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防汛抗旱
  3. 内容

城市防汛与城市水保

济南市自然景色秀美,以泉水著称,在旧城区2.6km2的范围内,分布着四大泉群,100多个泉池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流”的泉城特色,济南三面环山,山上绿色葱茏,与城中清澈明亮的大明湖形成“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济南名士多”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史实。
然而人们在享受着大自然这些美好赐予的同时,也感受着它的残酷,由于济南三面环山形成了类似于山谷的地形,北面是黄河大堤(高出地面20米左右),又把济南变成了一个盆地。济南多年平均降雨698mm,径流深120mm,且多分布在汛期,占全年80%以上,济南的暴雨特点是:暴雨集中、强度大,历时短,径流系数大,极易形成洪水成灾。
1987年8月26日,降雨230mm,造成河水陡涨,部分漫溢,老城区大面积进水,部分工厂停产,库房被浸,死亡47人,房屋倒塌100多间,12座立交桥全部积水,直接损失8000万元,间接损失2亿多元。
“87.8.26”暴雨后,人们认识到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加大了济南市南部山区的治理力度和下游小清河的清淤改造。然而正当人们略感欣慰的时候,仅隔7年,又经受了一次几乎同样的打击,而94年8月6日的暴雨仅为20年一遇(降雨166mm),这不能不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一下总结和反思:其一,小清河治理固然重要,但小清河是一条跨流域跨地区河流,如果不能统一协调治理(治上不治下),每当暴雨来临,只不过增大下蓄水量而已。其二,近期洪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山洪所至,而是城市自身的原因,最多30mm的降雨,便形成路面过水,低洼进水部分受灾,而此时山洪并未形成。
参考一些国外资料,国外一些居民区很多设有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没超过允许值的上游水淹了下游,不仅是个责任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他们的绿地、人工湖等一般低于地面,为的是承接雨水。而我们的做法恰恰相反,我们一般是人行道高于马路,绿化带高于人行道,小区绿地至少高出地面30cm,本应低于地面人工湖还要设一周保护带,一旦暴雨发生,雨水几乎全部送至马路,再由马路送至低洼区,形成洪灾。
可见城市水土保持,已成为城市防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城市水土保持的重点应为水保持,即为强化入渗减少硬化。
济南市解放前的老城区仅2.6km2,而现在仅城区就达120km2,路面硬化率达75%以上,济南现在彭胀速度在10km2/年以上,而彭胀的过程就是占地、伐树、硬化。以壤土为例,壤土的渗透系数为10-4cm/s,硬化后水泥路面的渗透系数为10-8m/s,相差10000倍,假如10mm的降雨壤土还形不成径流,硬化后却能形成汇流。
现在城市干道越建越宽,为了城市美化甚至建了错车隔离绿化带,快慢车道绿化隔离带,人行道绿化带,但没有一处从水土保持的观点来规划,城市广场越建越多,除了小小的树池,几片不大的绿地,没有人考虑过它的水保功能,所有居民小区都把路面硬化至每个单元口,还没听说那个居民小区建有雨水拦留处理系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
一、道路建设
1.1缩窄慢车道
各大城市都在发展大公交,而慢车道却越建越宽,其危害一是提高了道路硬化程度,增加了径流减小了入渗;
二是使得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越来越多,慢车道越来越挤。
1.2降低绿化带
现在所有隔离绿化带均高出地面,以水保的观点来说完全可以把它降下来,低于路面20~30cm,并且每隔400~500m,打一些渗水井或做一些渗水池,里面粗沙填充,运行管理十分简单,只需雨后清一下杂物,每年清一下淤土就行了,可以让错车绿化带低于路面,快慢车绿化带低于错车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低于快慢车绿化带,这样可以把错车绿化带多余水通过涵管导入快慢车绿化带,把快慢车绿化带多余水通过涵管导入快慢车绿化带,把人行道绿化带通过建渗水池增加入渗,把再多余的雨水或排入雨水管收集利用,或排入排洪河道。
1.3在技术和材料上突破
网上曾介绍过一些纤维混凝土的资料,强度和钢筋混凝土相当,它的最大优点是克服了钢筋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可以设想把慢车道,做成现浇无砂纤维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用各色的无砂纤维混凝土花砖铺砌,即使是快车道,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取得一些关于车流、车速、载重等一些数据,通过限流、限速、限载来实施,起码在一些非主干道可率先实施。
二、广场建设
广场本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地方,而现在更多地考虑了它的商业功能。有位领导国外考查归来说:本来是去考查广场,可我发现远没有我的好,大部分除了草、树、水连花都见不到。为此笔者咨询了些专家学者,他们的观点截然相反,国外更注重绿地的水土保持功能,草皮一般都选育野草品种,有耐旱、耐寒、耐淹、耐踏功能,绿地一般低于路面,为的是承接雨水,绿地以种树为主,树下草皮,因为树的持水能力强,很少种花,因为花的管理费用高,会遭到纳税人抗议。再来看看我们的广场设计,首先考虑商业功能(尽可能硬化),再来点人文景点,不多的草皮,最名贵的草种花种,差不多一年一换,几乎看不到树池的零星的几颗树。这不是什么体现城市特色,完全是“败家仔”的做法,国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即使完全照搬又有什么不可。
三、小区建设
除了主要道路,应尽量避免硬化,即使硬化尽量选用透水材质。所有绿化带,人工湖等均低于路面,并且应多设一些沙井、沙坑等以便承接雨水,在一些有条件小区率先建设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地方人大可立法让一些新建小区30mm的雨水不得外排,然后再逐步推广。
四、结束语
笔者曾做过一些城市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按现行规范,地方条例,只能说是土保持,无非是硬化、导流。而开发区的入渗的减少,地下是否有破碎带等,根本不考虑。笔者曾查过一些吏料,济南泉群从明未至晚清200多年没有停喷记载,而现在却数年不喷,这不能不说和我们建设的失误有关,盲目硬化使行径流系数逐渐加大,造成洪灾频发,地下水位下降。城市水资源管理机构应搞好水资源的调度和平衡。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应和防汛、水保、水资源,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慎重对待每一次开发建设行为,彻底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管理模式,科学地规划,经营我们的城市,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和平共处,自然宁静、祥和的人类美好家园。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城市防汛与城市水保
http://m.civilcn.com/shuili/lunwen/fxkh/136271378217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