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下穿地道按结构归类分为:暗埋段框架段、U型船槽段。暗埋框架部分材料为C50防水钢筋混泥土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框架结构设计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U型船槽部分采用两侧带有立式悬臂的C50防水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整体式),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船槽段设计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 中心南路1#下穿地道里程段范围K1+430~K2+010。其中K1+670~K1+770为暗埋框架段,K1+430~K1+670、K1+770~K2+010为U型船槽段。 中心南路1#下穿地道线路纵断面呈“V”形,两端线路纵坡为3.443%、3.438%,暗埋段设为3‰坡度。竖曲线半径R=1500m。 1.2、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珠海市横琴新区横琴岛中部的中心南路,南倚大横琴山,北为中心沟,西临横琴西路。本工程段为中心南路西侧的第十一工程段,分别与东、西两端的第十二及第六工程段相接。 2、地形地貌 横琴岛原分大、小横琴岛,两岛之间为十字门水域,70年代修筑东、西大堤,把大、小两岛连成一体,两岛之间的十字门水域遂变成了中心沟。南部和北部多为山地,有大、小横琴山坐落其间,中部中心沟为东西向长条形养殖地,其间布满鱼塘和蕉林。本工程段西段即处于鱼塘和蕉林中,东段横贯大横琴山北部山脚,其中有一段为原修筑的乡村公路。该地段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局部地势有较大起伏,地面标高4.2m~50m,靠近大横琴山山脚部分村落沿山凹分布、地势比中部整体高出1~3m。 3、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报告揭示,中心南路的主要地层有:素填土层、第四系湖塘相沉积层、第四系海相沉积层、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残积层及燕山期花岗岩。 4、气象情况 本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偶有阵寒,年、日温差小,年平均气温22.4℃,最高年均23.3℃,最低年均21.6℃,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2.5℃。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11.62 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600 小时~2500 小时。降雨分布不均衡,年平均降雨量1700mm-2300mm,其中4 月-9 月平均为1675mm,在汛期降雨日最大达954.7mm。空气相对湿度79%。由于受季风变化和地形的影响,常向风为东风,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易遭受台风袭击,强台风登陆最大风力达12 级以上,1983 年9 月6 日,台风袭击珠海,8 级大风持续8 小时,12 级大风持续5 小时。 5、水文情况 (1)、地表水 中心沟区域地表水主要为鱼塘和河流,人工修建的堤坝通过水闸与海水连通,水位受潮汐影响较大。据调查,台风季节最大潮时潮水可漫过围堤造成大面积水浸。地表水的补给受降雨和人工活动的影响变化也较大。 (2)、地下水 对本线路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潜水主要赋存于填土中,富水性较弱~中等,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勘探期间量测的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0.00m~3.70m,标高为-5.30m~12.84m,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且受潮水影响较大,潮涨时水位上升,潮落时水位随之下降,水位不太稳定。 1.3、1#下穿地道的周边环境及地质情况 本工程地处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区域。70年代修筑东、西大堤,把大、小横琴岛连成一体,两岛之间的十字水域遂变成了中心沟。南侧为岩石山体,北侧为养殖地、鱼塘和蕉林。 中心南路1#下穿地道位于大横琴山北侧山脚下,珠海横琴新区中心南路K1+430~K2+010里程内,其中K1+430~K1+720位于山体爆破的基岩段,K1+720~K2+010为软基处理的软基段。 在拟建施工区域现有一条东西走向(珠海市区通往海洋乐园)的三级公路,交通流量较少,通行车辆主要为横琴至海洋乐园的63路公交车及周边小型货车、天湖风景区旅游车、居民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