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这三个新的治黄目标,对治黄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针对黄河多沙、水量欠缺不均、下游为“悬河”这一特殊情况,这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要按照治河方针,结合实际去实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这三个治黄目标,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这里对黄河水的控制,量的问题成为关键:多则决口,少则断流;流量大带来沙多,流量小冲力小,都可能使河床抬高。目前在“宽河固堤”、“上拦下排”、“调水调沙”、“水土保持”和“巩固下游堤防,整治河道,治理河口,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以提高排洪、排沙能力”等治河方针和治黄方略①指引下,已取得了相应成效,确保了人民治黄以来5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但随着时光的变迁,对治黄方针的实施,在巩固已实施项目的基础上,需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细化,拓宽思路,这里笔者提出“拓深河床,加道分洪,分季蓄排”这一设想治理措施,供专家参考。
二、实现“河床不抬高,堤防不决口”的措施
“水到渠成”这一成语,直意为水流到、沟渠自然就形成了。在水利工程中是否可理解为,水力有其自然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它有其不可阻挡之势。对黄河之水,在记载中河道变迁、大小决徙达一千五六百次,较大多数集中在下游①,也印证了此理。因此,治水治河,要遵循自然规律,化解水力,使其能千条江河归大海,有其存放或流去的地方。
1、拓深河床的设想
在现有的治黄工作中,固堤、滞洪工程对防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前述,由于黄河的泥沙特性,虽然在大的方面控制了河流方向,但下游河床在逐步升高,减少了过流量,增大了大堤决口的危险性。因此笔者认为,大堤不可能无止境修高,在现有基础上拓深河床,是对应修大堤效果的另一个更长久之计。对此有人工挖深和河水冲深之别,虽说各有其特点,但从长远考虑,应以后者为主,一是利用了水力的自然力量,二是大海的存沙量是庞大的。探讨冲深河床方法,属于治黄的深化,单说修堤可以说是“水来土掩”,这是一从古老落后生产力到现代先进生产力时代都一直沿用的方法,但存在质的变化,因此,对黄河的治理,能控制河流方向,也必定能控制河床的抬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一定能够另辟蹊径,能够实现使黄河水按设计要求冲深河床,输沙入海,防洪减灾。这里根据笔者粗浅认识,设想两种方法用以降低河床,冲沙入海:“活动组合式调水坝,间歇冲淤冲沙入海”、“爆破松动河床,洪水携泥沙入海”,其基本思路、设想效果、依据、实施方案、相关问题等,见设想方案1、2。
2、加道分洪的设想
黄河水虽然说受上中游所修大坝控制,对下游来说,小浪底大坝能防千年一遇洪水,但小浪底以下还有不受控的入黄支流,再者专家也警告,对黄河小浪底工程对下游防洪的作用,不要抱一劳永逸的幻想。做好黄河防洪工作,根据下游防洪工程和河势的现状,一是如前所述做好黄河河道疏浚,提高过水量,二是在发挥现有滞洪区作用的基础上,做好对特大洪水的无害分洪(否则必决堤无疑),也就是在现有工程上加修分洪通道,做到按计划分流,不让黄河自然随机决口。这对于滞洪区以上到郑州的河段,意义更为重大。
分洪作法的基本依据,就是借鉴黄河历史决口,夺海河、淮河入海的事实和根据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的特点以及具有现代通讯技术发达、计算机技术高速处理数据等技术的支持。设想方法为“连淮河连海河,建广域分洪系统”。对该方法的认识需注意的是仅用于“分洪”,对生态各方面影响是短暂的。具体方案,见设想方案3。
三、实现河道不断流的措施--分季蓄排的设想
