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落地式扣件双钢管脚手架计算书10p

  • 资料大小:73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0-10 12:04
  • 发布作者:学卿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59.4米,         从顶往下23.40m采用单管立杆,从顶往下23.40~59.4m采用双管立杆。 立杆的纵距1.50m,立杆的横距1.05m,内排架距离结构0.15m,立杆的步距1.80m。 钢管类型为 48×3.5,连墙件采用每层3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5kN/m2,按照铺设32层计算(其中单立杆13层)。 栏杆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5kN/m,安全网荷载取0.005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2根大横杆。   吉工注: 1、搭设高度,《扣规》第6.3.6条: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2、浙江省关于“《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浙见》)四(一)3条:搭设高度超过25m且不足50m的外架,应采用双钢管立杆或缩小间距等加强措施,除应绘制架体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外,还应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四(一)4条:搭设高度超过50m的外架,应有设计计算书及卸荷方法详图……四(一)5条:外架专项方案包括计算书及卸荷方法等……              3、上海地区在《高层建筑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规定》中规定: (1)、脚手外架整体高度在30米以下者,用单根立杆,立杆纵距1.80米。 (2)、高度在30~50米者,立杆纵距仍用1.80米,自立杆顶部算起,往下30米用单根钢管,再往下到地面部分,里外立杆均要采用双根钢管,顺纵墙并列组成,并应用扣件紧固。 (3)、扣件联接的钢管脚手架高度在30~50米者,也可从地面到顶部用单根立杆,但要缩小立杆纵距:高度在30~40米者,立杆纵距1.50米;高度在41~50米者,立杆纵距1.00米。      沪建研(2002)第0273号,将《高层建筑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规定》废止了; 4、《扣规》5.3.8条, 高度超过50m 的脚手架,可采用双管立杆、分段悬挑或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必须另行专门设计; 5、双立杆在什么情况之下搭设呢?上叙2、3、4条算是一个参照;我认为在没有地方规定的情况下,按《扣规》5.3.6条、5.3.7条计算确定;即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单立杆的最大搭设高度时,采用双立杆或悬挑等;50m是单立杆的绝对最大搭设高度; 6、《扣规》第6.4.2条,4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7、《扣规》表6.4.1,连墙件最大间距:50m以下,3步3跨,且单根连墙件覆盖的面积小于等于40m2;50m以上,2步3跨,且单根连墙件覆盖的面积小于等于27m2; 8、根据上叙6、7条确定连墙件的间距,当然还要计算复核; 9、钢管类型:48×3.5钢管世界各国都采用,51×3钢管将会逐步淘汰; 10、脚手板设置:《浙见》四(五)1条,25m以下建筑物的外脚手架除操作层以及操作层的上下层、底层、顶层必须满铺外,还应在中间至少满铺一层。25m以上建筑物的外架应层层铺设脚手片;装饰阶段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 6、里立杆离墙:《浙见》四(九)1条,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一般不大于20㎝,如大于20㎝的必须铺设站人片;所以本案里立杆距墙0.15m,可不铺脚手片;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为均布荷载。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落地式扣件双钢管脚手架计算书10p
http://m.civilcn.com/luqiao/qlgc/138137785956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