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桥论文
  3. 内容

桥梁工程中T型预制梁外观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桥梁工程施工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梁浇筑的过程中采用T型预制较为节省费用,本文结合长期工作经验,通过加强对T型预制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用于控制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为广大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一、桥梁工程T型预制梁施工工序及步骤 

  桥梁工程T型预制梁施工大致可以分为底板铺设、钢筋制作安装、管道安装、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压浆封锚、起吊安装等七个步骤。施工工序安排应当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工序安排并且注意穿插和统筹安排,以确保施工质量。 

  二、桥梁工程T型预制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受客观环境原因以及施工过程控制的原因,桥梁工程T型预制梁常常会出现外观质量缺陷问题,根据长期的施工经验,外观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蜂窝情况。在T型预制梁混凝土表面微露出粗骨料,形成状如蜂窝、不规则形状、且大小不等的洞。如果模板局部本身就存在孔洞或是在拼接作业上不严密,从T粱的施工实际来看,T粱混凝土坍落度通常在5~7cm,振捣不充分或局部漏振,不规范的振捣方式。混凝土生产过程的不合理,配合比设计不科学,或是生产过程中未能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搅拌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粗骨料比较集中。另混凝土浇筑也会形成蜂窝,如果采用的是振捣器带料的方法,则容易造成局部的漏振导致蜂窝问题。 

  2、麻面情况。在T型预制梁混凝土出现不规则的小凹点,直径≤5mm,或者混凝土表层无光亮面。该问题通常产生于梁端、腹板、马蹄斜面、翼板根部等部位。其原因主要是在T型预制梁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施工中气泡未能及时排出,气泡占位引起,而混凝土表层无光亮面主要是采用不合适的脱模剂,表面被模板粘掉所致。 

  3、边线不齐。主要是在马蹄底边、变线斜边和翼板部位出现边线不整齐的情况,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模板的制作和加工精细度不足,导致使用过程把问题暴露出来影响了边线质量。模板制作没有问题,但是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导致模板变形却未能及时调整。而部分则是由于模板安装和支撑定位的牢固程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导致局部出现变形的情况。 

  4、色泽不均。指在T型预制梁梁体表面出现黑斑、白斑、鱼鳞纹和颜色不均匀等问题,该问题的主要成因在混凝土施作工序上,黑斑、白斑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制的质量不高,存在不充分、不均匀,水灰比大等问题,没形成良好的胶浆,导致振捣后出现粗骨料集中的现象所造成的。斑点的成因大多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水泥浆水泥砂浆溅起或是有些混凝土粘在了模板内表面,在凝固之后清除不到位于是埋于混凝土中,待拆模后在表面形成的;鱼鳞纹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振捣没有能够振捣充分,在实施上层混凝土的浇筑作业时,由于其自重影响,导致下层混凝土受力再次下沉所形成的。 

  5、明显层印。主要在粱体马蹄、腹板部位出现明显的层印,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分层浇筑的过程控制不力导致。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上、下层混凝土进行那个浇筑的时间间隔过长,如果振捣又不是很充分,在混凝土的表面势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接茬痕迹,如果浇筑作业过程中过振,那么会导致粗骨料下沉度高,水泥砂浆过多的上浮,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在胶浆多的部位颜色比较深,在骨料比较多的部位颜色则比较浅,色差上形成鲜明对比。 

  三、桥梁工程T型预制梁质量控制难点及措施 

  1、模板制作及质量控制难点。在模板工程中应严格把好模板的选择关,必须保证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足够的大。立模的工艺应该选择端包侧、侧包底的方式,同时应保证管道位置与重力合心。要严格审查和测量梁体的各个部位形状、尺寸,准确设置预埋件的位置,确保模板施工做到接缝严密、接缝密贴,同时还应该满足可重复使用的功能。此外还要综合分析设计的要求和实际张拉力、混凝土弹性模量及上拱度等等数据,预设反拱及预留压缩量。通常情况下,反拱是按照二次抛物线的轨迹来设置的。侧模板上应配备足够数量和激振力适宜附着式的振动器。在模板投入使用之前应仔细地将其打磨光滑,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的温度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实践经验来看,最好控制在5~35℃的区间内。 

  2、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配合比应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要求进行科学的选定,在进行配料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称量偏差小于等于±2%,其余的材料称量偏差±1%。混凝土出机后应严格检测其和易性、枯聚性、流动性和保水性。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其符合标准,含气量应控制在3%~4%,入模的温度应控制在10~30℃之间,同时在浇筑过程应实时监测和抽检,确保质量。拌合物的滞留时限应控制在1h之内,浇筑中间的间断时间应控制在2h之内。实施混凝土浇筑的工艺和原则上,应遵循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一次成形的原则。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总浇筑时间不超过3.5h。混凝土捣固采用附着式振动器为主、插人式振动器为辅的联合振捣工艺,同时注意振捣棒不得碰触模板、预应力管道。桥面按照设计的要求收坡抹平,平整度控制在3mm之内,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混凝土的强度位于6~8MPa之间时,将预埋胶管抽拔出来。 

  3、混凝土养护的质量控制难点。在目前施工实际中,自然养护是最为常用的养护方式,平均气温高于5℃的情况下,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浇水、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自然养护又分为覆盖自动喷淋浇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两种。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进行。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来确定确保科学合理,喷水的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在预制厂则是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在振捣成型并进行第一次拉毛后用保温帆布对箱梁进行覆盖,开启蒸汽,在一小时内加温至15℃左右,再恒温一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拉毛;然后以每小时10℃的速度加温至40℃~50℃,控制蒸汽量恒温养护。养护至箱梁强度上升至适当时候调小蒸汽量,以每小时5℃的速度逐步降低养护温度,待温度降至与室外气温相近时揭开保温布开始脱模,脱模工作宜在1.5小时内完成。脱模后按以上所述方法继续蒸汽养护,至强度超过设计强度90%后再进行张拉或放张工序,然后再覆盖自然养护。砼强度测定以现场同条件养护试件试压强度为准。 

  4、封锚质量控制难点。压浆完毕后,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作凿毛处理,然后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混凝土。随后对封锚混凝土进行良好的养护,以减少收缩,防止与梁体间出现裂缝。 

  5、T梁起吊、运输及存放质量控制难点。T梁强度达到设计起吊要求时,且张拉压浆完成后方可起吊T梁,T梁的吊运按兜托梁底起吊法考虑,不设吊环,预制时在梁底预留穿索兜底所需的活动段底模,同时在主梁翼板上的对应位置预留穿索孔洞。现场采用龙门吊起吊,并运输至存梁场放置于存梁台座上。 

  四、结束语 

  桥梁工程施工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现场施工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以严谨而科学的态度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加强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才能达到质量控制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永春.桥梁结构物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2]胡莉强.桥梁结构砼外观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2010(08) 

  [3]韩海洋.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桥梁工程中T型预制梁外观的质量控制措施
http://m.civilcn.com/luqiao/lqlw/150302888033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