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工程造价
  3. 内容

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监管难题以及决策

摘要:施工成本,指的是企业施工过程中支出的费用总和。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监管方法。但是在成本监管过程中,存在成本监管方面的错误认识、缺少合理有效的成本监管方法以及缺少合理有效的奖罚机制等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解决这些难题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水利施工;成本监管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利施工企业监管成本的意义;难题 
施工成本,指的是企业施工过程中支出的费用总和。施工成本分为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其中,间接成本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支出的临时设施方面的费用以及现场监管方面的费用,直接成本指的是材料费、人工费以及其它直接费用。施工成本的监管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管理的水平,施工成本影响着施工企业中的所有经济活动。施工企业通过有效的监管调整施工费用,使自己的生产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这样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消耗、增加盈利的目标。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施工时间比一般的工程要长得多,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需要计算的中间成本或者是中间收入比较困难,此外,施工企业在招标过程中的花费以及工程交付以后需要支付的费用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在成本监管的过程中,仅仅是将收入与成本、效益分离与现金流量进行区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水利施工企业的监管需要。所以,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监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二、施工成本的监管方法 
(1)人工量的监管 
人工量的监管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人工单价按不同工种,采用市场价与法定劳动工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人工数量,应用施工定额单位消耗量乘以相应工种的工程数量进行监管,做到科学、合理。施工过程中,也应尽量合理做好劳动组织,提高工人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这是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途径。 
(2)材料费的监管 
材料费的监管包括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两部分,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坚持限额用料。超额使用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改进施工技术,尽量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提高施工用料的周转次数。 
(3)施工机械费的监管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费总体分成两类:一类应用于实体,另一类应用于非工程实体。第一类施工机械费,只要施工方案可行,施工组织紧凑,其施工机械消耗是一定的,考虑机械的折旧、维修和安拆等费用后,按照施工消耗定额乘以耗材预算价即为该部分机械费。第二类施工机械费.常发生于土石方开挖及运输项目中,若施工测量、施工放样不准确,就容易出现超挖超运的情况,因此这部分的施工机械费监管,首先要监管好施工方案的质量,然后提高施工机械生产效率,尽量减少施工机械台班(台时)消耗。 
三、 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监管中难题 
(1)成本监管方面的错误认识 
企业成本监管的方法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成本监管的观念还没有在企业的所有员工中树立起来,也就是说企业中没有形成职工共同监管成本的意识。实际上,企业成本需要所有职工共同监管,目标成本需要通过施工过程才能真正的实现。在目前的施工企业中,成本监管的主体是成本核算人员,一旦企业的成本监管出现问题,企业经理与监管人员就认为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或者是成本监管人员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样的监管方式并不科学,合理的监管方法应该是直接生产的职工与施工组织作为成本监管的主体。但在目前,工程组织人员仅仅监管施工的生产与进度,材料监管人员仅仅监管材料的采购与发放。 
(2)缺少合理有效的成本监管方法 
施工成本的监管需要根据具体的相应标准。施工企业分为很多种工程,各种工程的规模、结构和施工环境都有不同的地方,他们的成本监管也应该具有不同的方法。因此,如何根据具体的施工工程确定合理的成本监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很多施工企业制定目标成本的时候,过于表面化,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确定工程目标成本, 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当前工程的具体特点与具体环境,只是将成本构成简单的划分为材料费、施工费等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却没有考虑这个项目的利润空间情况。 
(3)缺少合理有效的奖罚机制 
合理有效的奖罚机制,有利于施工企业在成本监管方面的工作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很多的施工企业各个部门的责任分工不明确,由此导致无法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这样就会导致干多干少没有区别的局面,企业也就无法进行适当的奖励或者是惩罚。以上现象尤其是在我国的国有施工企业比较严重,因为怕分配不均或者是其它原因,只是象征性的对成绩较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而对于犯错误的职工,也只是考虑到他的情面稍微批评了事。 
四、水利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监管的方法与措施 
(1)加强材料费监管 
施工的材料费用在水利项目的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大于总费用的百分之五十。总体来说,水利施工企业主要监管材料费用的方法是限额领取材料。按照这一额度分阶段进行施工材料的领取。材料消耗数量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进行有计划的领取,不能完全的机械套用施工的材料额度。 首先是因为施工项目的差异不能保证计划材料额度能够一定满足工程的需要。其次是定额作为社会劳动力综合水平的表现,监管水平之间的差异使得材料消耗的水平不同。因此,作为水利施工企业的材料监管员,要按照企业自身的施工实际状况和监管水平,进行参考额度的定量,保证材料消耗的科学额度。 
(2)科学的进行劳务分包费用的监管 
单纯的劳务分包所产生的费用在水利项目的施工中其成本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大于百分之十五。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劳务分包费用一般会另外包含着部分施工企业很难进行监管的易耗材料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等,给监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施工企业在实施劳务分包时,一方面是进行劳务谈判以确定分包的单位, 一方面是使用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劳务队伍,这样能够实现对项目部以合理的低价选择合格的劳务对象。在这里我们指的合理低价,劳务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有的方面的相互竞争要比建筑市场更强,而且因为劳务市场发育不够健全,劳务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等也是参差不齐。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很多竞争力不足的劳务队伍只能靠低价进行投标。所以水利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劳务分工的监管。 
(3)全面落实施工成本监管 
按照责任目标以及施工预算成本监管的成本监管办法,目的是为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监管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也要将工程项目成本的监管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中,即要加强水利施工整个过程的成本监管。有效的压缩各处的人员,充实和提高施工队伍的质量,处理好各类人员的比例。压缩日常监管的费用和开支,节省施工过程的固定成本的支出,通过合理的组织施工,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 
结语 
通过对水利施工成本监管的上述研究,在施工的监管中,一方面要从经济工作上入手,另一方面要密切的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施工成本监管的经验证明,经济效益目标的达成需要科学技术和良好的监管来实现。水利施工部门要积极的应用、研发新的施工技术、新的施工材料,同时要按照本单位的人员配备、施工条件、施工设备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最大程度的挖掘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 陈菁. 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 海河水利, 2008(01). 
[2] 钟木华. 浅谈水利施工企业如何控制工程项目成本[j]. 四川建材, 2008(01). 
[3] 花刚, 方井边, 宋力. 浅谈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j]. 时代金融, 2008(02) . 
[4] 杨书军. 浅谈水利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2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监管难题以及决策
http://m.civilcn.com/shuili/lunwen/zaojia/138759373124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