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桥论文
  3. 内容

公路SMA路面及沥青砼下面层施工指南

【摘 要】近年来,SMA路面及沥青砼下面层施工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更好地指导施工,排除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困难,本文论述了SMA路面及沥青砼下面层施工方法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SMA;沥青砼;施工;标准
  为确保公路工程面层施工质量,根据部颁标准和我市筑路材料来源,结合我省较为成功的经验现提出重点建设项目路面施工要点及工艺措施。
  1. 关于单质材料
  单质材料质量决定路面工程质量,因此单质材料的采购、加工、准备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我市处于我国寒冷地区,(榆树处于冬五区外其它均为冬四区),同时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我市气温较高,路面车辙均在此间产生,因此对沥青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水锈较少的基性岩石,使用反击或锤式碎石机加工破碎而成。矿粉必须采用经检验合格石灰岩,按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采购前必须对所用矿石进行检验,并对已生产的矿粉先取样试验且满足要求。矿粉还应同时满足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与沥青粘附性为5级的石灰岩磨细的矿粉。纤维稳定剂应为松散的絮状本质纤维素,并采用针叶类木材为原料制造,确保其能承受250度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不危害人体健康,符合环保要求。进场的单质材料必须附有出产合格的证明(各项指标的实测数据)。经过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的抽检和监理见证取样送省、市检测中心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2. 配合比设计
  在采购进场的各单位材料多项指标合格的情况下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工作,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用油量。选择若干初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选择其中合适的级配完成分析漏、飞散、车辙、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低温性能试验检验。
  2.1 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SMA必须具有互相嵌挤紧密的粗集料骨架,形成石一石嵌挤结构。如SMA16结构主骨料9.5-16应占40~60%其中13.2-16应占20~30%允许16~19mm料占5%左右方能形成嵌挤。SMA的沥青结合料用量应满足最小沥青用料要求,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必须在要求范围内。砂料级配必须采用间断级配,并符合规范要求。
  2.2 目标配合比设计实验。SMA配合比设计后应进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进行检验。SMA必须进行车辙试验,对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二级公路的车辙动稳定度暂按一级公路执行不低于800次。SMA应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渗水试验,检验混合料的密实性。SMA采用论碾法成型的试件进行构造深度试验,并通过试验段对构造深度进行检验。上述试验合格后可以用于试样试铺,如不合格需重新调整直至合格。
  2.3 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应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进行,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GTG(032)的规定。应进行石料的筛分试验。生产配合比应以二次筛分后(二次除尘后)的热料仓材料级配进行,设计方法与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相同,矿料级配与沥青用量应力求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相近,设计配合比及油石比必须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并经过试验铺筑认定,并确定生产配合比曲线。生产过程中对确定的生产配合比曲线不得随意变更。当材料发生变化或生产出的混合料试验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停止生产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生产过程必须保证SMA矿料级配,油石比,纤维用量,矿粉用量,体积指标以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指标的检验频率,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施工配合比检验时必须注明纤维的含量。要及时送检混合料,抽查包括车辙在内的各项指标。
  3. 施工温度控制
  施工气温应控制在10度以上。混合料温度超过185度不得使用。低于155度混合料原则上不得出厂。严格控制沥青高温储存时间,沥青加热应一次连续使用。
  4. 铺筑试验段
  在上下面层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试验段长度不少于200M。当施工材料﹑机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铺筑试验段。试验段为全面施工确定如下内容:封层沥青用量(含粘层沥青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混合料运输,保温措施,气温﹑运距与混合料降温速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及连续摊铺措施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碾压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松铺系数,接缝方式。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公路SMA路面及沥青砼下面层施工指南
http://m.civilcn.com/luqiao/lqlw/150371788133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