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年代,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如何利用先进科技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水资源现状,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为了维持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本文结合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对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方略进行了研究。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相对较少,空间、时空分布也不均匀。以内蒙古为例,其降水量由东到西不断减少,大兴安岭北部东侧年降水量可达500毫米,但是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却仅有37毫米。在每年6月至9月,内蒙古的降水比较集中,其径流量占据全年径流總量的60%至85%。尽管目前内蒙古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拥有近500座的水库,总库容达到72.8亿平方米,但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依然日渐突出,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及对策
(一)加强宣传,增强全民水法律意识
欲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从人类个体入手,只有人人都将节水意识铭记于心,都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才能够让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可能。所以,应在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大力宣传和推行节水措施,不断深化人们对水资源的理解与认识,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意识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另外,灌输与推行和水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规范等,向社会公民深入贯彻与落实水资源的保护策略也是必要的。只有真正重视水资源的科学应用和开发,才能够为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资源统一管理有利于全面掌控水资源情况,合理调用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结构,改进水资源现状以及及时治理水资源污染。所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以上分析,首先要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江河和湖库水域以及水质和水量等的统一管理,并且要通过建立与完善相关的管理规范与要求,不断优化水资源的分配结构和使用模式。有关部门要建立配套的节水与用水指标以促进计划用水,通过推行取水许可制度以及供水调配管理制度,对需水和用水等方面的管理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
(三)节约用水与工程配套改造并举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具有均匀性,并且各年、各月的分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局部区域缺水十分严重,有的地方还存在水质性缺水。因此,无论从资源上讲还是从品质上讲,我国水资源持续开发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性水匮乏和水质性水匮乏问题,有必要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不断改善用水结构。与此同时,可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兴修水利工程,保障所有水利工程都达到规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尽最大努力挖掘水利工程的潜力,通过节约用水和工程配套改造并举的方法,使水资源的质量与配备方式得到优化。
(四)加大节水与污水资源化力度
就我国水资源的应用现状而言,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使用处于较低水平,其利用率也比较低,因此高效、科学用水与节约用水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一方面可以大力开展节水教育,增强节水宣传力度,合理调整水费,征收水资源费,推行取水许可制度,采取计划供水措施。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净化污水,使污水资源化。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不仅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引起环境污染与破坏。据统计,我国在1993年城市用水与工业用水就已经突破了1100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更是超过了577亿吨,相当于每天差不多有1.6亿吨的污水和废水排入河道。至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更是急剧增加,水资源压力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然而,如果将这些废水、污水加以处理和净化,使其达到环境允许的排放标准,这不但可以有效治理污染,还可以使废水、污水资源化,大大改善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尽管废水、污水的治理费用通常比较高,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对于治理水环境与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问题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五)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机制
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和资源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措施与政策对于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有积极意义。对水资源比较充足的区域,可以结合防洪在科学调度现有的蓄水工程的同时兴修蓄水工程,从而在提高蓄水能力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保护的最大可能性。而对于较为缺水的地区,必须全面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宣传与推广节水方法。另外,在高效应用当地水资源的同时应该深入探究跨流域调水工程,以填充水源的不足。对于大江大河流域应当特别注意水土保持,并且可以科学建设集雨工程,从而增强对雨洪的利用能力。
三、结语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为了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必须清晰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水意识和保护意识,并且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行动上落实水资源保护策略。相关部门要制定必要的监督与约束策略,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分配提供支持。另外,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能力,必须充分挖掘各个水利工程的功能,并兴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冯长红.河北省土地沙化状况及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05,(01).
[2]翟浩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现代水利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07,(01).
[3]陈梦玉.水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4]李树德.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