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框架桥涵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9p

  • 资料大小:14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7-31 15:20
  • 发布作者:农民工one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沪宁城际铁路站前I标框架桥涵混凝土施工。 4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 混凝土搅拌    (1)搅拌混凝土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工班抽测2 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2)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粗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但也不得超过3min。    (3)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截面只寸很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25℃)。..    (4)冬季搅拌混凝土,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高于80℃),以满足最低入模温度10℃的要求。    4.2 混凝土运输    (l)混凝土运输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不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长距离运输混凝土。    (2)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拥落度和含气量等王作性能。    (3)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4)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5)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6)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肘,除应按JGJ/T1095 的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拥落度应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尤应控制拌和物的坍落度,并且使用串筒浇筑;一般情况下,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3m。    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e 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与模板和钢筋接触。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    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小于120,以防止混入空气引起管路阻塞。    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 min 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    4.3 混凝土浇注    (1)浇筑混凝土前,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    (2)浇筑混凝土前,指定专人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 个/m ,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的只寸及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良好、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3)混凝土入模前,按规定测定其温度、胡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拌合物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4)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当大于2m 时,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5)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6)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先浇入500mm 厚的水泥浆(水灰比略小于混凝土)。    (7)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避免范本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范本、钢筋及附近的局部温度均不超过35℃。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或夜间浇筑混凝土。    (8)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采取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此时应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9)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前,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预先采取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主要有搭设遮阳棚、预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等。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按要求在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埋设测温组件。    (10)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框架桥涵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9p
http://m.civilcn.com/luqiao/qlgc/137525520952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