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特大桥桩基冲击钻和旋挖钻施工指导

  • 资料大小:39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1-18 15:41
  • 发布作者:荟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特大桥根据地质柱状图提供的地质情况,桩基采用冲击钻和旋挖钻施工,泥浆护壁,孔口埋设钢护筒,清孔采取二次清孔方案。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辅以吊车配合,边灌注边拔导管。桩基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如下: 一、场地平整(筑岛围堰)    施工前清除桩位处杂物,平整场地。如桩位位于淤泥或软土层时,适当处理,位于浅水中时,采取围堰筑岛的方法形成平台,平台的面积按钻孔方法、钻机的大小确定。 二、泥浆池的准备    泥浆由粘土和水拌和而成,其比重比水大,故对孔壁能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一层泥皮,隔断孔内外水流,保护孔壁防止塌孔。选择粘土时应尽量就地取材,并经野外鉴定,具有下列特征:    (1)自然风干后,用手不易掰开捏碎。    (2)干土破碎时,端面有尖锐的棱角。    (3)用刀切开时,切面光滑,颜色较深。    (4)浸湿后有滑腻感,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小于1mm的细长条。用手指捻,感觉砂粒不多。 三、放桩位、埋护筒    本大桥护筒均采用钢护筒,利用全站仪定出桩位,采用挖埋及震动下沉相结合的方法埋设钢护筒。埋设护筒前放好骑马桩,并注意保护,以便能够随时检查护筒及桩位的位置等数据。根据桩的直径和规范要求及施工方便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上下正直。施工河滩上的桩基时,护筒埋在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轴线应对正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厘米;并严格保持护筒的竖直位置。护筒高出地面0.3M以上,护筒四周用粘土夯实。护筒埋设完成后,将钻机底部处夯实,使钻机置于坚实的土层上,钻机就位后钻头准确对准桩位。 四、钻机施工工序    4.1冲击钻孔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项    4.1.1冲击钻孔,为防止冲击震动使相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的砼凝固,应待邻孔砼灌注完毕,一般经24小时(或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并采用对角施钻。    4.1.2开孔阶段:    用十字形钻头钻孔时,开孔前应在孔内多放一些粘土,并加适量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顶部抛平,用低冲程冲砸(简易钻机冲程0.5~1.0M),泥浆比重1.4-1.6左右,钻进0.5M~1.0M,再回填粘土(如地表为砂土,第二次宜回填1:1的粘土和碎石;如为软土和粉砂,即回填粘土和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继续以低冲程冲砸。如此反复两三次,必要时多重复几次。    若使用一字形和管形钻头,钻孔前,宜先注入泥浆。    4.1.3升降钻头时须平稳,钻头提出井口时要防止撞碰护筒、孔壁、挂钩和护筒底部。    4.1.4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时随时改正,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取渣,判明土层,并填入记录中,与地质图核对。    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砂粘土1.3;大漂石、卵石1.4;岩石1.2。    4.1.5如发现有失水现象,护筒内水位缓慢下降,应补水投粘土。如泥浆太稠,进行缓慢时,应抽碴换浆。开孔时,为了使钻碴泥浆尽量挤入孔壁,一般不抽碴。待冲砸至护筒下3-4M时(钻头顶在护筒下超过1M时),方可加高冲程正常冲进。4-5M后,方可勤抽碴。钻进时随时注意,保持孔位正确。    4.1.6钻孔时要查看钢丝绳回弹和回转情况,耳听冲击声音,借以判断孔底情况。要掌握少松绳的原则,松多了会减低冲程,过于松少了犹如落空锤,损坏机具。松软地层时,一般每次松绳5-8CM,均匀坚硬土层3-5CM。    4.1.7冲击过程中,勤抽渣,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磨损情况及转向装置是否灵活,预防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4.1.8在不同的地层中,采用不同的冲程:    (1)粘性土、风化岩、砂砾石及含砂量较多的卵石层,宜用中低冲程,简易钻机冲程1-2米。    (2)砂卵石层,宜用中等冲程,简易钻机冲程2-3米。    (3)基岩、漂石和坚硬密实的卵石层,宜用高冲程,简易钻机冲程3-5米,最高不得超过6米。    (4)流砂和淤泥层,及时投入粘土和小片石。低冲程冲进,必要时反复冲砸。    (5)砂砾层与岩层变化处,为防止偏孔,用低冲程。    (6)抽渣或停钻后,再钻时,简易钻机应低冲程逐渐加高到正常冲程。    4.1.9钻头直径磨损不应超过1.5厘米,应经常检查,及时用耐磨焊条补焊。并常备两个钻头轮换使用、修补。为防止卡钻,一次补焊不易过多,且补焊后在原孔使用时,宜先用低冲程冲击一段时间,方可用较高冲程钻进。    4.1.10当孔内泥浆含渣量增大,钻进速度减慢,每小时进尺卵石层小于5-10CM、松软土层小于15-30CM时应进行抽渣。一般每进尺0.5-1.0M,抽渣一次,每次抽4-5筒或抽至泥浆内钻渣明显减少,无粗颗粒,比重降为正常为止。抽渣时应注意:    A、及时向孔内补浆或补水.如系投粘土自造浆,不宜一次到进,以防粘钻。    B、抽渣筒放到孔底后,要在孔底上下提几次,使多进些钻渣,然后提出。    C、采取孔口放细筛子或承渣盘等办法,使过筛后的泥浆流入孔内。    4.1.11为保证孔形正直,钻进中应常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可用圆钢制成,其高度为钻孔直径4-6倍,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每钻进4-6米检孔一次,接近及通过易缩孔土层或更换钻头前,必须经过检孔。将检孔器放到孔底,后方可放入新钻头。