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单位必须规范施工流程,重视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为建设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建筑物地下室的抗浮抗震设计、防水与无缝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物;地下室;抗浮设计;抗震设计;无缝设计;防水设计;地下水位;伸缩缝
一、抗浮设计
当抗浮设计水位较高,裙房满堂地下室或地下车库需要采用抗浮措施时,应按工程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如果裙房满堂地下室或地下车库是独立建筑,与高层主楼基础没有连接成整体,并有一定距离不会因差异沉降造成影响时,抗浮措施可以根据经济技术比较采用:抗浮锚杆、抗拔桩或压重等方法;如果高层主楼基础与裙房满堂地下室或地下车库连接成整体,均采用桩基,通常抗浮可采用抗拔桩的方法来解决,这几年预应力管桩应用也比较普遍,可以节约桩基成本大约15%,提高桩基工期大约10%;如果高层主楼基础与裙房满堂地下室或地下车库连接整体,并且高层主楼采用的是天然地基预估有若干沉降量,裙房或地下车库抗浮宜采用压重(采用素混凝土,重度不小于30KN/M2钢渣混凝土或砂石料)方法,不宜采用抗拔桩或抗浮锚杆,否则必将与高层主楼之间形成差异沉降而造成底板开裂的影响,尤其如北方很多城市的抗浮设计水位由于考虑南水北调提供的较高,但实际地下水位目前而言都是非常低的,如果抗浮采用抗拔桩或抗浮锚杆,裙房或地下车库与主楼间基础沉降差异将是非常突出的问题。
二、抗震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现代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城市人口大幅度提升,这就导致城市防灾问题日渐凸显。建筑物倒塌将阻碍救灾进度,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据相关数据显示,建筑物结构型式的合理性及较强的抗震能力将对震害的出现及破坏程度大大降低,为了确保现代化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其地下室抗震设计,只有加大地下室结构抗震设计的力度,才能避免建筑物因地震因素出现损坏情况。
在高层建筑物地下室嵌固位置设计中,一般选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可控制在180毫米以上,混凝土强度等级则控制在C30以上,设计方式为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个方向配筋率可控制在0.25%以上。与梁板结构相比,无梁楼盖结构平面具有较小刚度,不能满足刚性楼板相关规定。基于此,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地下室顶板,可选用现浇梁板结构作为主楼范围、相连裙房地下室顶板范围内的结构。
三、地下室结构无缝设计
伸缩缝与沉降缝是地下室结构变形缝的主要形式,伸缩缝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释放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应力,避免结构开裂渗水。后浇带、诱导缝、掺加外加剂与预应力技术等都是代替伸缩缝的无缝设计方式。
后浇带。作为伸缩缝最常见的方式,后浇带可以对混凝土早期应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但无法处理后浇带浇筑后混凝土徐变与温差出现的温度应力。同时在留设后浇带与浇筑混凝土之间具有较长的时间,一般为几个月。这种情况下,将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掺加外加剂。将相应膨胀剂添加到混凝土内,可进行“化学预压应力”的建立。这种方式施工简便,对施工进度影响小,一般和其他方式一起应用。膨胀剂出现的补偿收缩膨胀时间控制难度较大,如膨胀时间不同于混凝土收缩时间,将大大降低其抗裂性能,因此在选用掺加剂时,应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诱导缝。诱导缝的应用可以将整个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拉应力进行有效释放,并一次完成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其连续性。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布设间距小、灵活性差。
预应力施加。通过地下室混凝土拉应力的计算,可进行预应力钢筋设置。预应力施加可以消除混凝土收缩出现的拉应力,进而起到伸缩缝减少与开裂控制的作用。伴随张拉预应力与锚固技术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预应力施工的难度,扩大了预应力的应用范围。
四、防水设计
1、桩顶防水。在桩顶截断钢筋,做好附加防水层。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中,要求选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为承台固结桩顶的防水材料。经过相关试验,确定其配合比后,应保证聚合物水泥砂浆抗渗强度符合设计规定,并与抗压强度规定值相一致。作为刚性防水层,在垫层交接位置桩顶防水层应选用密封材料与底板柔性附加水层连接。
2、墙体防水。浇灌时出现施工缝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通常在建筑底板一端两侧出现。为避免施工缝的大量出现,必须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严格控制浇筑间隔时间,对面层混凝土收缩量进行有效减少,为此可选用二次振捣施工。
底板表面找平、抹实及压光等作业应在振捣密实混凝土后进行,初凝后应将塑料薄膜铺设在其上面,保温养护时间应控制在14天以上,并有效控制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15摄氏度以下为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附近外界温度,避免裂缝在混凝土干缩与温差等情况下出现。先分层对地下室墙体进行浇筑施工,每层间隔时间必须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下,遵循设计要求全部钢筋都应进行高标号砂浆垫块的设置,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如裂缝出现在外墙混凝土干缩与温差情况下,应将草袋盖在混凝土初凝后的墙顶上,外墙模板在养护14天以后拆除。
3、承台底防水。将聚合物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抹一层在桩头,并进行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设置,确保完全封闭整个底板防水层,进而有效提升其防水效果。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不断渗入结晶型涂料,结晶不断出现并对毛细孔起到堵塞作用,提高防水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提高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规定,选用科学有效的设计方式进行施工,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各个方面的设计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地下室设计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同波,刘汉进. 地下室抗浮失效的3种形态及其上浮特征[A]. 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1
[2] 徐琛,戚承志,陈昊祥,李博宁. 纵向剪切波作用下长型地下结构与Pasternak地基相互作用研究[J].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5(01)
[3] 杨星. 地下室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探讨[A]. 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