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治理
  3. 内容

如何进行好水土保持的后续设计

  摘要:基于当前的国情,许多建设单位在立项阶段比较重视水土保持方案,在实施阶段却疏于落实,拿到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后不再做水土保持措施的初步设计,使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大打折扣。本文研究了加强水土保持后续设计方案措施与初步设计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初设阶段;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均编报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为减少和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做出了贡献。因受设计深度的限制,水土保持方案还较粗浅,直接对照进行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的难度较大,也影响了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了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的形势,提出了不同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与深度要求。 

  一、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的必要性 

  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立项前,为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和控制建设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的承诺采取具体水土保持措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性文件。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评价建设方案和生产工艺的合理性,检查项目占地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情况,复核土石方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评估水土流失灾害及风险,论证防治措施体系和典型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核水土保持投资,评价建设单位的信誉和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依据其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当前的防治技术及防护不当时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等,进行批复、否决或提出调整意见。如果不能获得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的行政许可,建设项目将不能通过立项且不得开工建设。水土保持方案一旦得到批复,就成为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就要落实到后续的设计文件中,并在施工中同步实施,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二、初步设计的基本要求 

  1、初步设计主要内容 

  (1)列表对比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主体工程土石方量、防治目标、防治分区、防治措施体系与工程量及投资估算与概算情况。 

  (2)说明上述表中数字变化理由;明确渣、料场的位置,如有变更一并说明理由;复核土石方开挖、填筑及流转情况。 

  (3)对土(石)料场及弃土(灰、渣、矸等)场进行测量,绘制地形图,对蓄水或过水的拦渣坝、护坡工程及大型挡渣墙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并对施工后是否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进行分析与评价。 

  (4)对各区、段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进行设计,并绘制平面布置图。 

  (5)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植物措施的抚育管理设计及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6)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评价。 

  (7)各区、段以及整个项目的工程量汇总及投资概算。 

  2、深度要求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按分区、县级行政区进行复核,占地集中的点式工程应绘制在1B1000~1B2000的图纸上,线性分布的工程应绘制在1B5000~1B10000的图纸上;土石方工程应按分区并按自然结点分段(如中型以上河流的两岸、隧道的进口和出口)计算开挖及填筑情况,对回填前的临时堆放(包括剥离表土)要有明确的说明。 

  (2)渣、料场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平面布置要逐个标注在1B1000~1B2000的地形图上,标注剥离表土堆放、上游截排水设施、下游挡渣设施、两侧截排水设施、急流槽、陡坡消力池、消力坎的平面位置,消力池下游与原沟道的衔接方式(包括海漫、连接段翼墙、连接渠等);按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设计标准,明确挡渣墙、拦渣坝、截排水系统等所采用的设计标准(如有改变须说明变更原因),设计每一项措施的外形尺寸,绘制1B100~1B500的图件并注明基础埋深,同时说明所依据的设计标准、计算公式和地基承载力、稳定性、安全性的计算结果,计算过程的草稿由设计单位存档;植物措施的配置,应明确具体的乔、灌、草品种、规格、栽植方式方法及设计图,有灌溉要求的还应绘制灌溉设施的布置图。 

  (3)施工便道、输水管线及永久占地范围内防护措施的平面布置亦应绘制在1B1000~1B5000的地形图上,并给出剖面图(标准横断面图),以计算工程量。 

  (4)对高度超过6m的挡渣墙及拦渣坝还应进行地质勘探,具体要求参见相关规范。根据拦挡工程的类型、规模、高度、基础结构的型式及埋置深度等情况,对地段的地质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做出评价,为确定平面布置、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做出工程地质结论。 

  (5)针对不同分区、分段的每一类措施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算分区或分段的工程量并汇总。 

  (6)确定天然建筑材料场地,对其质量和数量做出初步评价,并说明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 

  (7)按相关规范和规定完成工程概算的编制。 

  三、加强后续设计方案的措施 

  关于水土保持的后续设计其本质就是将水土保持的设计细节化、针对化,在一些重点措施上深入分析,做到合理对接,将水土防治活动尽可能优化,落实水土保持的重点领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合理调配方案,修改后及时审批 

  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应该首先批复关于水土防治的相关建议书及策划,在复核过程中,对于重点部位要逐一审查,以优化项目为主旨,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修订,尤其在控制施工矿渣堆积场,运输通道等有严重流失隐患的部位,要进行再次论证。在调整时,要结合场地重新选址、水保措施论证,报请水利管理部门备案,如果遇到重大调整,则需要申请国家相关机构审批。 

  2、注重招标工作,深入对口设计 

  在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以后,由于工程此时的施工计划,招标投标情况已经非常明了,在水土流失防治领域对于施工的对象、施工范围、周期、效果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掌握,此时应该进一步细化水土防治的具体措施。为了有效掌控工程在水土防治上面的落实情况,在招标时,施工方的标书上必须包含具体的水土防治内容,而且,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对象应该有一个明晰的防止目标及其布局要求,在注意到施工过程的控制以及工程维护问题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工程完工以后的对于施工环境的恢复性处理,保证生态和谐,将工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与此同时,主要工程中对于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临时性应急防治措施、以及水土流失以后的责任划分均应该有一个明确界定,并在标书中明显写出。在具体施工中,要加强水土保持的深入、针对性的设计,尤其是对于建筑废渣堆积场所、裸露地面、由于施工地表生物遭到破坏的地面等地应该进行专门的施工设计,必要时,要专门通过图纸进行具体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环保部门的审核意见,结合整个工程的占地情况、布局规划、周边环境、地表重塑等方面,在完全掌握了施工局部环境以及当时的技术手段以后,经过严格的审核、深入探讨、针对不同区域的水土保持设计,全面提高施工环境的整体水土保持水平。 

  3、优化水土保持的监督工作 

  在工程项目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是通过设置观测基点,一般选取截面为对象,有效对工程建设初期进行良好的监测,确保将水土流失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其中观测手段的选取以及观测基点的布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环境的影响及制约,一般设置在废渣堆积物上,或者挖方扰动层面上,以及重要的工程节点部位。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保水设计还会经过几次修改及完善,这样就导致后续的保水设计方案需要经过修改,其可行性需要重新评定。为了尽量避免造成的不便,应该按照审批部门审核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规划布置,在检测强度、技术规范、观测频率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水土保持检测的优化设计,以满足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必须服行的法律义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在项目立项前.按照水土保持法体、法规必须完成的一项前期工作之一。水土保持方案,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其设计比较粗桩的.因此有必要分析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世锋,徐关玉,朱春波.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问题及对策浅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7 

  [2]杨廷友,杨方清,谢佳佳.平原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如何进行好水土保持的后续设计
http://m.civilcn.com/shuili/lunwen/zhili/152057995635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