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隧道位于福州闽侯县祥谦镇辅翼村,属短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左洞ZK3+663.5~ZK4+102.5,长度439米,右洞YK3+665~YK4+105,长度440米,平均长度为439.5米。隧道左右洞纵坡均为1.5%的单向破,左右洞进口均处在半径为4650米平曲线上,无竖曲线。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 隧址区属剥蚀丘陵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南北走向,穿越一东西向的狭窄缓梳状山脉,地形起伏较大,进口处地面高程50-55米,出口处地面高程55-62米,隧道轴线最高点高程109米,相对高差约54米,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进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25-30°,出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15-20°。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和钻探及物探结果,隧道洞身围岩为侏罗系南园组凝灰熔岩,属硬质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较有利。隧道区主要有3组裂隙,均与隧道轴线大角度相交,但裂隙互相切割易形成楔形体,隧道开挖时,易产生小规模的掉块或坍塌现象,应加强支护和监测措施,各段的具体评价见隧道纵断面图。左线长439m,Ⅲ级占53.7%;右线长440m,Ⅲ级占58.2%。 因拟建隧道最大埋深约54m,深部围岩主要为中风化凝灰熔岩,节理裂隙较为发育,据当地区域地质资料,本区为低地应力区,发生岩爆可能性小,但应加强监测。 隧址区无活动断裂,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岩溶等其它不良地质作用,隧址区现状整体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尚好,适宜建隧道。 ㈡、隧道结构设计 结构形式: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以锚杆、湿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拱架、大管棚、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复合式衬砌的稳定分析: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围岩级别、结构跨度、受力条件、施工因素等,结合工程经验拟定有关参数,初期支护和围岩稳定性采用地层结构法计算,二次衬砌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在设计中,初步拟定支护参数,然后采用同济曙光以及我院开发的“结构-荷载”法二次衬砌计算程序等有限元软件,进行相关数值计算模拟分析,针对隧道的地质情况对设计支护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最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确定各类型复合支护的参数。 主要工程量如下: C30仰拱砼:2882.2m3 C15片石砼回填:6677.5m3 Ⅱ级钢筋:72812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