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保方案
  3. 内容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资料大小:197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1-07-28 14:09
  • 发布作者:珠磊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 综合说明 1 1.1 工程概况 1 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 1.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4 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4 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5 1.6 水土流失监测 5 1.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6 1.8 水土保持要求及建议 6 1.9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6 2 方案编制总则 8 2.1 方案编制目的和意义 8 2.1.1 编制目的 8 2.1.2 编制意义 8 2.2 编制依据 9 2.2.1 法律法规 9 2.2.2 部委规章 10 2.2.3 规范性文件 11 2.2.4 技术规范与标准 12 2.2.5 技术文件及其他资料 13 2.3 编制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 13 2.3.1 指导思想 13 2.3.2 编制原则 14 2.4 方案编制深度与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 15 2.4.1 方案编制深度 15 2.4.2 设计水平年 15 2.4.3 方案服务期 15 3 项目概况 16 3.1 基本情况 16 3.2 项目组成及布置 16 3.2.1项目组成 16 3.2.2 工程布置 17 3.3 施工组织 18 3.3.1 施工布置 18 3.3.2 主要施工工艺 18 3.3.3 施工用水、电、通讯等情况 18 3.3.4 建筑材料 19 3.4 移民(拆迁)安置 19 3.5 工程征占地 19 3.6 土石方平衡及弃渣场规划 20 3.7 工程投资及施工进度 21 4 项目区概况 22 4.1 自然环境概况 22 4.1.1 区域地形地貌 22 4.1.2 区域地质概况 22 4.1.3 气象 23 4.1.4 水文 24 4.1.5 土壤 24 4.1.6 植被 24 4.1.7 环境资源与自然灾害 25 4.2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概况 25 4.2.1 社会经济状况 25 4.2.2 土地利用结构 26 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26 4.3.1 水土流失现状 26 4.3.2 水土保持现状 27 4.4 水土保持经验 27 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29 5.1 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 29 5.1.1 主体工程基本制约性因素复核分析与评价 29 5.1.2 与西南土石山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特殊规定的复核分析与评价 33 5.1.3 与线型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特殊规定的复核分析与评价 34 5.1.4 与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文件对照分析 34 5.2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分析评价 36 5.2.1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情况 36 5.2.2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37 5.3 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40 5.4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价 40 5.4.1 施工工艺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0 5.4.2 施工时段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1 5.4.3 土石方平衡和弃渣场规划的分析与评价 41 5.5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2 5.5.1 主体工程设计的分析与评价 42 5.5.2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界定 42 5.6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5.7 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46 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47 6.1 工程占地 47 6.2 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 47 6.3 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依据 47 6.4 量化的防治责任范围 48 6.5 防治分区 50 7 水土流失预测 51 7.1 预测单元划分 51 7.2 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 51 7.2.1 预测范围 51 7.2.2 预测时段 52 7.3 预测方法 52 7.3.1 预测内容、方法 52 7.3.2 侵蚀模数取值 53 7.4 预测成果 55 7.4.1 扰动原地貌面积预测 55 7.4.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预测 56 7.4.3 弃渣量预测 56 7.4.4 水土流失量预测 56 7. 5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 58 7.5.1 施工期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58 7.4.2 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59 7.6 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60 7.6.1 水土流失预测结论 60 7.6.2 水土流失分析 60 7.6.3 指导性意见 60 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布设 62 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确定 62 8.1.1 水土流失的定性防治目标 62 8.1.2 水土流失的定量防治目标 62 8.2 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63 8.3 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64 8.3.1 分区防治措施体系 64 8.3.2 分区防治措施布局 66 8.4 防治措施典型设计 67 8.4.1 拦渣工程典型设计 67 8.4.2 排水工程典型设计 69 8.4.3 