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桥论文
  3. 内容

桥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桥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基础及墩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钻孔灌注桩基础
钻孔桩是一项工序较多,技术要求较高,参与机种较多,工作量较大,并需在一个较短时期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因此要十分注意施工安全。
在钻孔桩施工中,有成孔设备、钢筋笼制作设备、电焊设备、起重设备、混凝土拌制设备和物料运输机械等,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施工工序、机具位置、制浆池、沉淀池出渣线路的位置,操作人员的位置,场内运输及供电、供水线路都应考虑安全施工。
施工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并将设施与非作业区隔离起来,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陆上作业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除换软土,夯打密实。钻机底座不宜直接置于不结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事故。
陡坡或水上作业需搭设坚固、稳定的工作平台。
埋设护筒应严格桩位中心轴线位置和垂直位置,埋设深度必须确保成孔过程中不发生筒边反水造成塌孔事故。若桩孔附近有管线时,宜将护筒的埋入深度超过管线的深度。可以保护管线在成孔过程中的安全使用。
钻孔就位,机架不能靠在护筒上,以免机械振动引起护筒漏水,导致坍孔,孔周土沉陷,造成事故。
机械司机在操作时要思想集中,不要随便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行情况,发现异情,及时纠正。
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信号,以免引起事故。
重抓锥或冲击锥操作时,不准任何人进入落锥区,以防砸伤。
回转切削成孔机械,在装拆钻杆时必须注意吊、放操作工间的配合,以免工伤。
钻进过程中,发生钻机突发扭转震动,必须停机,排除孔内故障。
已钻成的孔,应尽快灌注砼,若因故不能及时灌注砼时,必须在护筒上加盖,以免掉土和发生人身坠落事故。
吊放钢筋笼时,要保持钢筋笼不变形,起吊时不能横向拉。吊环必须焊牢,吊起后,钢筋笼要垂直下孔。
除全套管施工法外,其他几种成孔方法应注意孔内水位稳定。水位上、下波动大会诱发坍孔。
钻孔场地必须注意泥水路线的通畅,要文明施工,注意拖线用电设备的电气安全。
坍孔最容易造成钻孔灌注桩的安全事故,严重时可危及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及周围管线和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自钻机开钻直至砼灌注完成,必须连续作业,一气呵成,不允许中间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和间歇。
在潮汐地区或河道中钻孔时,必须有专人随时观测和记录水位变化情况,并相应调整护筒内的水位。
在市区范围内钻孔,泥浆的沉淀和废浆的排放时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关键,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泥浆不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或直接排入河道。
墩、台身及盖梁
桥梁的基础施工完成后,接着要进行墩台身和盖梁的施工,顿身按其型式分为立柱式和实体式两种,按使用的材料有钢筋砼和浆砌块石两种。盖梁一般均为钢筋砼。墩、台身及盖梁施工应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墩、台立柱
立柱施工时,应保证模板足够承受砼的侧压力,确保模板不变形。立柱要分层浇筑时,每层厚度不得超过50cm,当振捣密实后,再进行上层砼的浇筑。
立柱施工需要搭设临时脚手架时,要求脚手架自成系统,不要借助模板支撑与脚手架连在一起,这样容易增加模板的变形,造成不安全的因素。
实体式墩、台
浆砌块石实体式墩台施工时,要注重浆砌块石运输的安全工作。
块石的运输、砌筑大都需要手工操作。在离地面较低时,一般搭设跳板,人工扛运块石至砌体。到一定高度后可用吊机解决块石的垂直运输。块石的运输很容易产生碰伤、扭伤等人身事故。所以在上班前,应首先检查绳索、扛棒、吊机索、盛器等是否牢固,检查脚手、走道护栏搭设是否平稳,牢固。在一层块石砌筑完成后,脚手板就要升高一层,要重新检查脚手的安全度。块石的大量修凿工作应在地面进行 ,个别修凿可在砌筑时进行,敲石时除应佩戴防风镜、绑腿等劳动保护用品外,还要注意石片飞溅伤人,因此操作人员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3)盖梁施工
钢筋混凝土盖梁一般离地面都有一定的高度,属高空作业范围。盖梁底模安装是关键。底模支架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底模支架一般有两种:落地式支撑和在立柱中预埋钢板,再焊接牛腿支撑。搭设支撑时一定要保持支撑系统的稳定。