黄河下游断流主要是枯水季节没有充裕水源,在这方面有专家学者提出调水方案,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断流的好方法,但在另一方面,从黄河本身的情况考虑,从黄河“旱涝不均”的角度去考虑,人工控制流量,达到“细水长流”的效果,也是一种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
水源的建造就是修水库,但黄河在下游为平原河流,在河道上修筑水利枢纽会影响防洪,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在河流外修筑大水库,经济损失大,也是得不偿失。因此,利用黄河两岸大堤间距较大,河道本身有一定的贮水量,在河道上修筑若干季节性拦水坝,在丰水期架起拦水坝,贮存一定的水量供枯水期调用,在汛期将拦水坝拆除,以保证洪水通过。拦水坝是季节性的,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上,要不同于一般的水坝,要便于拆装,如橡胶等。以此,设想了“用候鸟式水坝,治季节性断流”的方法,详情见设想方案4。
四、具体设想方案
设想方案1:
活动组合式调水坝,间歇冲淤冲沙入海
——治理目标“河床不抬高,堤防不决口”
1.基本思路
1.1黄河河床随大堤的升高而自然淤高,但黄河大堤不可能无止境增高。
1.2黄河改道,会产生新的低河床,但目前黄河下游经济已较发达,改道位置难定。再者除改道后的经济损失外,原防洪设施报废。
1.3用活动组合式调水坝,对所控制河槽在有利时机冲刷,降低河床高度,拓宽河槽宽度,增大过水量。在冲淤过程中,已冲刷的河床不产生新的淤积,克服了固定调水坝下游有淤积的现象。
2.设想效果
在主河槽上布置活动式调水坝(如橡胶坝②、玻璃钢坝等),随要求调整不同方向上的水流量,利用水的冲力冲走淤沙,形成较宽、较稳定的深河槽,增大河道过水量;并利用高含沙量洪水能塑造窄深河槽③,利用洪水期来保持窄深河槽,以利于高含沙洪水的长距离输送。为汛期洪水通过形成顺畅河道。
3.基本依据
3.1控导工程可使河水沿控导方向流动,冲刷形成新河槽,但随着新河槽的形成,控导调水坝下游的河槽产生了淤积,主河槽保持基本相同宽度(所知崔家控导工程有此现象)。保持要冲刷河槽在冲刷一边时,另一边不成死水区,不产生新淤积。
3.2非土石坝(如橡胶坝②)可以任意升降调整。
3.3保持窄深河槽有利于高含沙洪水输送③。
4.实施方案
4.1在设计的主河槽位置,设置组合式调水坝,每节坝体10m左右,每节坝体可绕一端向下游成不同的角度旋转(可经计算定于固定角度,如:一次变30度),各节首尾相连方向,延向下游,与主冲河槽一致。首尾相接时与一般调水坝相同;每节坝体迎水面,可设计为利于水力集中冲刷河床的曲面。
4.2三种冲淤方式:
A、坝首、坝中与坝尾可以集中向一端调水(集中冲刷一岸淤沙)。
B、可分主冲区与副冲区,两者冲沙方向不同,主冲区拦水量大,副冲区拦水量小,副冲区用以保证主冲区调水过程中,其下首背水面不成死水,减少其淤积量。
C、也可根据情况形成扇面过水状态。
4.3沿下游河道根据河势,每10km左右建一处(或依河势定)调水坝,形成接力式,经强力调水后使河水沿直线河道走,形成固定河槽。另外,在固定调水坝之间,可利用挖泥船(国家“百船工程”现已经为大江河疏浚建造成若干艘并使用),拖动并安置游动式活动调水坝,作局部重点冲刷。
4.4为满足形成窄深河槽,又要加大过流量,根据情况可布成枢纽状,形成多条河槽,交替冲刷。不冲的河槽上首具有关闭功能,下首设置塑料纺织的网帘,以阻止浑水回流淤积②。也可按逐渐浸蚀方法达到河床整体降低。
4.5分段(如100km)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按设计试验结果修建,以免不确定因素使得上游调水后,下游所建工程偏移河槽。
5.相关问题
5.1河槽预计冲刷深度的确定:以便建设时一次把固定埋件预理到位。下游河床一般高出背堤地面3—5m。④要考虑将来使河床低于堤外地面。
5.2现有险工及控导工程利用。重新规划设计主水槽位置,可利用现有工程,在此基础上附加移动式调水坝。实施接力式调水方案中,要注意到减轻现存险工的危险性。
5.3河槽冲深变宽后可能形成的横河、斜河的预防问题⑤。
5.4河槽冲深后,现已建引黄工程的利用问题和现有险工基础加固问题。
设想方案2:
爆破松动河床,洪水携泥沙入海
——治理目标“河床不抬高,堤防不决口”
1.基本思路
