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工艺

     摘要:高路堤工程完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汽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常出现路堤的整体下沉与局下沉,本文重点阐述了高填方路基沉降的观测工艺,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在采用此观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路基 高填方 沉降 观测 工艺 

  0 引言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规定: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或地面斜坡率陡于1:2.5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堪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因此,针对路堤沉降监测沉降速率,保证填筑路堤的稳定性。同时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必要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工后沉降控制目标值。 

  1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1.1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①基准点:基准点为全线BM点,以及按四等水准进行加密的导线点。 

  ②工作基点:要求沿线路方向每200-500米一个,若路基段太短至少埋设三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尽量选在线路两侧,且地质坚硬不易沉降的地方。 

  ③观测点:观测点由沉降板、监测桩、位移边桩及多点位移计等组成。 

  2.2 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个别点位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要求基准点及BM点12个月复测一次,工作基点每6个月复测一次。 

  2.3 观测点的布设。①地表沉降观测:松软土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40米左右设置一个沉降板观测断面,且每个工点不小于2个观测断面,路桥过渡段在距桥台或涵洞边缘两侧3米的位置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沉降观测断面在地面埋设地面沉降板或单点沉降计。 

  ②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基面中心及左右两侧路基处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观测桩采用C15混凝土桩,纵向间距不大于100米,并保证每个工点至少有一个观测断面。 

  2 元器件的埋设 

  沉降板的埋设,在路基填到0.6米后挖出1×1米的坑,在坑的底层垫一层0.1米的中粗砂进行找平,再将沉降板水平安放在坑中,最后用人工将土回填。在施工过程中其沉降板一米范围内不能用压路机等大型机械碾压,必须用人工夯实。 

  沉降监测桩在路肩填筑完成后,再进行挖坑埋设,坑大小同桩径,埋设时将监测桩露出路肩面2-3厘米。用混凝土进行浇注完成。 

  3 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3.1 严格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应进行两次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用科傻软件平差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 

  3.2 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按固定的观测路线和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和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路线、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3 当发现沉降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检,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核,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 

  3.4 根据沉降观测的需要,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少于两个。 

  3.5 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尺垫。观测时必须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测量过程中前后视距差≤3米、测段的前后视距累计差≤10米、黑红面读数差<3毫米、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5毫米、最后闭合差<25√L(L为路线长度,以千米计),保证三丝读数。 

  3.6 在进行检测桩观测时,其观测线路以S型线路进行。 

  3.7 沉降管接长时的观测,在沉降钢筋接长时必须在接长前,测其沉降钢筋的顶部高程,然后再将沉降管按图纸要求进行焊接,焊接完后再一次测量其顶部高程,此高程作为下次沉降观测的起始高程。 

  4 观测技术要求 

  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开始观测。 

  4.1 观测频次要求。在路堤填筑期间,应每天观测一次(松土及松软土早晚一次),各种原因暂时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三天观测一次。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测量数据突变时,每天观测2-3次。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毫米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 

  4.2 观测点编号。为了全线观测数据的整理归档,现对监测点进行编号,沉降板位于路基中心则以里程号开头后加L1,如里程号为DK31+345,则对应的沉降板命名为31345L1,对应的监测桩命名为31345G1、31345G2、31345G3从左往右分别为1、2、3,则边桩位移桩位31345B1、 

  31345B2、31345B3、31345B4从左往右分别为1、2、3、4。单点沉降计命名为31345D1、31345D2从左往右分别为1、2。多点位移计命名为31345W1、31345W2从左往右分别为1、2。 

  4.3 工作基点的编号。工作基点标号以JD0101其中JD(基点)、01为工区号、01为点号。 

  4.4 观测精度。沉降观测外业测量读数至0.1毫米,计算高差取位至0.1毫米,沉降量精确到1毫米。位移观测的控制标准为边桩水平位移小于5毫米/天,竖向位移小于10毫米/天,路基中心沉降板沉降量小于10毫米/天。 

  4.5 资料整理及上报。在外业观测数据采集回来后,必须将数据整理好,数据整理好后,绘制成路基沉降观测曲线图,在以后施工中必须每个月按实际填写整理。 

  5 结束语 

  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间的变形动态,必须进行路堤稳定和沉降的动态观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减少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公路与桥涵工程常用施工技术手册》.路桥一局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工艺
http://m.civilcn.com/yantu/ytlw/150466297333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