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桥论文
  3. 内容

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槽形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槽形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作者对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高架槽型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槽型梁整体浇筑和预应力单端张拉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槽形梁,混凝土,预应力  

  0引言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五莲路站-博兴路站为噪音敏感区,该段为线路由高架转入地面敞开段的过渡段,线路高度较为控制,因此本段采用建筑高度低的槽型梁,以便于压低线路标高,改善高架线路纵断面,有效缩短敞开段长度。槽型梁示意图如下: 

  轨道交通车辆行驶于槽型梁两侧腹板中间,轮轨行走系统的噪音受到两侧主梁上翼缘及腹板阻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车辆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合声屏障的设置,噪音将大幅度降低。同时,两侧主梁能够防止列车出轨及倾覆下落,给行车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从景观效果来看,其外观线形流畅、美观,并且主梁上翼缘及腹板可以遮挡外观较差的行走系统。

  槽型梁是一种复杂的空间结构,属板梁组合结构,其受力情况也相当复杂。作为下承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开口构件受扭性能差、主梁腹板受力与道床板板连接构造复杂等特点。因本线槽型梁构造宽度及跨度相对较大,国内也缺乏相关具体实际经验,设计与施工有很大难度。

  1排架搭设

  1.1荷载计算

  槽型梁排架采用Ф48×3.5mm钢管搭设。由于上部荷载分布不均,荷载计算分为中间底板部分和两侧纵梁部分。

  静载:(1)现浇槽型梁自重G1K=(中间部分)=9.5KN/m2;(两侧纵梁部分)=28.3KN/m2;

  (2)模板及格栅重G2K=(中间部分)=0.5KN/m2;(两侧纵梁部分)=1.5KN/m2;

  活载:(1)施工荷载Q1K=0.6KN/m2

  (2)风荷载ω=βμSμZΩo=1.0×1.14×0.55=0.63KN/m2

  1.2单根立杆承载力及稳定计算

  1.2.1.单根立杆所承担计算荷载N

  假定(中间部分)立杆间距700×700;(纵梁部分)立杆间距450×700;横杆步距1.8米共4步,立杆高7.5米。

  则单根立杆负担上部荷载面积S=0.42m2(中间部分);S=0.26m2(纵梁部分);单根立杆所负担自重及附加横杆重:qg=0.4KN;

  单根立杆承担的计算荷载N=[1.2(G1K+G2K)+1.4Q1K+1.4×0.85ω]×S+qg

  a.(中间部分)=[1.2×(9.5+0.5)+1.4×1.0+1.4×0.85×0.63]×0.42+0.4

  =13.57×0.42+0.4=6.10KN

  b.(纵梁部分)=[1.2×(28.3+1.5)+1.4×1.0+1.4×0.85×0.63]×0.26+0.4

  =37.35×0.26+0.4=10.11KN

  1.2.2.立杆稳定判断:∮48×3.5mm的钢管立杆按步距1.8米,查表知排架单根立杆按搭接方式连接的允许荷载为11KN,大于计算荷载10.11KN,故立杆稳定。

  1.3排架设置

  在中间部分排架间距为70cm×70cm(横桥向×纵桥向),槽型梁两侧纵梁下排架间距为45cm×70cm(横桥向×纵桥向),步距不大于1.8m。考虑到承台开挖后回填土的密实度与老土有一定的差异,为防止沉降带来的影响,在纵梁下(承台5米范围内)排架间距加密为45cm×35cm(横桥向×纵桥向)。除横向设置剪刀撑外,纵向每隔10排设置一道剪刀撑。立杆对接采用万向扣件并错开设置。在槽型梁底中间部分的排架下钢管底部支承在8mm厚150mm×150mm的防陷钢板上。在纵梁下排架下钢管底部支承在纵向设置的12#槽口向上的统长槽钢上。

  2模板

  2.1模板设计

  考虑到槽型梁的外观要求和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只能先施工中间跨,然后再两端交替施工),我们加工了一套定型大钢模作为外模。根据设计图纸14跨槽型梁两种不同的长度,确定了5米宽的规格,就可以组合出这两种长度,而无需另行加工模板。由于纵梁内侧有大量的预埋件,且定位精度要求最高达到2mm,为了方便定位,我们采用了九夹板作为内模和底模,内模板后加劲肋,采用50×100方木间距为250mm,拉杆螺栓采用Ф14mm的尼龙头对拉螺杆,水平(纵向)间距为@1000mm,竖向间距为750mm,上下共设两道,上道设置位置在顶部以下650mm处。

  2.2模板安装

  要求模板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以利脱模;清水墙面不得采用有色或污染砼表面的隔离剂;安装模板时,对模板稳定应有足够的固定设施,不得有松动、跑模或下沉现象。并在浇筑砼前重新校正,核对各部位尺寸。在槽型梁跨距内的底模板,考虑排架钢管竖向的压缩量,在制作底模时应设置预抛高量,本槽型梁为预应力梁,因此预抛高量最大控制在5-10mm。

