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现浇箱梁施工工艺23p

  • 资料大小:29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1-05 12:08
  • 发布作者:学卿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本合同段内有跨驿阳高速主线桥梁二座,BK1+721匝道桥{(40+65+40)+(6×20)+(25+35+25+25+35+25)+(3×20)m}和CK0+915匝道桥{(12×20)+(40+65+40)+(3×20)m}。桥面净宽分别为净11.5m和净9.5m,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支撑采用碗扣式满膛红支架。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BK1+721匝道桥第3联桥梁上部现浇连续箱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准备情况    开工前,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清除杂物,平整场地,对施工所需用的各种原材料及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和选定,确定配合比。现场依照施工图确定地基处理范围。 五、现浇连续箱梁具体施工方法    按照设计要求,结合本单位在其它工程项目上的施工经验,支架使用满堂红碗扣支架,施工顺序为: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支架预压—预拱度设置—底模安装—支座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侧、内模安装—浇筑砼并养生—内模拆模—预应力张拉、压浆和封锚—底模和支架拆除。箱梁砼分两次浇筑,顺序为:先底板、腹板,然后顶板和翼板。    1、地基处理    支架搭设前,应对支架地基进行处理。为了避免地基局部沉陷,确保整体稳定性,在原自然地面向上铺垫80cm厚土(麻砂),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96%以上),修成坡度以防止雨水浸泡,其上再铺一层厚15cm的砼面。地基处理宽度每侧大于支架1米。基础外边的1米设纵向排水沟并排入边沟,避免地基受水浸泡。    2、满堂红支架搭设    根据支架受力情况及施工方便,支架在横桥方向搭设宽度为12.6米,立杆在纵桥向间距为90 CM,其他间距90CM;墩顶处按60CM梅花型布置。横杆步距为120CM,顺桥向每3米设置剪力撑一道。在立柱纵腹板横隔梁处加密一倍。(见满堂红支架布置图)    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架搭设根据支架设计逐孔放样,按放样位置布置立杆和水平杆,靠近墩身处水平杆紧贴墩身。梁体的纵横高差由支架及方木调整完成(碗扣式脚手架由上、下可调支座调整)    为方便固定腹板外模,在腹板外模的底部、中部、顶部立杆处,增加横撑及斜撑;为防止翼板下顶部支撑产生变形,采用增加斜杆支撑。在钢管支架顶面翼板外缘部分搭设施工防护平台。    支架接近标高时,由测量人员在底板、翼板边缘处纵向每隔4米提供一个基准点挂线找平。支架验收合格后,于立杆顶部可调支座上铺设10*15㎝纵向方木,间距50㎝用铁线与支架顶部可调支座连接,纵向方木上铺设10*10㎝横向方木,间距22.5㎝,用铁钉从侧面与横向方木连接。铺设后对纵向方木标高进行一次复核,个别低洼处用抄手木楔找平,高处用手电刨刨去,纵向方木标高与梁底高程一致达到要求后即可铺设木板进行预压作业。    支架顶部安装调节杆、顶托,用于调整标高、安放底模支撑方木。顶托按设计标高一般留5-10mm正公差。     3、支架预压    在木板上做好观测点标记,采用土袋对支架进行预压,按监理通知要求,预压总荷栽为箱梁总重的1.2倍,箱梁的混凝土量为1454.5m3,钢筋混凝土的密度取2.6t/ m3,总荷载重为3781.7T。预压总荷栽为3781.7×1.2=4538.04(T),采用铺设土袋的方法预压,土袋每袋重50kg,共用土袋4538.04×1000÷50=90760.8袋,按90761袋加载。从开始加载就要布好观测点。观测点的布设要上下对应,目的是既要观测地基的沉降量(支架底托上),又要观测支架,方木的变形量(方木上)。观测的数量应为5米一个断面,一个断面4个点。上下观测点用水准仪进行认真、精确观测和记录。根据观测记录,分析、推断出地基支架的两种变形数据。根据结果调整支架和方木标高,并按设计设置预拱度。预压一跨掌握排架的下沉度,根据其所得数据调整下一联现浇箱梁。     4、预拱度设置    考虑到在支架上浇筑砼时,施工及拆架后,上部结构要发生一定的下沉,产生一点的挠度。施工时采取预留预拱度控制,预拱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拆架后上部结构及荷载作用产生的竖向挠度δ1。    b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δ2。(通过预压测量)    c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δ3(通过预压消除)。    d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δ4。(通过预压消除)。    e砼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δ5。    预拱度根据上述计算之和确定最大值,设于跨中,其它各点按二次抛物线公式y=f挠*(L-X)/L2计算分配确定。    5、底模安装    1)按照设计高程、预压测出的弹性变形值、预拱度初步调整顶托标高。预拱度根据上述预压实测结果,按照设计方要求进行预留,按二次抛物线y=x2设置,在跨中取最大值。   2) 在顶托上沿纵向铺设10×15cm方木,上面沿横桥向铺设10×10cm方木,中心间距30cm。拼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    3)模板在安装前应除去表面污迹(重复使用的竹胶板)并进行整修,使模板平整光洁无变形。模板安装要平整,接缝要严密。所有接缝应采用粘结剂(水泥与胶水配制而成)刮平刮实,或用玻璃胶抹平。而后用胶带纸粘贴整齐确保接缝光洁。铺设1.8cm厚底模木胶板,用铁钉固定在方木上,模板缝用双面胶密封。模板边缘尽量用砂轮和刨子打磨处理平整顺直,使接缝严密,避免漏浆。在模板的接缝处铺设通长方木,减少错台、漏浆。    4) 底模安装固定要牢固,不能出现模板翘起、下部悬空现象。     5)底模安装时按照设计图给出的柱顶标高,沿纵向每1m一个断面精确控制底模板的高程,每个断面左6.25m、中点、右6.25m测三个点调整底模高程。    6)对于侧模与底模、侧模与翼缘板底模、翼缘板底模与翼缘板侧模3道接缝要采取拉线检查。平面偏位直线段20m控制在不超过2mm,曲线段5m—10m不超过2mm。    7)梁顶高程的控制    设置梁顶面标高控点。控制点的设置采用有代表性的墩顶、跨中作为控制截面,每截面取左端、左中(距中线3m)、中心、右中(距中线3m)、右端五个点作为控制点。按设计规定的纵、横坡度,测定各点的控制高程。按上述方法布设控制点,砼浇注时,一定要按控制点来控制砼顶面高程。以确保工程质量。砼铺装层可以和箱体一起浇筑。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现浇箱梁施工工艺23p
http://m.civilcn.com/luqiao/qlgc/138362448557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