1.1黄河河床在随大堤的升高而不断升高,但黄河大堤不可能无止境升高。
1.2利用汛期或水库放水产生大水的动力,把河床泥沙携带入海。但河床有其固有的平稳性,常规下河床泥沙遭洪水冲刷量有限,所以用爆破法将河床全部松动,或者爆破河床关键部位,破坏其平衡性,为河床松动创造条件,增大河水冲刷力度,从而达到降低河床,增大输水量,使堤防不决口的效果。
2.设想效果
降低河床,提高了现有防洪能力,以保堤防不决口。加速沧海桑田变迁,顺应自然规律,把被动防汛变为疏通。利用水力输沙可减少费用,与现行挖河固堤淤背相比,不但减少耕地占用,又造了新的海边滩涂,更具有长久性。
3.依据
3.1河水中具有较大的含沙能力,如黄河水携沙量可达901kg/m3,保持窄深河槽有利于高含沙洪水的输送③;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5.0kg/m3⑤,有爆破河床形成浑水的时机与形成高含沙水的空间。
3.2泥沙在浑水中的沉降速度是与含沙量成反比关系的⑥。
4.实施方案
4.1经试验选好实施时间即汛期与非汛期、水流速的大小、水中来沙量多大时最好。
4.2从河口处依次向上游,用时差法起爆,按流速计算使水中含沙量均匀且符合最佳输沙效果。
4.3爆破位置,以河弯处作爆破口,按预定的河道形状进行爆破。
4.4炸药可在非汛期预理,用定向爆破技术使泥沙爆破后均匀散于水中,也可用水下时时爆破。
5.相关问题
5.1河口承受大量泥沙的出沙量问题;海潮对海口淤沙的影响或海口改道位置与时间⑤⑦。
5.2防止河段堵塞措施⑧。
A、作爆破输沙量及爆破位置与时间统一的研究。
B、一旦出现堵塞现象,疏通措施。
5.3防止横河、斜河的形成,即主河槽的定位。
设想方案3:
连淮河连海河,建广域分洪系统
——治理目标“堤防不决口”
1.基本思路
黄河遇特大洪水要人工分洪,否则,就会自然决口;再者,对大洪水分洪后可减轻以下沿线防洪压力。人工分洪比自然决堤损失要小得多。黄河在下游是地上河,具备向两岸的海河、淮河流域分洪的便利条件,另外,三条河的接壤水域不多,同时发洪水的概率不大。现在气象预报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科学调水创造了条件,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2.设想效果
在黄河两岸大堤上修筑若干排泄一定水量的溢流口或分洪口,可加闸门控制,根据水情预报结果,适时启动闸门进行分洪,通过加修的分水通道进入淮河、海河等支流。
3.依据
3.1黄河在历史上曾向海河、淮河等流域决过口;黄河在下游相对海河与淮河两流域为地上河。
3.2气象预报能准确预报48小时的天气,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上报水情。
3.3计算机能及时算出、模拟出所需知地区的水情,能提供防洪决策所需情报。
4.实施方案
4.1根据历史上水情,设计出需分洪量,修建分水口,要考虑利用现有的引黄灌溉设施。
4.2分水通道的修建:向最近的天然河道修筑引水渠,利用引黄渠道时,设计合适的入河位置。
4.3老支流河道输水能力的整治:一是疏浚,二是在离河道一定距离处修筑滞洪堤,其性能就是满足黄河分洪需要,以保证与设计的分洪量匹配。也可按老支流河道输水能力确定分洪口的大小。
4.4防汛测报系统的建立:黄河防汛测报系统与海河、淮河的测报系统连接,并增建必要的水情测量站。建立防洪地理信息系统,对分洪的必要性,对分洪量、分洪时间、分洪位置,能及时做出科学的分析。
4.5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的利用:在穿黄工程附近,设计与黄河相连接的水道,保证黄河水向调水线路中能输送一定的水量,也可用于非汛期反向向黄河输水。输水线路增设防止向穿黄隧道灌水的设施,以免造成淤泥沙堵塞,在黄河以北调水线路上,遇较大河流时增设分洪排水口,以增大分洪的机动性。
5.相关问题
5.1准备利用的支流河道水文资料的收集和河势的测量。
5.2黄河与淮河、海河流域发生洪水的相关性的研究。
设想方案4:
用候鸟式水坝,治季节性断流
——治理目标“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
1.基本思路
1.1水坝在当年汛后(或汛末)架起,在来年汛前拆除,这样的水坝是季节性水坝,趣称候鸟坝。(自定义)