  3钢筋绑扎、波纹管安装

  3.1槽型梁属于薄壁结构,钢筋含量较高,达到250kg/m3,内部受力也较为复杂,这给钢筋绑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1.1钢筋配料

  要严格控制钢筋配料的尺寸偏差,受力最大的纵梁最小截面宽度只有350mm,混凝土保护层只有30mm,里面还排列两根波纹管,一旦有偏差,就可能造成露筋,这将大大影响整跨梁的外观及施工质量。

  3.1.2绑扎钢筋

  先进行纵梁主筋定位,然后再绑扎箍筋及横向梁板钢筋,绑扎定位要准确,事先还有大量预埋件需要临时定位,且要把握好与钢筋放置的前后顺序,最后在钢筋绑扎完后精确地焊接固定。

  3.2波纹管安装

  3.2.1波纹管的定位

  槽型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在钢筋绑扎的同时,需考虑波纹管的放置,波纹管按设计要求线形穿好固定后,部分钢筋再进行绑扎。为保证波纹管的顺直,允许部分普通钢筋位置进行调整,但不得切断钢筋。张拉槽处的普通构造钢筋如影响钢束的张拉时,可临时弯起或截断,但在封锚时,钢筋必须重新焊接。

  3.2.2波纹管的固定

  波纹管采用“井”字形钢筋网格定位,井字形钢筋夹住波纹管(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浮或移位),间距为50cm,与槽型梁钢筋点焊。波纹管与波纹管连接采用专用波纹管套管,套管位于接口中央,并用胶带包扎,防止砼浇筑时水泥浆漏入,引起堵管。电焊时应防止火花烧穿管壁。

  4混凝土浇筑

  4.1混凝土设计要求

  槽型梁混凝土设计采用C50商品砼,混凝土内掺入(TB-20C)聚丙纤维(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防止出现裂缝),掺量为1.2kg/m3。

  4.2混凝土浇筑顺序

  梁体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浇筑,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有一定凝结能抵抗两侧纵梁混凝土沉落后,再同时浇筑两侧纵梁及顶翼板,以防止纵梁及顶翼板混凝土向底板一侧沉落。混凝土浇筑宜一次整体、连续浇筑,对槽型梁的纵梁混凝土应采取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在500mm左右。振捣时应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以防过振造成漏浆,同时也要避免漏振。

  4.3坍落度的控制

  坍落度的大小是槽型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虽然配合比是14±2,但在实际操作上又有更高的要求。在浇筑底板的时候,为保证两侧共16根波纹管部位的混凝土密实度,要尽量采用较大坍落度的混凝土,以利于振捣。而两侧近两米高的纵梁及顶翼板是以八字脚的形式与底板连接,这部分混凝土则要采用相对较小的坍落度,以防漏浆造成麻面。

  4.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如果气温过高,则需同时对模板浇水降温。气温降低至5oC时,需加盖塑料薄膜,采取保温措施。

  5预应力张拉

  5.1张拉准备

  5.1.1纵向钢索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穿束,张拉端预留70-80cm。横向钢索在张拉前完成穿束,两端各预留70-80cm。都采用人工穿束。

  5.1.2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以上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1.3锚具、锚垫板表面平整无杂物,外观良好。

  5.1.4张拉设备经过专业检测单位检测,且有效。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校验千斤顶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的精度不得低于±2%。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5.2张拉控制

  5.2.1千斤顶必须与压力表配套使用。

  5.2.2预应力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控制为辅。张拉程序:0→初应力0.10σk(划标线)→1.03控制应力σk(持荷5分钟、测定引伸量)→σk(锚固)。统计后的伸长值在设计值的±6%以内均为合格,否则要查找原因,由设计出方案补强。

  5.2.3伸长量要扣除工作夹片滑移损失。

  5.2.4张拉的千斤顶作用力应与钢绞线的轴线为同一方向。

  5.2.5张拉完成后用切割机切除多余钢绞线,严禁气割。

  5.2.6张拉完成后应在24小时内及时压浆,以防钢绞线松弛降低应力。采用不低于C40的水泥浆,当出浆口冒出原浆时,用木塞塞紧,停顿5分钟后再施压一次后关闭压浆口的阀门,等浆液凝固以后再卸下阀门。

  6结束语

  (1)第一跨槽型梁施工完毕后,我们配合同济大学进行了水箱压载测试,排列了5种荷载组合模拟成列车经过的动态荷载,单跨最大加载量达到280吨。经过应变检测系统的测试,整跨梁的受力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槽型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首次成功地应用。

  (2)由于单端张拉的原因及横向钢束需要二次张拉,槽型梁的施工周期较长,如果要在短期内完成多跨施工就必须考虑落梁或其它施工方法。

  (3)主梁内侧电气安装预埋件较多,安装精度要求过高,双向预应力张拉造成的起拱使预埋件定位较难控制。

  (4)主梁内侧混凝土的线型由于使用木模而不够顺直,如使用大钢模并固定牢靠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槽形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http://m.civilcn.com/luqiao/lqlw/149422555130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