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实习报告
  3. 内容

水利枢纽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 资料大小:4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3-14 09:52
  • 发布作者:铜钱猫~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一、实习目的:这次水利枢纽工程认识实习,让我们在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亲身接触水利工程实体,对大坝水库有了感性的认识 领略了江河湖泊的波澜壮阔,丰富了生活阅历,磨练了意志,激起了我们渴求知识的热情,为进一步我们学习本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带队老师:宋永军老师、陈健老师、郭选英老师;实习人员:全体港航学生。 三、 实习时间:2012年9月10日——9月11日。 四、 实习路线:三门峡水库——西霞院反调节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花园口水利枢纽。 目的地一:三门峡水库 九月十日早上6:50我们准时集结在大门口,带着行囊,迎着朝阳,我们乘车从郑州市一路向西,经过近4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第一个实习目的地——三门峡大坝。大家自由组合,安排了住宿。午饭过后,我们来到会议室,听取了三门峡水利枢纽高级工程师徐工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简介的精彩报告,大家认真做着笔记,详细记录着水库大坝的工作情况。 1、工程概述:历史上黄河一直被称为“悬河”、“人间天河”,曾经三年两决口。一旦决溢,北至天津,南至江淮都会受到洪水的侵害。1955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黄河治理的决议,从而修建起了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具备当时建坝的多种有利条件:一是三门峡谷是黄河中游河道最狭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黄河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建坝后容易发电;三是三门峡谷属石质峡谷,地质条件优越;四是人门、鬼门、神门三岛属岩石岛结构,可作为坝基,有利于施工导流;五是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拦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积大,能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水害。 三门峡水库曾两次改建,三次改变运用方式。1964年12月决定在枢纽的左岸增加两条泄流排沙隧洞,将原建的5~8号四条发电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简称为“两洞四管”。1969年6月又决定实施第二次改建,挖开1~8号施工导流底孔,1~5号机组进水口高程由300米降到287米。1990年之后,又陆续打开了9~12号底孔。随着改建增建的进行,枢纽泄流规模也由315米时的3084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到了9701立方米每秒。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坝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144米,最大坝高24米;主、副坝总长857.2米。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全长223.88米,宽26.2米,总泻洪量9701m3/s,多年平均流量1350m3/s,可安装8台发电机组,现有7台机组,发电量41万千瓦,为低水头径流发电。 3、水库调动运用:三门峡水利枢纽于1960年完工,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控制河口镇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两段洪水主要来源区。改建后水库运用方式也由“蓄水拦沙”先改为“滞洪排沙”,之后进一步改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控制运用,对水量和泥沙进行双重调节,一般水沙年份水库可以达到冲淤平衡,可以保持长期有效库容,为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的经验也为三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广泛采用,许多国内外水利专家都为之赞叹。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水利枢纽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http://m.civilcn.com/shuili/sxbg/136322596444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