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工程事故分析
  3. 内容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分析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分析

 【摘 要】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工程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积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预防措施  

   1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材料质量方面 

   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较常见的原因是水泥、砂、石等质量不好。若工程上用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料,就会导致“豆腐渣工程”,所以说只有材料的质量关把好了,工程质量才会在根本上得到保证。 

   1.2 地基的变形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造成开裂主要原因是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决定与地基变形的情况,由于地基变形的应力相对较大,使得裂缝一般是贯穿性的。 

   1.3 设计构造不合理 

   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构造处理不当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如没有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1.4 受湿度影响产生裂缝 

   普通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会发生收缩,由此而在构件内产生拉应力,在早期混凝土强度较低时,混凝土收缩值最大。因此,若构件早期养护不良,极易产生收缩裂缝。这类裂缝,在现浇剪力墙、水池底、壁等工程结构中最为常见。 

   1.5 徐变裂缝的产生 

   结构构件在内应力的作用下,除瞬时弹性变形外,其变形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徐变变形。据文献记载受弯构件由于徐变变形的作用,其长期变形值可增加2~3倍,因变形量加大而使拉区混凝土承受拉应力,造成裂缝的出现。预应力构件因徐变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损失,降低了结构的抗裂性能。此类裂缝常见于受弯构件的拉区,其特征与承受荷载出现裂缝相同。 

   1.6 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结构养护不良或养护时间不够;水灰比过大、水泥或外加剂加入量过大;搅拌时间不够、振捣不实;钢筋表面污染、保护层过小或过大;任意留置施工缝且不按规定处理;后期施工扰动前期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差大,未采取有效措施;在不宜施工的气候条件下,勉强施工;冬季施工未采取防冻措施等。 

   2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 

   2.1 材料选用 

   混凝土建筑材料首先应选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主要材料还应复试。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水泥, 同时还要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这种石料级配良好、空隙率比较小、不存在碱性反应,同时其中有害物质及粘土的含量也不要超过有关规定。 

   细骨料:宜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 

   外掺加料: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 减少收缩。 

   2.2 在温度方面进行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可以现场采取一下措施: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搅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应尽量减少浇筑厚度,最好控制在500mm以内,以便于表面散热;第二层浇筑应在第一段砼初凝前浇筑完毕;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在混凝土上中下部设置一定数量测温管,定时测定内外温度,前4天每2h测一次,5-7天每4h测一次,8―15天每天一次,并及时记录,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做到及时观察,出现温度超偏,可通过调整养护方式来降低温差;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现场通常采取措施为混凝土浇注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麻袋装锯末,厚度80~100mm进行中层覆盖,最后覆盖1―2层100mm厚岩棉被;另外,夏季施工中对于长期暴露在外面的混凝土块进行撒水养护工作,避免因为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在成裂缝的产生。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大风大雨的天气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灌。 

   2.3 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控制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对进场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把好关。混凝土在浇筑至硬化期间,水泥会放出大量水化热,水化热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应尽量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一是尽量选用水化热较小的水泥品种,必要时可以加入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散热,或加入适当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二是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细骨料宜用干净的中砂或中粗砂,最好用中粗砂,粗骨料宜用粒径较大、连续级配好的石子,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 

   2.4 施工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的对混凝土温度以及收缩变形程度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及时对现场情况进行反馈以便工程能顺利进行。此外,尽量做好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工作,加强养护提高抗裂能力,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优良质量对预防裂缝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贯穿裂缝的产生,发现这种情况后要再做更改,努力恢复结构的整体性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施工过程中预防贯穿性裂缝的产生成为主要工作。 

   发现裂缝时,不要盲目的进行修补工作,应根据调查结果及获取的数据针对各影响条件及建筑物本身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修补的细节及应采取的措施。 

   3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性能差异大, 数据离散性也较大, 而且需要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不同成因, 分别采取对应措施,对其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止和治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作为施工人员应多角度、多观察并进行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以避免混凝土的裂缝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等各方面的治理,确保结构安全和耐久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2010. 

   [3]曹可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J].建筑结构,2008. 

   [4]陈士良.现浇楼板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王济川.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实例鉴定与处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6]王华.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攻关范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分析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fenxi/150181193832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