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工程事故分析
  3. 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与裂缝处理的探讨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最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来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技术控制;论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技术处理。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控制;技术处理 

  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钢铁设计院)是本钢改制子公司,先后承担了本钢马耳岭选矿厂工程、本钢南芬1500万吨扩产工程等本钢重点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和本溪市一些高层民用建筑工程及城市建设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工程交竣工使用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工程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都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还是在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笔者依据学习掌握的工民建专业知识和长期在施工技术岗位工作中的施工技术经验,撰写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和研究防治与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分析 

  笔者在本钢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和本溪市一些高层和或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是相当普遍的。将出现这些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按其形状分为表面的、贯穿的、纵向的、横向的、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枣核型、对角线型、斜向的等等。裂缝形状与结构受力状态有直接关系。钢筋混凝土常见裂缝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变形变化(温度、湿度收缩、不均匀沉降)作用引起的裂缝;另一种是承受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但是在两种出现裂缝的原因中往往是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而第一种裂缝是以变形变化为主引起的裂缝,在第二种裂缝中,是以荷载为主所引起的裂缝。认真进行技术分析,找出产生裂缝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技术防治。一是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此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混凝土降温阶段,由于逐渐降温而产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胶质体的胶凝等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这两种收缩由于受到基底和或结构本身的约束,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直至出现收缩裂缝。二是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收缩裂缝。混凝土降温产生的收缩和硬化时的收缩,受到结构本身和基坑边壁等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直至出现收缩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技术控制 

  (一)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技术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变化在1~72h内波动最大,因此在这段时间现场值班不间断测量,测试频率为每2h一次,测试时要求记录一下数据:混凝土入模温度;每次测温时间,各测点温度值;各部位保温材料的覆盖和去除时间;浇水养护或恢复保温时间。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表面温度裂缝的产生,应从选定混凝土配合比入手。只要对掺合料、缓凝减水剂的选择合适,通过试配完全可以大大降低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最高绝热温升,从根本上解决升温阶段的裂缝产生。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养护措施及为重要,应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测温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方法。布置合理的测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为养护提供调整依据。参加UEAH高效微膨胀剂对混凝土能起到补偿收缩作用,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缝抗渗能力。 

  (二)地下室外墙裂缝技术控制 

  在设计方面,高层建筑设计时,一般柱混凝土强度设计较大,考虑到施工的因素,往往地下室板墙混凝土强度等同于柱混凝土强度。由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为保证质量,施工时其实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往往比设计强度要高得多。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因强度偏高而产生收缩裂缝。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易出现收缩裂缝,除在配合比上选定上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施工中采取外侧加密横向钢筋、严格控制坍落度等措施外,后期的养护也至关重要。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长期的带模养护。浇水养护基本上采取连续循环的方式,浇水面为外墙的内外侧面。在混凝土获得一定强度后,松开对销螺栓,使得模板与与混凝土界面可以蓄水,带模养护,规定20d拆模。模板拆除后,继续对外墙混凝土浇水养护15d。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的地下室外墙易出现收缩裂缝,但只要措施得当,还是可以避免或得以控制的。关键在于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尽可能将墙板的水平钢筋置于混凝土外侧,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超厚,水平钢筋的间距尽可能小于150mm。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决不允许现场加水。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技术处理 

  笔者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一方面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跟班作业,在施工技术上要严格贯彻施工规范,认真组织,精心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建筑工人要认真按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去作业施工。通过查阅有关施工技术资料、规范和施工现场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经验。可采取:一是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二是凿槽填充法。这种方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使用于修补宽度大于0.3mm的混凝土裂缝。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凿成“V”形或“U”形,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三是压力灌浆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与裂缝处理的探讨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fenxi/150397804933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