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理论
  3. 内容

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地成因与防治

 摘 要:针对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地裂缝问题,从泵送混凝土地采用、钢筋支配、墙体伸缩缝等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地原因,从合理支配施工段、改进施工方法,改善养护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裂缝地防范措施.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近年来,随着泵送商品混凝土地发展,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连续裂缝几乎遍及每一个工程.因裂缝而产生地渗水也屡见不鲜,操纵其裂缝已成为混凝土施工地一项课题.
  1、裂缝情况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连续裂缝一般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d左右开始出现,其形状呈垂直状,从墙顶至墙底, 裂缝宽度在0.1 mm~0.5 mm 内,裂缝一般沿墙均匀支配,特别是在墙柱,柱与墙相交处等部位出现.
  2、裂缝产生地原因
  2.1、混凝土地泵送混凝土施工一般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其坍落度一般要求在14 cm 左右,其同一强度地混凝土相对于传统地半干硬性混凝土水泥掺量多,碎石粒小,水掺量多,这三大原因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地可能性大得多.
  2.2、钢筋地支配
  1)、钢筋保护层大.因地下室特殊环境地要求,其外围连续墙钢筋外围保护层要求大,一般为50 mm 左右,较厚地保护层使该部位混凝土收缩时不能获得钢筋地约束,形成裂缝,并可能进一步发展.
  2)、部分设计配筋间距偏大.钢筋间距越大,产生裂缝地可能性就越大.
  2.3、墙体伸缩缝过长     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设置伸缩缝地距离为30m ,但因施工时伸缩缝不好处理,易造成其渗水地薄弱环节.一般工程都不愿意留设或少留设伸缩缝,导致伸缩缝间距远远超过规范要求.混凝土硬化干燥时其本身地收缩率为0.05 %~0.06 % ,其收缩在长、宽、厚三个方向都产生,但长度方向地收缩量要比其他两方向大得多,墙体长度越大,其累计收缩地量就越大,由此产生地相应力也越大,当墙体产生地力大于其强度时,在此部位产生裂缝.
  2.4、底板对墙体地约束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较墙体混凝土要早进行浇筑,其底板混凝土本身地收缩要早于墙体混凝土地收缩,当墙体混凝土收缩时,底板对此产生约束,从而使墙体产生相应力,底板产生压应力.在两侧应力叠加下,当其超过混凝土抵抗强度时,便形成裂缝.
  2.5、柱对墙体混凝土地约束
  与地下室外墙现浇墙连地柱,本身是墙体地一部分,但其钢筋地配设要远远大于墙体地钢筋,因而其钢筋对混凝土产生收缩地约束要比墙体地约束大得多,从而加大了墙体自身收缩约束强度,相应提高了墙中地应力,因而该部位更容易出现裂缝.
  2.6、内外环境地影响 地下室外墙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后,其内外两侧地环境完全不同,外侧与大气相连,其混凝土表面温度易随着大气地变化而变化,墙体反复受到热冷变化而内侧已形成室内环境,变化较小,受二者环境差异地影响,使连续墙内外变化不一,且墙体越厚,差异越大,越易形成裂缝.
  2.7、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造成裂缝地一大原因
  1)未有效保持墙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一般墙体混凝土浇筑完第二天即将模板拆除,混凝土表面随大气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混凝土内部因水化热地释放其温度较高,二者地温差将可能引起裂缝地产生.
  2)混凝土养护未到位,不能保证混凝土水化所需地正常水分,墙体属于竖向结构,其水分保持加之其内侧模板支撑地影响,养护更加困难.
  3、裂缝地防范措施[ 1 ]
  3.1、合理地配筋墙体地配筋尽量考虑到小而密,一般来说,墙体地水平和立筋均按100 mm 间距支配较为合理,其钢筋截面大小根据计算而定,另外对于50mm 厚地钢筋保护层,有条件地可在其内加设一层细铁丝网,这样裂缝发生地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3.2、合理支配施工段尽量根据规范要求留设后浇带,混凝土地收缩大部分集中在初期,如留设后浇带,墙体两边可自由收缩,裂缝产生地可能性减少,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封闭.另外施工时可采取跳段施工地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避免后浇带施工,建议每段施工20m 左右.

  3.3 完善混凝土配合比
  1)优先采用水化热低地水泥.
  2)采用配好地硬质岩石、碎石.
  3)采用粗砂,含泥量少.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地成因与防治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lilun/134396273116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