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综合资料
  3. 内容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以及质量通病分析

摘要: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占有很大比重,它的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且有很好的抗压能力,耐久性以及强度等级范围宽,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对构建物结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到绝对作用,因此对混凝土施工,以及质量控制,通病原因分析有很大必要。 

关键词: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通病 
  前言 
  混凝土通俗来说,是把水泥、粉煤灰、矿粉等作胶凝材料,把砂、石作粗细骨料,与水、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得到一种人造石材。混凝土有良好性质,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便于在各种施工工序下操作;强度良好,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强度;耐久性好,可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包括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不过在混凝土使用中,不当的配合比会改变混凝土性质与质量,影响正常施工,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 
  一、对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质量标准。 
  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水泥。 
  2骨料质量控制 
  河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河砂资源减少和价格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含泥和有机质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表观密度试验、有机物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3~3.0间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mm筛孔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5mm筛孔通过量不应小于5%。石子一般选用粒径5~25mm的碎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牌。 
  3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等各种杂质,且含量不确定,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4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据使用目的的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对水泥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前提下,方可使用。 
  5掺合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仓罐内,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应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使混凝土坍落度增加,但混凝土强度也下降了。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管径、泵送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合理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据原材料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三、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解决方法 
  1砼实体裂缝 
  原因分析: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过早拆模及承受外部荷载;④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 
  解决的方法: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3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④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 
  2现场同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分析: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取样不规范;制作不规范;④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600℃・天要求送检;⑤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⑥现场随意加水。 
  解决的方法:严格按JGJ55-2000设计配合比;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GB/T50081-2002规范制作;④加强工地同养试块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⑥禁止现场加水。 
  3标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分析: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取样不规范;制作不规范;④拆模过早,现场拆模后,未及时送检测中心养护;⑤标识不清,拿错试块;⑥现场随意加水。 
  解决的方法:严格按JGJ55-2000设计配合比;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GB/T50081-2002规范制作;④拆模前要保证强度,并及时送检测中心养护,送检过程中不得损坏试块;⑤加强试块标识管理,不得错拿错送;⑥禁止现场加水。 
  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分析:外加剂保塑性能差;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配合比设计不当;④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解决的方法: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系统合理调度车辆,控制现场压车;调整配比,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④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④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解决的方法: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④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参考文献 
  [1]GBT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 
  [2]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2005-8-1 
  [4]GBJ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988-3-1 
  [5]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2012-5-1 
  [6]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2003-9-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以及质量通病分析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jgzh/150664858534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