在浇灌砼时,要派专人指挥浇注。高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盖梁底模每边应挑出0.8米左右作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平台,临边再搭设护栏。
构件预制和现场浇筑
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除安全(以木模为主)
扭曲十分厉害和脆性木材不宜作为模板和支架,宜选用饶曲变形较小的松木或杉木制作模板。
模板支架、固定件必须保证满足荷载要求,以防止在作业过程中模板支架断裂、坍塌、倾覆等造成事故。
支撑必须稳固,不致松动、弯曲和沉陷。
预制现场必须远离易燃物和锅炉等设施。
模板和其支撑结构应考虑便于装拆,以免以后造成拆除困难而发生事故。
支架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大的支撑面积,以保证所灌注的结构不下沉和倾覆。如在天然土基安装支架时,必须有排水设施,以防止土基被水泡软而使支架下沉和侧翻。
在安装模板现场,应设立警戒标志,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将工具装在工具包里,以防坠落伤人。
安装高度大于2m以上的模板时,必须配置上下扶梯,并在临边视情况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模板安装完成后,木工班组先进行安全自检,然后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以及灌注砼班组进行交接验收,双方签字。
拆除模板时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监护,在拆除承重模板前,应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并对砼结构进行仔细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根据设计受力情况逐步拆除承重结构的立柱、支架及模板,以保证安全。
拆除后的模板应将模板的朝天钉敲平或立即拔除,并及时运走,以免伤人。
钢筋制作、安装施工安全
无出厂质量保证书,抽样试验不合格的钢筋不准使用。
钢筋外表有严重锈蚀,麻坑、裂纹等缺陷时,应剔除,不得应用。
在调直钢筋时,应设立警戒标志或护栏,防止中途断筋、弹跳伤人。
焊接钢筋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肩运钢筋的工人应带帆布垫角、围裙及手套,除锈工作应戴口罩及风镜;电焊工作必须戴防护镜并穿电焊工作服和电焊鞋。
在高空钢筋作业的工人应栓好安全带并穿好防滑鞋。
钢筋砼施工安全
(1)、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应仔细检查脚手架、上下扶梯,工作台是否牢固。
(2)、搅拌机、振动机等接电要安全可靠,绝缘接地装置良好,并应进行试运转。
(3)、搅拌台及搬运水泥的工人应戴好口罩和手套。
(4)、搅拌机应有专人操作,中途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修理,运转时不得将铁锹伸入搅拌筒内卸料。
(5)、搅拌机外露装置应加保护罩,振动器操作人员必须穿胶鞋,振动器必须设专门的防护性接地导线,并在电源接插板上装有漏电保护器。
(6)、夜间施工应装有足够的照明。
(7)、混凝土运输车辆在施工前必须对方向、制动、灯光等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在确保良好性能的情况下才允许作业。
(8)、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线路,做好交通配合与防范工作,以防止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三、桥面系施工安全
该部分主要要注意栏杆施工的安全技术:
栏杆安装在梁面的边缘,一般也不设置安全脚手。因此安装时,必须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临边作业时,作业人员应考虑自身安全防止高空坠落。用吊机安装时,施工人员应佩戴速插式安全带。
在对栏杆进行外粉刷时,应制作外挂式吊篮并按照高空作业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当采用现浇栏杆施工时,必须在临边外搭设外脚手并配备封闭式护栏方可作业。
桥面放水层施工时要注意沥青的防毒措施以及沥青加热时的防火措施。
桥面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混凝土运输车辆与人的防碰撞措施。
伸缩缝的安装要根据气温控制钢板间隙及橡胶条的预压缩量。配套的钢构件与紧固件必须连接牢固,并将钢构件加工成弧形,使与路拱一致。
车行道与人行道的转折点使伸缩缝的薄弱环节,必须认真操作。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桥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http://m.civilcn.com/luqiao/lqlw/135131012716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