如检孔器不能沉到原来已钻到的深度,或钢丝绳(拉紧时)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时,则考虑可能发生了弯孔、斜孔、或缩孔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1.12为控制泥浆比重和抽渣次数,需及时用抽样罐放到需测探深度,取泥浆进行检验,及时向孔内灌注泥浆或投碎粘土。抽渣后,应测孔一次,再分批投粘土,直到泥浆比重达到正常为止。冲孔时每隔3-4小时,将钻头或抽碴筒在孔内上下提几次,把下面的泥浆拉上来,以护孔壁。    4.1.13钻孔的安全要求:冲击锥起吊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进出孔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锥撞击人的事故。因故停钻时,孔口加盖保护并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4.1.14验孔、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位中心偏差、孔径、孔深、垂直度等采用测绳、检孔器等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应进行清孔。其目的是在于使沉淀层尽可能减薄,提高孔底承载力,同时也为了灌注混凝土时保证质量,不出现故障。采用抽碴法清孔直到用手摸泥浆无2-3mm大的颗粒且比重在规定指标之内时为止。清孔时及时向孔内注入清水或新鲜泥浆。灌注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采用导管连接泥浆泵,压入清浆,换浆清孔。沉渣厚度摩擦桩不超过30cm,柱桩不超过10cm。    4.1.15钻孔桩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4.1.15.1坍孔    孔口坍塌容易发现,而孔内坍塌则需仔细观察现象,如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水面冒细密的水泡;出土量显著增加,没有进尺或进尺甚小;孔深突然变浅,钻头达不到原来的孔深;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等,均表明孔内已有坍塌。    (1)坍孔原因 A、泥浆比重或粘度太小,未形成坚实的护壁。 B、施工场地夯填土质量不良。 C、钻机和钻架未支承好,支承面受过大的压力。   D、护筒埋置太浅。   E、埋置护筒不符合要求,护筒周围或底部未用优质粘土夯实填筑。 F、开孔时,护筒脚下2-3米范围内未做好造壁处理。 G、护筒直径过小或护筒埋置不够平正垂直,开孔时钻头左右晃动冲击护筒,钻进中钻头或抽渣桶碰撞护筒。 H、孔内规定的水位高度不够或未保持好规定的水位。护筒高度不够,孔内涌出承压水,降低水的静压力。 I、在松软的砂层中进尺太快。 J、提住钻头钻进时,旋转速度太快,空转时间太长。 K、遇易坍孔的流砂层,未及时采取措施。 L、清孔方法不当。 M、补水时水流冲塌孔壁。 N、钻头、抽渣桶或钢筋笼碰撞孔壁。 O、补水量过大,经常溢出孔壁,或抽渣桶中的泥浆未及时排出,浸泡孔口土壤,以至松软坍塌。 P、从终孔至灌注水下混凝土,延误时间过长等。    (2)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A、在松散的粉砂土、淤泥层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或投入粘土、片石低锤冲击使粘土膏、片石等挤入孔壁)。 B、如孔口坍塌,可回填重新埋设护筒再钻。或下钢护筒至未坍处以下至少1米。 C、孔内坍塌不严重者,可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较严重者,可回填砂石或粘土混合物到坍塌位置以上1-2米,甚至全部回填再钻。若坍塌埋住钻头,应先清孔,后提起钻头。 D、严格控制冲程高度。    4.1.15.2钻孔漏浆    在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地层中,稀泥浆会向孔外漏浆,一般有护筒底漏浆和护筒接缝漏浆两种情况,严重漏浆为坍孔的先兆,应及时处理。漏浆的主要原因是:护筒埋置太浅;回填土不密实或护筒接缝不严密;或水头过高等等。补救的办法是: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或回填土掺卵石、片石反复冲击增加护壁;护筒本身漏浆则可用棉絮堵塞。此外护筒内掉落物也会造成漏浆。    4.1.15.3弯孔    在钻孔时,由于钻孔方向倾斜产生弯孔,严重者影响钢筋笼的安装和桩的质量。 (1)弯孔原因 A、钻机座落在软硬不同的土层上,钻进中发生位移和偏沉。 B、钻孔时遇到较大孤石、探头石或倾斜的岩层。 C、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或在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所受阻力不匀。 (2)预防方法    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平正。起重滑车缘与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根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3)处理方法    弯孔不严重时,可重新调整钻机继续钻进。冲击钻孔应回填粘土夹砂卵石或小片石至弯孔以上0.5M,待沉积或用低冲程冲击密实后再钻进。不得用冲击钻头直接修孔,以免卡钻。    4.1.15.4糊钻    冲击钻进时,可降低冲程,降低泥浆稠度,在粘土层上回填部分砂、砾石防止吸住冲击钻头。    4.1.15.5缩孔    地层中夹有塑性土壤(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或钻头磨损严重未及时补焊,钻出小于设计桩径的孔。遇到这种情况时,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扩大、或回填砂粘土,待密实后重钻。    4.1.15.6梅花孔    梅花孔或探头石(即孔形不圆有局部孔壁凸进)是冲击钻孔经常遇见的事故,其原因是:泥浆太稠,妨碍钻头转动;转向装置失灵,钻头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击;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低,钻头得不到充分转向时间,这样就容易在基岩中形成梅花孔。在非匀质地层如漂、卵石层、堆积层等易出现探头石。当出现以上情况时,一般用强度高于基岩或探头石的碎石或片石回填重钻。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特大桥桩基冲击钻和旋挖钻施工指导
http://m.civilcn.com/luqiao/qlgc/139003089760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