植被建设工程典型设计 69 8.4.4 临时防护工程典型设计 70 8.5 防治措施工程量汇总 71 8.6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2 8.6.1 施工组织形式 72 8.6.2 物资来源 72 8.6.3 施工条件 72 8.6.4 施工方法 73 8.6.5 施工质量要求 74 8.6.6 进度安排 74 9 水土保持监测 76 9.1 监测目的 76 9.2 监测依据 76 9.3 监测原则 77 9.4 监测范围、分区及监测重点 77 9.4.1 监测范围 77 9.4.2监测分区 77 9.4.3监测重点 77 9.5 监测内容 78 9.6 监测方法 80 9.7 监测时段及频次 83 9.8 监测点的布置 83 9.9 监测设施设备 83 9.10 监测程序 84 9.11资料整理与监测数据分析 86 9.11.1 资料整理 86 9.11.2 监测数据分析 86 9.12监测要求 86 10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9 10.1 编制依据原则与方法 89 10.1.1 编制依据 89 10.1.2 编制原则 89 10.1.3 编制方法 90 10.2 投资估算表 92 10.3 投资估算附表(附件一) 96 10.4 防治效果预测 96 10.4.1 防治面积分析 96 10.4.2 林草恢复期流失强度分析 96 10.4.3 绿化指标分析 96 10.4.4 防治效果综合分析 96 10.5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 97 10.5.1 土地资源损益分析 97 10.5.2 水资源损益分析 98 10.5.3 生态损益分析 98 10.5.4 水土保持功能损益分析 98 10.5.5 周边水土保持损益分析 98 10.5.6 水土保持成本损益分析 99 11 实施的保障措施 100 11.1 组织领导与管理 100 11.2 后续设计 101 11.3 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 101 11.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 101 11.5 水土保持监测 102 11.6 施工管理 102 11.7 检查与验收 103 11.8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 103 12 方案结论与建议 104 12.1 总体结论 104 12.2 建议 104 附件: 附件一 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附表 附件二 方案编制的委托书 附件三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认函 附件四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意向书 附件五 工程水土保持监理意向书 附件六 工程交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承诺书 附件七 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承诺书 附图: 1)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2) **流域水系图 3)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 4)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5)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6) ***水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MCH—QH—水保—01) 7) **二级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MCH—QH—水保—02) 8)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库区弃渣场典型设计图(MCH—QH—水保—03) 9)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1#弃渣场典型设计图(MCH—QH—水保—04) 10)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2#弃渣场典型设计图(MCH—QH—水保—05) 11)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3#弃渣场典型设计图(MCH—QH—水保—06) 12)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4#弃渣场典型设计图(MCH—QH—水保—07) 13)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典型设计图(MCH—QH—水保—08) 14) **县***水库暨**二级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典型设计图(MCH—QH—水保—09) (1)地形、地貌 工程区属于鄂西南山区,工程所经地段海拔高程460~655m,属中低山地形。地貌呈层特征,发育多级夷平面。区内河流坡降大,沟谷纵横,山高坡陡。区内主要分布粉砂岩,岩溶化程度不高。工程区属构造剥蚀~侵蚀~溶蚀的中低山山区。 (2)地质 工程所经地段普通土点20%,松砂石点30%,岩石占50%。工程区所处一级构造单元,系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湘黔鄂隆褶带的北端。区域内主要分布志留第地层。区域主要分布中等透水岩层,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单一,由志留系地层的粉砂岩及页岩构成。区域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3)气候 项目区属中纬度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区内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主要特征是温度随地势的增高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增大,气候与地势具有立体相关性。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82天,日照时数1297.8小时,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525 mm,其中66%以上集中于五至八月,日降雨量极值达227.5 mm,最大24h降雨量146mm。最大风速为30m/s,最大覆冰厚度10mm,平均雷电日40个,项目区为第Ⅵ典型气象区。 (4)土壤及植被类型 项目区土壤主要包括六个土类七个亚类,黄棕壤是主要的土壤类型,其次为黄壤、棕壤、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植被为亚热带次生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林下灌草种类丰富且覆盖率高。 (5)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强度 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沟蚀等三种类型,土壤侵蚀以面蚀和沟蚀为主,滑坡、坍塌、崩塌也有分布。该区属轻度侵蚀区域。项目所在地区土壤侵蚀模数为750t/km2•a。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http://m.civilcn.com/shuili/sjbg/shuibao/131183335014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