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中桥(左线)基础及下部构造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5p

  • 资料大小:55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8-02 15:40
  • 发布作者:哈哈丸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一、施工现场基本要求 1、做好平面布置,使各区域井井有条。 2、解决好场内道路,使之坚实平坦、畅通、视线良好。 3、搞好材料分区堆放,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化学物品的堆放。 4、作好安全设施,如安全网、井口盖板、护栏、防护罩、各种限制保险装置等,必须安全有效。 5、设置安全宣传牌,安全警示牌,红灯或警示灯等。 6、冲孔、挖孔的孔口在不施工时应予遮盖。 二、总体安全管理措施 项目部将认真、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结合本工程实际,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结合安全管理目标,开展安全技术教育。教育职工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开展定期安全技术学习,实现各工种、特别是特殊工种培训后持证上岗。 2、建立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方案及措施,并认真进行交底,履行交底签字手续,施工人员要熟悉安全措施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化工地活动。安全生产的“七图二牌”必须上墙,现场各类安全生产标语、警示牌齐全醒目。认真建立安全管理各项台帐,并明确反映安全管理现状。 4、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为项目经理部每月一次,作业队每周一次,作业班组每天班前、班中、班后各一次。 每次检查均记录备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由检查人员填发“安全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定整改监督人进行整改,要害部位由检查人员现场蹲点督促整改,整改后用书面反馈。 5、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措施,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 6、建立“职工劳动保护记录卡”并做好记录; 7、施工现场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程,进入施工现场一律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拴安全带,挂安全网; 8、施工现场临时电线路、变配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98)的要求。用电线路按施工组织设计架设,杜绝任意拉线接电。 8.1 配电系统设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分级配电。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符合GB6829-86标准的要求; 8.2 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装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 8.3 夜间施工设充分的照明,手持照明灯具,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9、高处作业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JGJ-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9.1 按照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实行三级管理: 9.1.1 2~5m为一级管理,由工班长负责; 9.1.2 5~15m为二级管理,由作业队长负责; 9.1.3 15m以上为三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 9.2 作业队长对工程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安全防护设施由队长组织验收,因工程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队长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 9.3 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9.4 脚手架按审批同意的方案搭设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 9.4.1 桥墩台施工用脚手架搭设按每三步验收一次,验收合格后挂牌; 9.4.2 施工操作面做好封头,外立杆高于内立杆1.0m,施工操作面工作平台四周设安全防护栏杆,高度1.2m,在平台以上40cm处及顶部设两道栏杆,并用竹笆全封闭围护,工作平台走道四周贯通; 9.4.3 脚手架高度小于等于8m时,登高梯用钢管搭设成垂直梯但5m以上部分外侧设围护或改成两侧设扶手的斜梯。脚手架高度大于8m时登高脚手架搭设成之字型斜道或在架体内每步设挂钩登高梯; 9.4.4 脚手架拆除自上而下进行,杆件、扣件传至地面后堆码整齐,做到落手清。 9.5 移动式梯子,梯脚底部坚实,上端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75°±5°,不缺档,禁止垫高使用;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35°~45°,并有可靠拉撑措施; 9.6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高耸设施设置避雷装置。遇有六级以上的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时应立即停止高处作业。强风暴风后,对高处作业设施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立即修复; 10、施工机械按照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停放,不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进场安装后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起重机械符合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限位装置齐全有效,超限吊装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吊装安全。 10.1 起重机严禁超载吊装,满载工作时,左右回转范围不得超过90°,禁止横吊,以免倾翻; 10.2 电动卷扬机安装在视野宽阔,距起吊物15m以外的位置;固定牢固,防止吊物时产生滑动甚至倾覆,尾部的封绳正确锁固在锚桩上; 10.3 手拉葫芦操作避免用力过猛使链条跳动或卡住; 10.4 千斤顶放在结实可靠的基础上,防止重物滑动。每个千斤顶起重能力不小于载荷的1.2倍,顶升高度不超过有效顶程。 三、各分项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10、钢筋加工及焊接施工安全措施 10.1 钢筋施工场地应满足作业需要,机械设备的安装要牢固稳定,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10.2 钢筋调直及冷拉场地应设置防护挡板,作业时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10.3 钢筋切断机作业前,应先进行试运转,检查刃口是否松动,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切断作业。切长料时应有专人把扶,切短料时要用钳子或套管夹牢。 10.4 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0.5 电焊机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 10.6 在潮湿地点工作,电焊机应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操作。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10.7 把线、地线不得与钢丝绳、各种管道、金属构件等接触,不得用这些物件代替接地线。 10.8 更换场地、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现场,清除焊渣。 10.9 在高空焊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应备有消防设备。 10.10 焊接模板中的钢筋、钢板时,施焊部位下面应垫石棉板或铁板。 8.6.临时用电 本标段临时用电需编制专项方案,其安全内容需报审批,本安全防护专项方案做一般规定。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8.6.1.保护接地 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人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Ω。 8.6.2.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可将TN供电系统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 不管采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8.6.3.设置漏电保护器 a、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b、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c、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d、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8.6.4.电气设备的设置要求 a、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b、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c、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d、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e、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 8.6.5.电气设备的安装 a、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b、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c、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d、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铜芯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e、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f、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g、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著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刷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8.6.6.电气设备的防护 a、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b、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1~lO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5~l,lO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lO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c、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l~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 d、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e、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必须与有关部汀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8.6.7.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要求 a、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中桥(左线)基础及下部构造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5p
http://m.civilcn.com/luqiao/qlgc/1406965201686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