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轨道工程
  3. 内容

地铁站明挖基坑及顶板施工方案84p

  • 资料大小:21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9-19 16:15
  • 发布作者:滴滴啦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大路口站是地铁7号线工程的中间站,是地铁7号线与规划6号线的换乘站。车站位于二环路北一段与交大路交叉路口处,偏路北布置,大体呈东-西走向,车站周边构(建)筑物北侧主要有智业加州印象(砼6)、金牛区老年协会办公楼(砼6),国信证券办公楼,南侧有与车站施工同期进行改造的二环路交大立交桥,地面交通繁忙,构建筑物较多。本站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局部三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13m,采用盖挖法施工。车站总长241.5m,标准段宽21.1m,顶板覆土3.0~3.6米。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36+864.000,车站起点里程:YCK36+725.797,车站终点里程:YCK36+967.300。本车站采用永久顶板盖挖法施工,开挖顶板以上小基坑采用半桩+内支撑,表面挂网喷砼的支护方式,小基坑开挖方式为明挖。本方案适用于小基坑明挖施工。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3.1 工程地质条件 3.1.1地形地貌 二环路交大路口站为6、7号线的换乘站,车站位于二环路北一段与交大路交叉路口处。7号线车站位于二环路下方,偏路北布置,大体呈东-西走向,车站周边构(建)筑物北侧主要有智业加州印象(砼6)、金牛区老年协会办公楼(砼6),国信证券办公楼,南侧有与车站施工同期进行改造的二环路交大立交桥。 二环路交大路口站地处成都平原区与龙门山和邛崃山区过渡带的成都西部台地区,处于川西平原岷江水系Ⅰ级阶地,为侵蚀~堆积地貌。站区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508.62~507.8m,相对高差0.82m。 3.1.2岩土特性 根据收集资料和本次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层粉土、砂土、卵石(Q3fgl+a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紫红色泥岩(勘探中未揭示出该岩土层)。按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岩土层分层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1-1>素填土:灰色、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成分以粉质粘土夹卵石为主,表层0.4m为混凝土或沥青。厚度1.8~2.5m。该层均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该岩土层场地内地表均有分布。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2-4>粉土(Q4al):褐黄色,稍密,稍湿。粘粒含约10%,2.7~3.0m夹圆砾10%。底部含粉细砂较重。该粉土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顶板埋深2.5m左右;层厚为1.2m左右。 <2-6-1>中砂:灰~灰黄色,松散,稍湿~湿,分布于卵石顶面或以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中,厚度0.7~2.5m。根据砂粒度分析,该砂层为中砂;不均匀系数3.62,为不均匀中砂。 <2-9>卵石:青灰色,黄褐色,湿~饱和,稍密;局部中密。卵石成分主要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组成。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卵石含量50~75%,粒径以20~80mm为主,部分粒径大于100mm,充填物为中砂,局部夹漂石,埋深3.0~4.5m;层厚2.6~4.9m。该岩土层广泛下卧于填筑土或砂土之下。 根据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成果(表3.2-1)及卵石含量,车站范围内该卵石层多为<2-9-1>稍密状态;局部为<2-9-2>中密状态。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Q3fgl+al) <3-8>卵石(Q3fgl+al):灰、灰黄色,中密;局部稍密或密实,饱和。粒径6~10cm;局部15cm,卵石含量60~80%,充填物多为中砂。卵石呈圆形、亚圆形,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均匀性差,根据颗分显示,不均匀系数Cu=141.78~191.13,属不良级配不均匀土。填充物以中、细砂为主,约占10~15%,级配较差。 根据钻孔卵石样的点荷载试验,换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70MPa,属硬质岩。石质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灰岩等。埋深6.0~8.5m以下。 根据钻探钻进情况显示,在距地面线6~32m的卵石层局部区域内有垮孔、坍塌、漏浆等现象。根据钻孔岩芯揭示,其原因为卵石层局部松散、含砂量重。 根据超重型动力触统计成果,结合成都市的建筑设计经验,按照《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表4.2.3-2,该层卵石分为稍密卵石<2-9-1>、中密卵石<2-9-2>、中密卵石<3-8-2>和密实卵石<3-8-3>,共2个亚层。 3.1.3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站内无不良地质作用,但地层中有可能含有害气体,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 (1)人工填土 车站人工填筑土主要为素填土(少量杂填土),以粉质黏土夹卵石为主、表层为混凝土和沥青,稍密~中密。厚度1.8~2.5m,连续分布于车站地表。对基坑开挖有一定影响。 (2)有害气体 由于沿线污水管密布,填土中有较多垃圾,渗漏产生的污水渗入地下,形成有害气体,危及基坑施工。成都市政的污水井、阀门井、供水井施工中,已多次由于类似原因而出现伤亡事故。 3.1.4土层可挖性分级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附录F表F,本段土石可挖性分级如下: Ⅰ级松土:包括砂类土。即岩土分层<2-6-1>等层。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 Ⅱ级普通土:包括素填土、冲积的粉土,即岩土分层<1-1>、<2-4>。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 Ⅲ级硬土:包括冲积、冰水沉积成因的稍密及中密卵石层。岩土分层代号为<2-9-1>、<2-9-2>、<3-8-2>。 Ⅳ软质岩:主要为冰水沉积成因的密实卵石层。岩土层代号为<3-8-3>。部分用爆破法开挖。 3.2 水文地质 3.2.1地表水、地下水的赋存及类型 拟建车站范围内无地表水系流过。 拟建车站工程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基本都赋存于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砂、卵石中,砂卵石层含水极其丰富,形成一个整体含水层,为孔隙潜水。地下车站主体结构基本位于该层砂、卵石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为8.5~10.5m;高程497.93~500.12m。 表层素填土及粉土、砂土层,地下水含量甚微,对工程影响较小。 3.2.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a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成都市充沛的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947mm,年降雨日达140天),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同时,雨洪期河水及附近沟渠也为其补给源。此外,区内地下水还接受NW方向的侧向径流补给。区内地下水径流方向为NW方向至SE方向。区内地下水排泄主要为大气蒸发和向下游径流。 b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拟建车站内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季节性变化明显,水位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枯水期12、1、2月份,以8月份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在天然状态下,区内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 3~5m;洪水期地下水埋深2~4m。根据既有资料及本阶段资料,该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位埋深4.3~7.3m,稳定水位高程499.0~502.25m。根据区内地下水位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在天然状态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1~3m之间。 3.2.3 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采取就近工地降水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按Ⅱ类环境类型及A类地层渗透性判定。经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表7.2.1,在化学环境下,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低于V-C;不需在设计中特别考虑。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按Ⅱ类环境类型及A类地层渗透性判定。经判定,场地地基土(主要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地铁站明挖基坑及顶板施工方案84p
http://m.civilcn.com/luqiao/guidao/141111454470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