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工程事故分析
  3. 内容

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 要】砖砌体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工程质量水平,质量较差的砖砌体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外观和结构安全,会为建筑使用埋下隐患。在日常施工过程或者工程交付使用之后,建筑工程砖砌体出现裂缝的现象时有发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就裂缝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砖砌体裂缝;原因;预防 
  1砖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斜裂缝 
  斜裂缝在软地基的建筑物上发生的概率较大。这主要是当地基沉降不均时,墙体会受到较大的剪切力,如果结构强度、施工材料的强度不能到达合理数值,墙体就会发生开裂。对于这一类的裂缝,就要求做好地基的探槽工作。有些建筑工程的地基较为复杂,这时有必要在基槽开挖后进行钎探验槽;有些建筑工程的地基局部设计不合理,要做到及时变更设计方案,对于软弱部位不能盲目开展施工,务必要进行加工后再做相应的基础施工。 
  1.2水平裂缝 
  水平裂缝多发生于沉降单元受到阻力时,这时窗间墙会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在上下位置。对于这一类的裂缝,合理设置沉降缝是关键。对于平面形状比较复杂或者同一个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有所不同的情况,沉降缝的设置应该从基础开始,这样两边可以实现各自沉降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或者杜绝水平裂缝的产生。在日常操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人缝内。 
  1.3竖向裂缝 
  当窗间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支梁作用,如果荷载比较集中,就会导致窗间墙遭受过大的反向变形,最终导致竖向裂缝的产生。对于竖向裂缝,主要就是要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此外,由于上部结构的刚度较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加以调整,一般可以在基础顶面处及各层门窗洞口上加设砼圈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及尺寸;在整体操作中,务必严格执行操作的相关规范,尽可能的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均是从建筑物下部开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缝,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1.4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 
  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一般呈现出“八”字形或者是“X”型的对称状态(有时仅仅一端出现),一般在纵向较长的建筑物顶层两端内外纵墙较为常见。这种类型缝在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中发生的概率较大。这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具体的原因是由于温差因为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50%-300%不等。又加上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如无相应措施上述裂缝在所难免。对于这一类的裂缝,要想得到缓解和解决,要格外注意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同时要提高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也要同时注意抹灰的抗裂能力。 
  2预防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 
  下面将分别从人、材、机的角度,谈下如何预防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2.1施工人员的控制 
  在任何一项工程施工中,做好施工人员的控制是完成高质量的项目施工的关键。一般来说,项目管理人员统一首项目经理的指挥,各自按照各自的岗位的相关标准来工作。工程部负责考核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工程部需要如实记录考核的过程和考核的结果,并且将这些考核结果及时无误地录入到工程档案中去。要建立起对施工人员的科学化量化的公平公开的考核体系,对于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分别制定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核结果应给予充分重视,应作为对管理人员评定的主要依据,并与工资薪酬奖罚体制相挂钩。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根本,稳定的施工队伍是企业壮大持续发展的提前,每个操作人员都应该认同公司的管理,为全面提升工程质量而努力。现场施工员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力,力争做到人员流水作业,降低窝工损耗,操作人员进行单项作业,并将班组分成基层、面层下料组、面层粘贴组。使得整个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下来,从而在时间上保证了顾客按时开业,赢得了顾客的高度赞扬。 
  2.2施工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市场发展迅速,产品良莠不齐,而控制好施工材料是工程质量得以有效保证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进场前必须要经过报验环节,将业主看过并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给予封样保存。其中一份交给业务,另一份交给项目。材料进场之后,工作人员必须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务必严格遵守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一次性采购到合格的材料。公司应将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编辑成册,采购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全部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材料是否合格。进场材料管理方面,限额领料是比较科学的制度之一。施工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单,库管人员务必按照单子发货,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有些材料价值比较高,切容易毁坏,对于这一类的材料,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有专门的存放地位,从而有效减少搬运的次数。对于现场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如果不能及时退库,则单独放置并在明显位置标注不合格品字样,这样能够防止错发错拿现象。现场所剩边角余料如不能使用,则及时退回公司辅料库,以便其它工程使用。 
  2.3施工工艺的控制 
  控制好施工工艺,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各大公司越来越注重先进施工工艺的引进。对于引进的新工艺,公司应该派专人进行前期试验,然后再将成熟的工艺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依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工艺较底设计的事项比较多,主要包括工具材料的准备、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明、质量要求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等。 
  参考文献 
  [1] 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郭正兴.建筑施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0. 
  [3] 韦华飞.《砖砌体裂缝预防措施探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期. 
  [4] 刘建军.《砖砌体裂缝的成因与修复》.《山西建筑》,2003年01期.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fenxi/1502160340327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