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软件应用
  3. 内容

PKPK程序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是怎么计算的?

问题汇总:

Q1:不设地下室的柱配筋,与设置为地下室的柱配筋相差很大?

Q2:模型中的地下二层的剪力墙比较多,但是楼层受剪承载力更小,不符合预期?

Q3:程序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是怎么得到的?

Q4:程序由PM进入前处理的时候,提示“钢筋强度设计值与默认值不符”?

Q5:混凝土柱节点域剪压比是如何计算的?

Q1:不设地下室的柱配筋,与设置为地下室的柱配筋相差很大?

1.png

A:抗规6.1.14-3,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对于右侧有地下室的模型,上层(地上一层)的配筋值是48。

2.png

图地上一层配筋值

如果模型有地下室,执行抗规6.1.14-3,软件按照计算配筋和地上一层的配筋乘以1.1倍取大作为计算结果输出,该型钢柱上层柱配筋的1.1倍起控制,53=48*1.1。如果没有地下室,20是通过受力配筋分析得到的结果。

Q2:模型中的地下二层的剪力墙比较多,但是楼层受剪承载力更小,不符合预期?

3.png

4.png

A:首先明确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5.png

图《抗规》附录C,C.0.1、C.0.5

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Ash,水平钢筋截面面积;检查模型发现在特殊墙里面用户定义了最小配筋率,模型中的剪力墙大多是构造配筋,定义了最小配筋率直接改变了构造钢筋的值,也就影响了Ash。

6.png

综上所述,墙的水平配筋率比会影响受剪承载力,也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Q3:程序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是怎么得到的?

7.png

A:关键在于,对I钢、A钢进行面积代换。

1、根据构件信息可以得到型钢柱尺寸,材料弹性模量相关信息。

8.png

2、根据《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对I钢、A钢进行面积代换。

9.png

3、截面惯性矩I钢和I混回转半径r0的计算。

10.png

4、长细比λ0的计算,查找楼层组装可以得到柱子的长度等于层高。

11.png

与程序吻合。

Q4:程序由PM进入前处理的时候,提示“钢筋强度设计值与默认值不符”?

A:进入前处理的时候,数检显示“钢筋强度设计值与默认值不符”。

12.png

把窗口拉宽之后,数据检查提示“钢筋强度设计值≠300N/mm²”。

13.png

程序各个等级的钢筋设计强度都有其默认值,程序的楼层-设计参数-钢筋信息页面可以更改的钢筋设计强度。为了防止误操作,当钢筋信息页面内的设计强度与程序的默认值不一致时,数据检查会提示。

14.png

程序的最终计算以钢筋信息页面内的设计强度为准,如果工程中确实对钢筋的设计强度由修改,可以忽略该提示,点击“继续退出程序”,进入前处理界面。

Q5:混凝土柱节点域剪压比是如何计算的?

A:某工程模型柱出现节点域超限问题,该矩形柱采用C35混凝土,长=宽bc=1000mm,X向的梁宽bb=400mm,偏心e0=300mm,构件信息中的FFC=3831是如何求出的?

15.png

图柱计算结果界面

16.png

图柱构件信息界面

计算FFC:

17.jpg

对于bj,需参考《混规》11.6.3

18.png

图《混规》11.6.3

19.png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在该处仅写明了在bj偏心距e0不大于bc/4时的计算方法,至于bj在偏心距e0大于bc/4时如何计算,规范没有明确。程序在此保守考虑,无论偏心距e0大于bc/4与否,都按照偏心距e0不大于bc/4计算。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PKPK程序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是怎么计算的?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yingyong/166562445542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