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洞口工程首件施工方案46p

  • 资料大小:2.85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8-06 12:09
  • 发布作者:哈哈丸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长隧道,左洞ZK45+870—ZK46+875,长1005m,右洞YK45+915—YK46+902,长987m,左洞III级围岩763m,Ⅳ级围岩135米,Ⅴ级围岩97米;右洞III级围岩680m,Ⅳ级围岩200米,Ⅴ级围岩102米。青龙隧道设2处人行横道,1#横洞洞长23.5 m,所处围岩类别为Ⅲ级;2#横洞洞长26.63 m,所处围岩类别为Ⅲ级;无车行横道。左、右线进口均设5m明洞(端墙式),单洞净空(宽X高):10.25×5.0m。 隧道进口左右幅均为V级围岩,支护类型为S-Ma,明洞长度5m,衬砌C25钢筋混凝土60cm厚,2m套拱,C25钢筋混凝土厚70cm,37根超前管棚,28m长。 隧道洞口左侧均存在偏压,设计在洞门右侧增设9m高C20混凝土偏压挡墙。 1.2.1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场区地处贵州东北部,大娄山脉与武陵山脉接壤部位。位于沿河县境内,隧道横穿山林,进口位于山间冲沟边缘;出口位于斜坡地带。隧道区属构造溶蚀、剥蚀型低山地貌,地表受溶蚀、剥蚀作用强烈,地势起伏较大。场区海拔777.3~1036.2m,相对高差258.9m;隧道轴线通过段最高海拔951.23m,最低海拔815.20m,相对最大高差136.03m。隧道区基岩大部出露,地表植被发育,多为灌木,进口段为居民区。隧道进出口处离公路较近,交通方便。 (2)水文、气候 场区属长江流域之乌江水系。隧道出口有一溪流通过,流量约2l/s,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影响大。 区域内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不甚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无霜期达295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 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左右。年降雨量900~1500mm,年均降雨量1180mm,一般五月至七月间和十月份雨量较多。全年日照时数为1115.4小时。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 (3)工程地质条件 地层岩性:场区覆盖层为残坡积层粘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 地质构造:区内属于扬子准地台八面山褶皱带武陵山系的一部分,为新华夏系构造——土地坳背斜东南翼。经地质调绘,场区无断层通过,综合地层产状为144度∠60度。强风化岩体节理很发育,节理状以288度∠31度、10度∠70度为优,为张型节理,张开度1~2mm,体积节理数6条/m3。 抗震设计参数:本项目属地震烈度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综合评定场地类别为II类。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①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残坡积层粘土:黄色,可塑状,隧道零星分布,厚度0~8.0m. 残坡积层块碎石土:灰褐、褐黄色,稍密,块石含量60%,粒径20mm~500mm。 ②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隧道区下伏基岩为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根据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特征、硬度与完整性,结合钻探岩芯及其钻进快慢将隧道区基岩划分为强、中风化两层。 强风化白云岩:灰色、灰黄色,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质较硬,岩芯呈砂状,厚度约1.5~3.0m。 中风化白云岩: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岩石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较硬。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少量柱状。 (4)水文地质 地表水: 隧道贯穿丛状山岭,不存在对隧道建设和运用有影响的地表水发育,隧道右侧40m外可见一处冲沟,冲沟常年流水,但对隧道没有影响,可作为隧道洞顶一侧的排水通道。 地下水:根据调查,隧道区为白云岩分布区,地下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基岩裂隙水为隧道区主要地下水类型。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岩层裂隙内,地下水主要沿裂隙接受渗入式补给,该含水岩组地下水接受渗入补给后,沿溶蚀裂隙运移在坡体下部出露,部分形成季节性泉点。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洞口工程首件施工方案46p
http://m.civilcn.com/luqiao/suidao/140729818168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