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作用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染浓度逐渐下降,水体理化性质及生物特征恢复至污染物进入前的状态的过程。各类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自净过程与水文条件、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水温、复氧状况、污物性质及浓度有关。人们利用水体自净能力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2)水体稀释作用
水体稀释作用是水体发挥自净作用的重要因素。水体的稀释作用与废水和水体的流量以及两者混合的程度有密切关系。污水进入水体后,并不能马上与全部水体混合。影响混合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①河流流量与污水流量的比值;②废水排放口的分布形式(集中还是分散);③河流的水文条件,包括河流的流速、流量以及河水的紊流运动等
(3)水体中氧的消耗与溶解
污水进入水体后,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需消耗一定数量的氧。沉积在水底的淤泥分解时,也要从水中吸取氧。晚上光合作用停止,水生植物的呼吸也需要溶解氧。水体的自净作用与水体中氧的含量密切相关。
(4)水中的微生物
在水中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养料的过程中,将有机物的一部分变成微生物本身的细胞,并提供合成细胞维持生命的能量,一部分有机物则变成废物排出。当水中溶解氧很充足时,一部分有机物就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元机盐类排出。如果水中的氧气不足,将产生嫌气分解。嫌气性微生物不断分解污水的有机物,提供本身合成细胞维持生命的能量,排出含有臭味的硫化氢和氨等。因此它受存在于水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影响。如果水中存在对微生物有害的有毒物质,则微生物的活动受到阻碍,水体自净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