缝出现。

  4.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早期失水对混凝土板裂缝影响显著。因此,混凝土进入终凝后,就应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当日平均气温<5℃,不得浇水。对于楼板表面的混凝土宜采且塑料薄膜上加草包覆盖,利用混凝土自身散发热量产生的凝结水进行湿法养护。

  4.6房屋或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居民入住后进行的“二次装修”的监督,防止装修中对住宅结构的破坏,杜绝人为致裂。

  4.7加强各种保障体制的落实,加强建筑市场、现场的联动力度,形成以“开发为主体,设计为先导,施工为基础,监理为保证,互相制约,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防止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小议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板裂缝质量控制要点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fenxi/149273787229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