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治理
  3. 内容

水土保持措施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总结

【摘 要】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水利工程而言,水土保持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同时因为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的效益,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给国家带来一定的经验,以及社会效益,因此加强水土保持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对此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水土保持现状;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效益  
  一、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水蚀面积约150万km2;2002年,水蚀面积已扩大到161.21万km2,加上风蚀面积已经到达356.92万km2,占全部国土面积的37.6%。平均年土壤侵蚀总量50亿t,相当于140万hm2耕地生产力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不仅冲走土壤表层沃土,造成土地退化而贫瘠、作物减产,而且造成江河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江河可航·程缩短,湖泊调洪能力降低,引发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风沙活动形成沙尘暴,良田草场沙化,影响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更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50多年来,各级政府组织广大群众开展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到2000年,全国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万平方公里,其中修建基本农田2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5亿亩,经济林7000多万亩,治沟骨干工程1400多座,水土保持设施ÿ年可拦蓄泥沙能力15亿吨,增加蓄水250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进入新世纪,国务院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封禁治理相结合,把环境改善与保障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政策理论,技术·线,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201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国家发起“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生态,建设秀山川”的伟大号召。随后,各级领导又多次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这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明确的策略和奋斗目标。目前,国家已全面启动了跨世纪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二、水土保持措施 
  (一)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 
  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是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站在水利工程战略发展的角度,注重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在综合分析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治理水土流失的薄弱环节,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二)严格水土流失防治监督 
  严格水土流失防治监督是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加强对水土流失的防治监督工作,有助于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更有效的进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对职能管理的在建和完建但δ验收的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清查,对δ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进行登记,统一委托设计单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完成所有水利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报批。并严格按照新《水土保持法》和《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三)防止冲刷与淤积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从而能够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及水文状态的改变。开挖或回填的土质·基边坡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而影响排水系统,减少对附近水域的污染。施工中不管出于任何需要,δ经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干扰河流、水道或现有灌溉、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弃方堆放点统筹安排,堆放点远离河道,尽量不要压盖植被,尽可能选择荒地。及时对弃方进行压实,并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可以种植草皮、灌木或树木,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能美化环境。尽可能将弃方整平用作耕地。 
  (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由于水土流失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山区,由于交通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一旦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将会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严重的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效的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少了对水利工程的破坏,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五)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在全球的水资源都面临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水土流失影响到水资源的分布,并且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对水资源进行了优化调节,在时空分布上进行了平衡,并且提高了水质,为我国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水土保持效益 
  (一)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效益计算,以观测和调查研究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经过分析、核实,经过核实,才能纳人计算。观测资料,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内直接布设试验取得;计算大、中流域的效益时,除有控制性水文站进行观测外,应在流域内选若干条有代表性的小流域布设观测。 
  (二)生态效益 
  水资源增值,水资源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曾加,索取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加强。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持管理机制,水资源Σ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生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水资源价值研究便应运而生。因生态环境改善而引起水质提高的资源增值,已在生态效益中有所考虑。生态经济效益计算内容包括、治理前地块强化恢复植被投资、地块面积和治理后地块强化恢复植被投资。 
  (三)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有以下两方面:减轻自然灾害,其效益有的在当地,有的在治理区下游。包括:一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沟蚀割切并吞蚀土地,面蚀使土地石化,减轻沟道、河流的洪水泥沙Σ害。二沙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减轻风蚀与风沙Σ害,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减轻滑坡、泥石流的Σ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其效益主要在治理区当地,包括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大农业奠定基础。使农村剩余劳力有用武之地,得到高效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总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更是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效益,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霞.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4,22:17. 
  [2]袁希平,雷廷武.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4,02:296-300. 
  [3]严丽.黄土高原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水土保持措施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总结
http://m.civilcn.com/shuili/lunwen/zhili/146647790126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