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浇板裂缝的产生,主要是设计技术措施不到位、原材料选择不当和施工操作管理不规范造成,因此设计措施到位,把好材料关,规范施工程序,现浇板裂缝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本文分析了楼面混凝土现浇板的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楼面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分析
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1.1设计方面
(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正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2)荷载的作用: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量的,而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故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这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越多,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1.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3)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1.3施工质量方面
(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穹矩造成横向裂缝。
2.裂缝的预防措施
2.1设计措施
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或洞口时,凹口、洞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砌体结构长度大于40米时应设置温度缝,剪力墙结构长度40米以上、框架和框剪结构长度50米以上时,应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止约束应力措施,具体技术措施可采取设变形缝、设后浇带、设收缩补偿带、配双向加强钢筋等方法。现浇砼板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10mm(厨房、浴室、卫生间、阳台、走廊等部位不应小于100),同时应满足单向板应≥L/30、双向板应≥L/35(L为板短向跨度)的要求;跨度2.7m以上的大跨砼板相邻时,板与板的厚度相差不得大于30mm。屋面板、楼板阳角部位、厚度140mm及以上的砼现浇板,必须设置双层双向通长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间距不应大于200mm。外墙阳角处楼板中部间应设置斜向平行钢筋,数量不少于7?8@100,长度不小于板跨的1/2;当该阳角处楼板配筋不小于双层双向?8@100时,可以不设斜向筋。
现浇板受力钢筋应采用延性、韧性较好的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细且密的配筋方式。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否则必须有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设计措施。屋面板应采用P6级抗渗砼,且控制屋面侧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2.2原材料控制措施
钢筋应采用大厂家生产的,有完整、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对每次进场钢筋做好验收。骨料应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拌制混凝土宜采用中、粗砂,不应采用加工砂、粉砂、细砂和海砂。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2%。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提供使用外加剂各项性能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报告的检测项目应包括收缩比率的指标,出具报告的时间不超过一年为有效期。预拌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以内。严格控制现浇楼板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不大于180kg/m3。预拌混凝土应检查入模坍落度,取样频率同混凝土试块取样频率,但对坍落度有怀疑时应随时检查,并作检查记录。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2.3施工控制措施
模板支撑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且任何情况下操作层以下必须确保2层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浇筑。混凝土进入浇筑现场时应按规定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宜大于180mm,其他住宅不宜大于150mm。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严禁对预拌混凝土现场加水。混凝土浇筑宜一次连续完成,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以消除板表面早期干缩的细微龟裂。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对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减轻对现浇板冲击的措施。
3.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可将板缝清洗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袜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 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