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设计不周 有些设计前没有按要求进行地质勘探与试验,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桥台台背回填沉降的长期性、不良地基处理方案不适宜、桥或接缝损坏而造成跳车。梁与引道路面接缝设计处理不当等,造成通车后两侧引道沉降大。 (二)桥头路堤地基的沉降 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土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易受破坏,且桥台是刚性构筑物,其下部一般都有桩基础,因而桥台的变形和沉降非常小;而桥头路基填筑高度一般较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如基底处理不当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称为次固结沉降,这种沉降由变形至稳定往往历时很多年。且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的地基是柔性的,在路堤土的重力及车辆荷载作用下都有较大的塑性变形,所以桥头路堤的沉降比桥台要大,造成两者的差异沉降,形成桥头跳车。 (三)路基填料的影响 路堤填料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包括塑性和弹性的变形,其中主要是塑性变形。 这种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是内部土颗粒间的蠕变和侧向变形造成的,相同作用不同填料的塑性变形量不同,且这种塑性变形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会不断积累,填料塑性变形大的,形成桥头的沉降差就大,也就导致了桥头跳车。因台后填土较高,随着时间推移,都产生不可避免沉降。有时台后填土荷载对基底产生附加压力,严重时会使桥台向后倾斜,发生不均匀下沉,危及行车安全。 (四)桥头路堤人为施工因素及压实度的影响 首先,一些施工队没有严格按施工规程作业,台背填土速度过快,施工时没有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三分法”施工,排水措施没有做好,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这些人为因素使高填土引道不稳定,工后沉降大,且不均匀,是造成跳车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台后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存在着多孔隙,在车辆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经压缩后孔隙率降低,在短时间内产生压缩沉降。 再有,从施工上来看,桥台背后施工空间狭窄,工作面小,大型压实机具的使用受到限制。为保证桥台不受损坏,大型压实机具不宜靠近和接触台背,台背填土很难达到要求的压实度,通车后,这部分路堤的变形较大,导致桥头跳车。 此外,路基填土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能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即干容重最大。下图是填土干容量- 含水量关系(曲线1)和填土压缩模量-含水量关系(曲线2)的叠合图。从以下图可以看出,两条曲线并不重合,在最佳含水量(ω0)下压实的填土尽管干容重最大,但相应的压缩模量相对要小,也就是受荷载作用后变形就比较大。这种较大的变形也对桥台与路堤衔接处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