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6p

  • 资料大小:307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7-02 12:50
  • 发布作者:哈哈丸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隧道起点——K69+000为第14合同段,K69+000——隧道止点为第15合同段。其中,第15合同段昭通端K70+370——止点为小浄距隧道,昭通端左、右幅隧道间最小净距约17米。左幅隧道(15合同段)起止桩号:K69+000——K70+425,分界段全长1425米,最大埋深约155.9米;右幅隧道(15合同段)起止桩号:K69+000——K70+465,分界段全长1465米,最大埋深约164米。 2.2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水文地质观测和地表水文点观察,结合地形地貌,岩性和构造条件判断,隧道区域地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主要赋存于山间凹地、冲沟之中,地下水发育,主要以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风化带基岩裂隙水为主。 2.3地质条件 2.3.1地形地貌 隧道处于低中山构造剥蚀地形地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20°~40°,坡面植被发育,多为松树,基岩出露较好,地质作用以风蚀为主。隧道所穿越山脉呈北东~南西方向。隧道进出口均为冲沟,出口沟内有水。 2.3.2地质构造 测区区域上地处“川滇经向构造带”的北段东沿,东部与华夏式构造交接,南北向构造、北向东构造最为明显,为主要构造,二者以明显的联合、复杂关系交织在一起。岩层产状较稳定,125°~130°∠55°~60°;主要发育两组节理:215°~290°∠55°~60°有0°~30°∠65°~90°。节理多为闭合~微张,延伸长为2~3米。 2.3.3、地质评价 隧道围岩由滑坡堆积层碎石、坡洪积层粉质黏土、泥质砂岩、泥岩、页岩等组成。 细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层间结合一般,局部构造裂隙发育。细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接触处易出现坍塌,施工时应予以重视,随时注意围岩变化变更支护参数。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左幅出口存在偏压问题,洞身由于埋深稍大,影响稍小,洞口及浅埋段则影响较大,隧道主要围岩级别以Ⅲ~Ⅴ级为主,隧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总体上来讲较差。 2.4施工平面布置 2.4.1施工便道布置 北闸隧道位于张家村北,隧道进口位于鲍家沟村南,有小路通往;出口位于张家村,便道通往,交通条件一般,对进场原有道路进行加宽处理,从张家村口处沿新路基中间修一条施工便道至洞口,宽度7米。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6p
http://m.civilcn.com/luqiao/suidao/140427662567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