1.2黄河下游断流主要是枯水季节没有充裕水源,但建永久性水利枢纽,在汛期发洪水时,不能提供输水通道,再者,高含沙洪水在库区的淤积,也令有限的库容和大堤的防洪能力承受不了。若能建立活动式拦水坝,在低含沙量时的丰水期蓄水,供枯水季调节使用,在汛前排空水库,拆除坝体,复原河道以利防洪。这样用季节性水坝-候鸟坝,既治理了季节性断流,又不影响防洪。
1.3黄河下游水量可由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节,可为拦水坝架设创造一定的条件。
2.设想效果
2.1在黄河下游,修若干低于大堤高度的活动式拦水坝-候鸟坝,在丰水期将低含沙量的总来水的1/3(约60亿m3)⑤存贮,作为调节用水,以保证黄河一定的流量。候鸟坝像候鸟一样,汛后来,汛前走。
2.2沿河阶梯式修筑水坝,多级蓄积水能以增强河水对河床的冲刷能力;在每个坝上,根据情况确定溢流口和排水口位置,达到对整个河床各部位都具有重点冲刷的可能,以降低河床高度,增大人工控制主河槽位置的能力。
3.实施方案
3.1建坝材料与坝型:选用轻型建材,如橡胶②、玻璃钢等来做坝身,整个坝身为组合式,坝基为固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有固定坝身的装置;另外包含用于固定坝身的上拉下戗的有关建筑。主河槽处设常设溢流口和调水口。重点冲刷河槽处也可建成固定的船闸式闸门,用非提升式闸门以便在汛期开启后减小挡水量。
3.2坝身的安装与拆除:一是可设计为地面导轨与高架导轨,配合起吊架进行工作,水中部分使用高架导轨,陆地部分用地面导轨。二是可建成桥礅式起落架,坝身落下为坝,升起成桥(与大堤顶平)。
3.3坝址位置:可按每隔50km建一座,也可根据河势与大堤间宽度而定;可利用1954年后所定的黄河下游河段的12个枢纽位置④,并考虑现实的经济需要。入海口处要考虑接受大量泥沙,要改道等问题⑤⑦,至少修在入海口50km以上。则者,至河尾部单用于防止断流,坝的意义已不大。
3.4蓄水与排水:一是总的蓄、排水安排,蓄水先从上游开始,排水先从下游排水,以保证与防洪的衔接。也可经计算联合排水,以增强河道冲刷效果。二是每个坝位的排水,按试验结果,设计出冲刷主河槽排水,或冲刷一般河床排水的排水位置、时间和排水量,使具有增加冲淤量,降低河床的效果。
4.相关问题
4.1多级坝拦、排水量的组合与冲沙效果的研究。
4.2低坝限期蓄水,在汛期高含沙量、非汛期低含沙量情况下,淤积量与冲刷量的相关性问题研究。
4.3大堤承载蓄水量的能力,与放水后对大堤的影响的研究。
4.4坝基高度的确定,应考虑河床将来降低后的高程面。从长远看,降低河床高度,增大过水量是黄河下游防洪的根本。
五、结束语
黄河下游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按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观点,它既自成系统,又存在于黄河、淮河、海河这个较大的水利系统中;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稳定与涨落是两种矛盾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实现于一定的条件之下。黄河的河床抬高等现状是一种不利于人类的系统状态,它是黄河系统在现实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反映。我们治理黄河要从整体和部分去认识其规律性,既要扬长避短,又要创造条件,破坏其不利的状态结构,使其状态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拓深河床,加道分洪,分季蓄排”,是从黄河的现实情况出发考虑的设想措施,“连淮河连海河,建广域分洪系统”的方法是从大的系统方面考虑的方案,“活动组合式调水坝,间歇冲淤冲沙入海”、“爆破松动河床,洪水携泥沙入海”、“用候鸟式水坝,治季节性断流”的方法,是从黄河下游自身系统结构方面考虑的方案,这些方案是一种初步方案,但可提供一种治黄思路;治理黄河在落实治黄方针时,要从现实出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细化,拓宽思路,从整体和局部来考虑实现新时期的治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