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施工操作工艺 (一)水池类型与构造 水池的种类、形式较多,按结构的不同分为: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或矩形水池、现浇板块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等,应用较多的为前两种水池。 现浇圆形、矩形水池由底板、池壁、顶盖组成,直径及宽度大于10m时,内部设支柱,池壁设加劲肋,顶盖为肋形或无梁板。池壁为圆形水池壁厚150~250mm;矩形水池壁厚300~500mm,池高一般由3.0~6.0m。为保证池壁与底板、顶板的刚性连接,常在角部设立支托加强,并设加强筋。池壁配筋多采用φ10~12mm @100mm或φ14mm @1500mm,水平筋按构造配置,含筋量控制在0.3%~0.4%范围以内。 现浇板块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底板及池壁均为板块式,直径由此及彼5~100mm,以直径100mm、容量为此万t的辐射沉淀池为例,由于38块200mm厚扇形底板,16块长19 m 厚500mm、高3930mm的倒T型壁板组成。底板板缝宽慰30~35mm,用时80mm高聚氯乙烯胶泥嵌缝,壁板间用橡胶止水带接缝,不设顶板,这种构造相当设置了许多变形缝,克防止出现裂缝渗漏。 (二)现浇圆形、矩形水池施工工艺方法 1.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测量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及地基处理→浇混凝土垫层刷沥青冷底子油及沥青玛脂或铺二毡三油防水隔离层→底板浇筑→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试水→池外壁抹砂浆、刷沥青冷底子油及沥青玛脂或铺二毡三油防水隔离→池内壁、底板抹防水砂浆→进出管道安装→四周及顶板回填土→作散水坡及栏杆。 2.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1)水池土方一般采用机械开挖,用0.5~1.0 m3正铲或反铲挖土机进行,采取正向开挖,一侧或两侧装土,每台配备份4~5台自卸翻斗汽车运土,另配一台推土机集中土方和整平场地,池测开斜坡道作为运输通道;挖出土方部分堆放在池周围筑堤、挡水并留作以后回填之用;部分运往土场堆放或摊平造地。机械挖土应预留200mm厚土层用人工挖除和修平。 (2)基底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挖槽时如遇部分松软土层或局部超挖拢动土层,应挖去,用砂或砂砾石或三七灰土分回填,蛙式打夯机(或压路机)夯实(或碾压实),并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如遇软硬地基,部分为基岩,部分为土层,应将土层挖土,用C20混凝土填充或在基坑部分设砂褥垫处理。 (3)地下水位较高,应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设泵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 ,随加深;如地下水丰富,且为粉土或细砂层,应先在基坑周围设置轻型 井点,用真空泵或射流泵系统将地下水位降低至水池垫层0.5m 以下,然后进行挖土。 3.模板支设 (1)底板和内柱基模板按常规方法一次支好,与池壁施工缝留在底板上表面350~450mm处;施工缝型式多做成凸缝,在池壁中间埋设3mm 厚镀锌钢板止水带。悬空部位模板用铁脚或混凝土短柱支承,并在铁脚中部焊止水片。池壁、顶板模板在底板浇筑后支设,有一次支设和二次支设浇筑两种方式。 (2)池壁模板分有支撑和无支撑支模两种方式。有支撑支模系在池内底板上紧靠池壁搭设一定宽度的钢管脚手架,内外模板用组合式钢模板或木支顶在脚手架上固定,然后绑钢筋、支外模,用钢筋或50mmⅹ8mm扁钢箍借花篮螺栓(或钢丝绳)捆紧,间距850mm, 用内模固定外模,并在模板内设适当对螺栓,中间焊止水片,脱模后将露出的螺栓头割去,使伸入壁内10~20mm,抹砂浆封闭。或在内外模间设临时撑木,固定在钢筋或模板上,以保持壁厚一致和模板稳定,在底板上1.2m高处,开0.6×0.9m 门子板孔洞,间矩1.5~1.8m ,以利下料和振捣混凝土。 (3)无支撑支模法主要用于圆形水池,也采取先支内模,绑钢筋,再立外模,内外模用穿墙止水螺栓固定,内模里圈用拉条借花篮螺栓拉紧,在内外设曲面可变桁架固定。 (4)池顶板模板,可按常规支设肋形梁板或无梁楼板相同的方法,用木顶柱或用钢管脚手架来支承。 (5)一般池壁上均有较多的穿墙管道,应加设水环与主管应满焊,并应将其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或焊固在主筋上同时加强该处局部模板的支撑,以保持标高、位置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