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轨道工程
  3. 内容

铁路工程总结材料75p

  • 资料大小:35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2-16 16:07
  • 发布作者:齐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广大职工素质,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改进质量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扎实、健康、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即QC小组活动,成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 在我们中铁*局承建的胶新铁路ZH-*标段的施工中,我们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使工程质量在有力、有序的管理下,达到了稳步攀升。 一、全面质量管理 二、QC小组活动 QC小组是围绕施工的质量、安全、工期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行组织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在胶新线施工中,我们在开工伊始就根据本标段的工程实际,确定了重点工程:潍河二号特大桥、无忌一号中桥、跨泰薛公路大桥。然后组织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进行了QC小组活动培训,聘请专家对QC小组活动的程序、方法、常用的统计工具以及其他科学方法进行详尽的讲解,对活动的意义深入的阐述,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为全标段的质量管理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进入施工以后,在指挥部的组织号召下,各参建队伍根据各自承担任务的施工特点,针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技术难题和已经发生的施工疑难,相继组织开展了QC小组活动,代表性的有:潍河二号特大桥砂土层地基的开挖和支护、跨泰薛公路大桥钢绗梁的拼装架设、路堑工程喷混植生的施工工艺等,尤其是对潍河二号特大桥,由于开工之始对创优目标的要求起点高,使之对特大桥墩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的要求高,开工前就由指挥部派专人挂帅,成立了“桥墩台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在后续的施工中,事实证明,这些小组的活动,确实起到了提高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潍河2号特大桥的基础施工中,24#~42#墩为明挖基础,经现场开挖后观察,基底表层为粘土或砂土,而地下水位较高,基础尺寸宽度大,永久征地界小,直接开挖难度很大,针对施工实际,我们及时成立了砂土层地基的开挖和支护QC小组,对这种情况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小组研究讨论,决定采用钢板桩防护和薄壁沉井防护两种方法,但两种方法在实际施工中的优劣,能否满足施工实际的要求,对此,小组责成专人对基坑施工进行对比、分析,根据4个桥墩基坑的开挖支护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比,经过3个PCDA循环,我们掌握了大开挖基坑的支护方法,根据基底地质情况的不同,对不同的桥墩分别采取了钢板桩防护和薄壁沉井防护两种方法,并提前工期85天,节约成本8万元。 在特大桥墩台施工中,由于墩台身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15,如此之低的混凝土标号外观质量控制是特大桥创优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要求我们必须从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各个环节上逐一加以控制,不断改进、优化。 首先我们组织小组进行了技术培训指导,组织小组成员和全体员工学习潍河二号特大桥创优规划、《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创精品意识;组织各工班(木工班、钢筋班、混凝土班、综合班等)学习各工种的施工工艺标准,对各工种的薄弱环节重点学习,使全体成员能做到重点部位重点控制;组织小组成员到相邻标段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吸取他人之长。 经过小组的研究讨论,要使特大桥工程创国优,必须有一个高效的组织,控制好混凝土施工工艺是关键,其中模板的制作安装和加固、接缝及表面处理是混凝土外观好坏的前提,同时,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制、运输、捣固、拆模和养护也是主要因素,QC小组成员对这几大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影响混凝土墩台外观质量的原因共有六个,其中模板接缝处理不当、模板表面清洁度处理不当、模板加固不到位和施工配合比有待优化为主要原因,作业人员经验不足和捣固人员作业环境差为非主要原因。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铁路工程总结材料75p
http://m.civilcn.com/luqiao/guidao/138718123059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