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8日至9日,陕西省秦岭南麓的佛坪、洋县、西乡、宁陕和镇安等地发生短历时特大暴雨,引起了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使子午河、旬河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大洪水,损失惨重。
本次降雨主要集中在8日21时至次日9时,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佛坪、宁陕两个区域,佛坪县长角坝乡沙坝村调查最大点雨量461.1mm,宁陕县金川镇黄金村实测最大点雨量为297.4mm,子午河两河口水文站9日11时洪峰流量达6510m3炖s(水位变幅8.69m);旬河柴坪水文站9日12时48分洪峰流量达5490m3每秒(水位变幅6.98m),均为千年一遇洪水,为历史罕见。
这一历史罕见的暴雨的形成其主要成因是新疆-蒙古附近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侧陕西一带与四川到我省北部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激发该区域内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异常活跃而引起的强降水。
面对稀遇特大洪水,广大水文职工奋力测报,在报汛雨量站点稀少,报汛手段落后,暴雨洪水中所有通信线路中断的情况下,想法设法传递出雨水情信息,为防汛抢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为水文人,我们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针对这次“6.8”特大暴雨洪水,通过认真分析研究,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理顺关系,实现跨流域、跨区的联防互报
水文机构是国家建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它从一系列的分析论证中得到了完善,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县(区)没有向水文部门办理报汛委托任务,传输获取雨水情信息的环节不畅,给防汛指挥带来了被动。另外雨量遥测工作的管理无序,谁用谁建,谁建谁管,信息不能保证其准确性。通过“6.8”洪水,政府应建立防汛、气象、水文及地方政府的紧急情况互报机制,跨行业、跨流域、跨区的实行联防互报机制,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
对于联防互报问题,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由洪水预报中心编制好洪水预报方案后,传递到有关防汛指挥部门,由政府机关发布警报并组织抢救,在特大洪水时,还将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公布,使洪水预报成为一项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
2增加报汛雨量站,扩大报汛雨量信息,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
降雨量信息是洪水预报和防汛抢险指挥的第一信息源。目前,我省报汛站网密度为1003km2炖站,且分布不均。陕北库坝群及陕南的秦岭山区、米仓山、大巴山等暴雨多发区雨量站点偏少,受洪水威胁的大部分县城以上没有雨量点。如椒溪河佛坪县城以上没有报汛雨量点,也是这次暴雨来临时县城以上无雨量信息来源,无法进行洪水预报。从中我们应得到这样的启示:尽快完成雨量遥测系统的建设,完善县城洪水预报方案,争取防汛工作的主动性。
3现代化洪水预报系统急需建立,洪水预报的技术手段尽快提高
对于大江大河的洪水预报,我们历来比较重视,研究的比较多,有精度较高的预报模型来做洪水预报,例如:《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洪水位预报系统》,可以解决黄河、渭河、泾河、北洛河7个主要水文站、9个水位站、18个淤积断面的水位、流量进行预报;渭河中游洪水预报系统对渭河流域北道至临潼区间9个站进行过程和洪峰流量预报。
预报系统基本上实现了我省主要干流控制站和重要水文站预报,而对于中小河流的预报研究则不够。况且北方的河流陡涨陡落,规律很难把握。这次“6.8”暴雨洪水两河口水文站1小时12分,水位变幅高达8.69m,流量由9日4时48分9.65m3炖s到6时30分的5270m3炖s,水势回落,8时又迅速上涨,11时测得千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为6510m3炖s。实属历史罕见,很难用常规的办法作出预报,所以,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目前,国外洪水预报大多是根据产生洪水的天气形势,在山丘性河流直接把雨量转化成洪水流量过程的简便方法,或是进一步从云图中资料求出可靠的全区洪量及历史发生率。这样针对山区中小河流的预报就有了基本的把握。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的产汇流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强水文规律的分析研究,新的预报模型的研制。同时,应加强与气象、计算机等学科的结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云图及降雨观测值,直接开发转化为适应河流特性的洪水预报系统,提高水文预报的技术手段。
4加强秦岭水源的保护措施,恢复陕南生态系统平衡
秦岭是关中的屏障和主要水源地,平均每年从北秦岭山谷口向西安流入水量约20亿m3,成为西安地区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秦岭是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应重点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这次“6.8”暴雨洪水的暴雨中心区,也是历史上暴雨多发区,原来,由于大量的原始森林的保护,洪水得到了调蓄,而如今,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砍伐,致使秦岭山区气候失调,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大面积的耕地土层只有二、三十厘米厚,一遇暴雨,引发泥石流,造成毁灭性的灾害,这又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又一惩罚。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原始森林被无序砍伐,导致了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恶化。要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最少要花费两代人的心血,并且付出了血的代价,这一教训是深刻的。
5加大水文投入,使水文信息尽快实现现代化
新的《水法》已颁布实施,面对这一新的契机,水文人更应依托水资源规划管理这一服务领域,争取政府投资,尽快实现水文信息现代化。如何管好水资源,是我们应该思索的问题。正如张光斗院士所说:“要管好水资源,必须评估各地区的水资源量,而水资源量的评估依靠水文观测资料和水文科技。水文观测资料和水文科技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为了满足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水文局业务要扩大,要增加水文的投入。”作为水情工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
(1)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投入不足,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受到限制。我省报汛雨量站的现实情况是:报汛点少,报汛设备老化,运行手段落后,难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及传输的可靠性。所以,应加大雨量遥测系统的建设投入,增强水文预报的主动性。
(2)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争取其他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到水文建设中。加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宣传,通过水文情报预报工作这个窗口,让社会、让领导更多的了解水文、关注水文、支持水文。通过我们的宣传与技术的完善,满足社会对水文的要求,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韦公远.国外防洪的先进手段〔J〕.陕西水利,2002,(5):46.
〔2〕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省雨量遥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R〕.2002.7.
作者单位: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