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混凝土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 总结报告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式,实现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南环段分公司组织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求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S13标作为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积极推进了此项工作,现就2009年7月至工程结束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为使此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项目经理部及时成立了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领导小组,日常活动办公室设在工程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活动总体方案、加强活动组织和开展,根据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南环段分公司下发的《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向各管理部门、施工队、施工班组传达了活动治理目标、治理内容,并就治理要求提出了具体措施。 2、具体做法 2.1统一协调,形成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联动机制 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特点,明确治理目标和环节,认真组织制定治理质量通病实施要点,落实施工责任。 (1)经理部积极响应这次活动,成立了经理部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领导小组,保证了活动有效推进。各部门、施工班组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并组织检查小组,全体动员开展通病治理工作,严格“自检”的检查制度,确保不留质量隐患。检查领导小组按照活动要求细化了实施细则、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把好材料设备进场、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管理、试验检测等各个重要关口。 (2)项目经理部加强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以创建精品工程为着眼点,积极稳妥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同时组织做好技术交底、变更等工作,及时上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2针对工程特点,开展通病治理活动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在建类似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情况发现,混凝土结构物施工中会存在如下问题: 混凝土蜂窝麻面、混凝土裂纹、外姓尺寸偏差等问题存在。 (1)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混凝土浇筑没有分层浇筑,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混凝土裂纹产生原因: 浇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日照、温度、温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3)外形尺寸偏差产生原因 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模板或模板变形;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部尺寸误差。 2.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1)混凝土蜂窝、麻面 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实;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为1-2分钟;混凝土浇注高度超过2米时,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都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都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2)混凝土裂纹 预防措施: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筑完的混凝土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埋设冷却水管等,避免出现施工缝;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处理方法:当裂纹较细,数量不多时,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砂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是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3)外形尺寸偏差 预防措施:采用整体模板;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过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要通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沙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是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3、治理措施及效果 (1)2009年8月,项目经理部召开了质量工作会议,对开展创优质精品工程活动和重点预防和消除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作了具体安排,要求在确保工程内在质量同时,不断改进和优化施工工艺,加强工程细节质量施工控制,切实提高工程观感质量,促进在建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 (2)项目经理部为了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认识,开拓视野,适应施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施工领域不断拓展的需要,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项目经理部分三次组织项目总工、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负责人到本段兄弟公司参观学习,并将有关录像、照片和学习经验在项目经理部例会上作了详细汇报。通过参观学习,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提高了对工程质量的硬性认识,学习了先进和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 (3)项目经理部要求各施工单位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做好施工筹划,在确保工程安全、工期、效益、质量同时,重点加强施工细节质量控制,明确重点预防和治理的工程质量通病,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4)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技术手段改革落后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工程质量通病。保证了箱梁线条顺直、表面平整,观感质量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5)认真按照业主下发的《国家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精细化施工技术管理手册》的要求指导施工,做到高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工程管理部每月根据工程施工形象进度编制月度质量检查计划,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查看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现场质量情况拍照,抽查质量验收评定资料,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质量例会,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复核。 4、精细化管理,力求实效 (1)选用原材优质高效外加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国家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高速公路属国家重点项目,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特别是预防和减少裂纹质量通病的产生,原材料、外加剂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工地试验室在桥梁主体开工后,认真组织砂、碎石、水泥等货源,材料检验合格后方投入使用,杜绝了边检查边使用以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 外加剂一直是我部关注的重点,我部用于工程的外加剂的生产厂家都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为保证质量,经理部在减水剂采购中,通过招标确定外加剂侯选单位,由外加剂侯选单位采用已确定的主要原材料和各自外加剂,模拟工地上的材料状态,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初步设计与试验,确定满足试验大纲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最后本合同段工地试验室和中心试验室对各外加剂侯选供货单位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复验,从复验合格的配合比中选择性能最优,混凝土单方成本较底的配合比和相应的外加剂。此项举措不但保证了混凝土性能的稳定性,有效的防止了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而且降低了单方混凝土成本,杜绝了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的控制了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采取严格的混凝土配合比报批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和。加强混凝土拌和楼的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雨天施工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使进行配合比调整。 (2)全面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 对项目重点分项工程全面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通过首件,认真对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工艺要点、材料控制、实体与外观质量进行总结与完善,让首件起到典型示范、总结提高的作用。针对本合同段实际情况,我部涵洞进行了首件认可,并召开首件总结会议,总结检查总结首件质量,发现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后续混凝土外观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以上取得的成绩无疑得益于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开展,我部将继续按照交通运输部及业主相关文件要求,深化综合治理,提出自身不足,着力打造出代表高速公路建设水平的优质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