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的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管理方面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文章分析了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预拌混凝土应用比重的大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生产工业化程度的高低。采用预拌混凝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施工用地、实现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优越性。同时,预拌混凝土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相比,由于混凝土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专业化检验和技术管理,使用预拌混凝土更能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尽管如此,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在使用预拌混凝土中,还是会碰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本人的跟踪调查,发现预拌混凝土最容易在以下三方面出现问题:强度不足、裂缝和缓凝。
1 强度不足问题
造成强度不足的因素很多,根据笔者的调查,主要是当预拌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泵机操作工为求泵送方便,随意往混凝土中加水。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除了水泥的强度等级之外,就是水灰比。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是一个反比例关系,即:水灰比愈小,混凝土强度愈高。随意加水,势必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因此,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往混凝土中随意加水。
另外,混凝土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不均匀材料。混凝土强度具有典型的离散性。按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的规定,混凝土应分批进行统计评定。对预拌混凝土,应按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强度。按照该标准的统计概念,大批量、按相近配合比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允许有5%的试块强度小于标准值(如C30混凝土的标准值就是30MPa),允许的最小强度值要根据留样的多少而定,当留样组数为2~9组时,允许最小值是0.95倍标准值;当留样组数为10~14组时,允许最小值是0.9倍标准值;当留样组数大于15组时,允许最小值是0.85倍标准值。对C30的混凝土,三种留样组数的允许值分别为29.5、27、25.5MPa。但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有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值小于标准值(如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为29.6MPa),有人就认为预拌混凝土强度不足,这显然是不对的。
2 裂缝问题
根据笔者的跟踪调查,建筑物中发现最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部位是现浇板和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2.1 现浇板混凝土裂缝
在春、夏、秋三季,天气干燥,高温、多风的日子里,施工的现浇板最容易出现裂纹。这种裂缝,从本质上讲,属于塑性收缩裂缝,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板的表面积大,风吹日晒使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混凝土早期水化反应程度差,抗压强度低,不能抵抗收缩使产生的拉应力,从而形成了裂缝。这种裂缝一般是相互平行的,深度3~8mm,长度不超过1m。
要防止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需要预拌混凝土的供应商与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
2.1.1 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要采取的措施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并尽量减少单位立方混凝土用水量;选用含泥量低的细集料,拒绝使用含泥量超标的细集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掺加一定量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等。
2.1.2 施工单位要采取的措施
混凝土运至现场后,不得随意加水;浇注前用水湿润模板、钢筋等;注意抹面的时间和抹面方法,抹面应在表面泌水完全排除掉并且混凝土开始初凝时进行,抹面时应用力抹压,以闭和已产生的为裂纹和泌水孔;在抹面后立即用湿麻布、草帘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并间隔性地洒水,以防止表面水分的蒸发;在风速大,气温高的天气中施工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档风墙和遮阳蓬。
2.2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土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情况,据我的观察主要有两种:一是沉降裂缝,二是温度裂缝。
2.2.1 沉降裂缝
沉降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引起的,其成因是大坍落度的混凝土入摸后,钢筋两边的混凝土由于自重而下降,而钢筋上部的混凝土由于受到钢筋的阻碍,与旁边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位移而产生裂纹。防止沉降裂缝最有效的措施是将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值以内。
2.2.2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梯度过大,这种巨大的内外温差会引起很大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底板的开裂。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裂缝,主要应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在保证强度指标的前提下,使用Ⅰ级粉煤灰取代水泥;二是掺加一定量的膨胀剂;三是掺加一定量的缓凝型泵送剂。
根据实践,在此三项措施中,对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作用最大的是缓凝型泵送剂的缓凝效果是否理想。在此方面,我们是有经验教训的。试验中心曾经为两个几乎是同时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了配合比,选用的原材料,除缓凝型泵送剂不同外,其它材料是一样的。其中一个工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C50,工程量7000m3;另一个工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C40,工程量6000m3。当时,试验室担心的是C50大体积混凝土,认为只要前者不出问题,后者肯定不会有问题,因为前者的水化热问题要比后者更严重。想不到的是,恰恰是后一个工程出现了温度裂缝。查找原因,我们发现是后一个工程中使用的外加剂的缓凝效果不理想造成的,发现问题后,在我们的建议下,出现问题的工程,更换了外加剂,使用了缓凝效果好的外加剂,从而解决了温度裂缝问题。
当然,要防止温度裂缝,仅靠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的努力是不够的。施工单位同样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对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考虑将原来28d达到的指标,改为60d甚至90d,这样以来,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以在不增加总胶凝材料的情况下,大量使用粉煤灰。其次,要做好养护和测温工作,混凝土浇注完毕,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湿草帘、湿麻布、塑料薄膜等),并进行测温跟踪,及时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将内外温差严格控制在25℃以内。
3 缓凝问题
本文所称“缓凝”是指预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超过了施工单位的预期值,从而认为预拌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出现缓凝问题的混凝土会延缓工程的施工进度,对混凝土的质量不会有影响。
根据笔者的跟踪调查,发现造成预拌混凝土缓凝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 缓凝型泵送剂的质量不稳定
预拌混凝土供应商使用的不同批次的缓凝型泵送剂的缓凝效果不一样,使用这种外加剂生产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各不相同,从而使施工单位误认为预拌混凝土有“缓凝”问题。
3.2 气温的影响
随着气温升高,缓凝型泵送剂的缓凝效果明显降低,而在气温减低时,缓凝时间会延长。在一个工程的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如果气温变化很大,在气温低的一段时间中,往往会出现缓凝现象。
3.3 计量出现问题
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如果计量出现了问题,缓凝型外加剂的量加多了,也会出现混凝土的缓凝现象。
3.4 缓凝型外加剂供应不及时
如果某一种缓凝型外加剂的供应不及时,而混凝土施工又不能停下来,此时就需要使用另外一种缓凝型外加剂来取代。由于不同的外加剂的缓凝效果不同,也会出现混凝土的缓凝现象。
分析造成混凝土缓凝的原因,不难找出解决缓凝的办法。首先预拌混凝土供应商必须使用质量稳定的缓凝型泵送剂产品,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其次,当遇到气温突然发生变化,或者需要更换缓凝型外加剂品种,可以采取增减外加剂掺量的方法,尽量保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变;同时,及时通知施工单位,使之思想上有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