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混凝土施工工艺综述 混凝土施工,是预制T 梁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不仅要考虑工艺细节,还要考虑人员组织和机具设备的配置。混凝土采用自动控制拌和站集中拌和方式,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浇筑前粗、细骨料含水率实测值对设计配合比进行动态调整,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在3.5 小时内,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与附着式振捣相配合的方式,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相结合的方式。 2.拌和站应具备的条件 2.1 总体要求 本梁场混凝土工程采取集中拌和、统一供应的方式进行施工。混凝土集中搅拌站投产前,由工程部制定完备的混凝土搅拌作业指导、生产工艺流程,安质部制度环境保护方案及各种预案。主要工作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搅拌、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配置应符合要求。经梁场初验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再报业主验收后,方可投产使用。 2.2 人员配备 拌和站设有站长、副站长各1人,技术主管1名,每条拌和生产线每工作班配备搅拌司机2人。 2.3 管理制度 拌和站应制定完善的设备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包括拌和机操作规程、日常管理制度等。 2.4 机械设备 拌和站选用的拌和设备均为强制式搅拌机,并配有相应的自动计量设备、混凝土运输设备;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必须满足现场混凝土浇筑量的要求。 拌和站计量设备均应有合格证,计量系统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并有检定证书原件。 拌和站备有500KW发电机1台。 2.5原材料储存场地 拌和站根据选定的原材料的规格配备相应的储存场地且分区存放(5-10mm、10-20mm碎石区、粗砂区、已检区和待检区),建造钢结构风雨棚,既起到遮阳作用可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又可保证下雨不会影响骨料的正常含水率,全部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处理。 拌和站具有独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和供电系统。 3.原材料质量控制 3.1源头控制 物资部根据料源供货情况,不定期到各料源头进行了解材料的生产能力、质量状况,保证有充足合格的材料供应。必要时进驻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 3.2进场控制 原材料由物资部联系进场,进场后由试验室进行现场取样,并根据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检验、验收,检验后出具报告通知物资部使用,若不合格不得使用。 4.混凝土生产 4.1 拌和计划责任 混凝土应在有计划的状态下组织生产。预制梁作业队应提前以《混凝土通知单》向拌和站站长递交需求计划,内容包括混凝土类别、数量、灌注部位即要求等。并应在浇注混凝土前二小时通知拌和站站长。拌和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混凝土供应。 4.2 拌和质量 试验员负责混凝土拌制前即拌制中砂石含水率的测定并验证各种掺入料的合格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各种性能要求等提出施工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和水胶比符合设计的要求。有见证要求时,需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交拌和站司机。 拌制混凝土时,拌和站司机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员下达的施工配料单以及拌和时间、技术交底进行数据输入、控制,对电脑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对拌和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向试验员、拌和站站长、调度反映,通过合法程序进行纠正,不得擅自改变参数和程序。拌和司机应密切注意所生产混凝土的配料误差情况,确保各种材料计量误差,不超过水泥、矿物参合料、外加剂和拌和用水±1%,粗细骨料±2%的规定。 4.3.在每次开始混凝土生产以前,试验员和拌和站司机应注意监视和检测前2-3盘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有异常,应立即分项情况并处置,直至拌和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当施工配合比调整后,亦按开始生产时的程序检查混凝土的质量。 试验员负责拌和站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并做好记录,和易性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和温度。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浇筑能力相适应,并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将混凝土从拌和站运至浇筑地点,以保证拌和物于浇筑时仍具有施工所需要的和易性要求,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