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综合资料
  3. 内容

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混凝土强度控制是一项严密的技术、质量控制过程。由于诸多变异的影响将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动用数学方法和动态控制法,直观地实际地对高强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使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值在动态图上呈正态分布。
    每一点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引起监控技术人员的重视,从而分析、评价、找出问题,立即加以解决。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可分为温差控制、早期养护和常规养护三个阶段。
    温差控制即根据不同使用性质和不同截面构件采取相应的温差控制措施,如冷却循环水管、温度钢筋和表面覆盖、蓄水养护法,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差。混凝土温差必须控制在20℃以下。
    混凝土早期养护指在最适当的时间拆除外侧模后,进行覆盖养护浇水全湿养护,防止风吹、日晒及昼夜自然温差,全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混凝土常规养护指常温条件下,全湿养护14天以后仍需养护21天。
    混凝土拆模时间的控制
    由于混凝土综合应力变化受到钢筋的内约束和模板的外约束,所以不宜过早地拆除侧模板,一旦混凝土内部温度下降,混凝土将会发生收缩,::因此待混凝土降温趋于平衡,此时为拆模的最佳时间,一般在36~48小时,本工程柱、梁侧模板的拆模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侧向模板的拆除一是保证模板的流水周转快,二是保证混凝土早期养护。
    混凝土配合比监测
    高效砼配合比经过严格的计算和试配得出,为了在施工中得到可靠的技术数据,以便进行动态质量控制,对砂、石含泥量、含水率和单位立方用水量以及外加剂的品种、掺量等都有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实施专门的严密监控、协调、记录、分析和评价,从各相关因素中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有效及时的控制高强混凝土施工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投料方式
    混凝土搅拌、投料方式和顺序对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早期强度等有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二次投料法,即先将水泥、外加剂、黄砂加入进行初搅拌,然后加入拌和水,再加石子,直至规定的搅拌时间。这种投料方式,克服了外加剂不均匀造成的局部混凝土初凝时间过长,坍落度不稳定,混凝土工作度不良等现象,使混凝土获得稳定的强度。
    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与措施
    原材料的要求:
    水泥的强度和品种直接影响混凝土抗裂度,水泥品种对坍落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现已是夏季施工,故宜选用425#或425#以上的标号的矿渣水泥,出厂未过期的水泥不能选用,否则会导致砼初始水化热和砼温度的升高,造成坍落度损失、施工困难,降低砼强度。
    为了满足泵送高流态要求,水泥用量较大,混凝土水化热增高,加大混凝土内外温差,易使构件开裂,因此,控制水泥用量是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抗裂度要求、减少砼在搅拌、运输、泵送、浇筑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的重要一环。
    粗骨料选用5~30mm的白云石矿,但南京地区大量的白云石矿有困难,只有选用质地坚硬的普通碎石。
    而粗骨料实测抗压强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使用普通碎石,混凝土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整个技术、质量控制过程必须严谨、一丝不苟。
    碎石采用连续级配,实测抗压强度不低于90Mpa,压碎指标不大于10%,含泥量≯0.5%。
    细骨料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细度模数3.0~2.5,含泥量不大于1.0%。
    根据南京地区供应的砂子的实际情况,级配较差。因此,采购时必须先提供试样,经鉴定认可后方可使用。
    为了减小砼收缩,提高砼的抗渗能力,设计要求在基础底板砼中宜掺入适量的RPA防渗抗裂剂。
    总述
    【君临天成】大厦地下室和±0.00以上主体结构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这必须具有充分满足结构要求和施工技术、质量要求的良好性能、强度的高效能砼,同时必须具备经济实用性,高强致密性和施工可靠性。
    高强混凝土的施工从原材料的选用,外加剂的性能、品种和掺量,搅拌、运输、泵送和浇筑,试块的抽制、养护、送检直至最后的标准抗压强度值以及气侯、温度的变化这一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变异因素的影响,而且随机性很强,每一细小的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波动和质量上的不稳定。因此,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一项系统的技术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案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jgzh/147252019628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