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规划设计
  3. 内容

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

引言
生态园林作为园林建设的一种新思路,是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对园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并联系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作为生态园林建设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1]
1.生态园林的起源、内涵、原则及意义
1.1生态园林的发展背景及起源
人类在创造了高度的社会文明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的变化、人口聚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2]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生态园林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生态园林是80年代初我国园林和生态两个领域研究工作者根据我
国城市园林建设中所存在的规模小、类型单调、结构简单、功能
单一、稳定性差、易退化及维持养护费用高等缺点,结合国内外
城市园林的发展趋势,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条件的目的
提出来的。[3]
生态园林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主旨是保护原野上的自然景观特征,最初的实例是1925年荷兰生物学家蒂洛和园艺师派克斯遵造园师斯普林洛的设计,在海尔勒姆附近的布罗门代尔建设的一座自然景观园林。美国詹逊首先提出了以自然生态学的方法来代替以往单纯从视觉景象出发的园林设计,其后Helgn Briemie从保护生物物种的角度出发,Hansen 从生境类别出发开始主张和发展生态园林的观点。

1.2生态园林的概念及内涵
    目前,国内对生态园林较为完整的定义是:“生态园林是遵循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以植物为主体,发挥园林的多种功能,并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且同步发展,建成有园林化面貌,在可能条件下生产各类园林产品;而且,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创造出最佳、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现代化生态环境”[4]
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5]

1.3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1.3.1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变化太多,整体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令人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也会引起心烦意乱,令人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显得单调呆板。

1.3.2调和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其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产生的对比的效果
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容易突出主题,引人注目。
1.3.3均衡的原则: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比较稳定。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两种方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则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6]。

1.3.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在宽阔的大道两边,可以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感,可以开阔心胸,陶冶情操,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1.3.5景观性原则
要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就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才能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

1.3.6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硬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物种间直接竞争,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1.4生态园林的功效和意义
1.4.1生态功能
1.4.1.1调节小气候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和空气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
1.4.1.2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城市园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释氧固碳的功能,除了在城市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区碳氧平衡状况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在城市中就地缓解或消除局部缺氧、改善局部地区空气质量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4.1.3吸收有害气体
污染的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CO、N02、C12、HF、NH3、Hg、Pb等,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园林植物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1.4.1.4吸滞粉尘
园林植物,特别是树木,由于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黏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对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并降低风速而起到减尘作用;通过其枝叶对粉尘的截留和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滞尘效应。
1.4.1.5杀菌作用
许多园林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具有杀菌能力。园林植被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通过对城市绿地中含菌量显著少于非绿地的测定得到证实,在城市环境条件下,园林植被通过其枝叶的吸滞、过滤作用减少粉尘(细菌的载体),从而减少城市空气中细菌含量。
1.4.1.6衰减噪声
园林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波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至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1.4.1.7丰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使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相对于环境及其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调整能力,就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成分越多,各种群的生态位分化和种群间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维护平衡的能力越强。

1.4.2社会功能
1.4.2.1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园林是以组织空间为特征的环境艺术,城市绿化作为人们对一个城市容貌的第一印象,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绘画有机结合,不仅为城市创造了优美的绿化景观,而且还提高了城市的艺术品位。
1.4.2.2休闲游憩功能
城市生态园林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一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为了放松自己,调整到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绿地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及闲暇时间主要的游憩活动空间。
1.4.2.3文化教育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种资源,一种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品位和居民的素质。城市绿化能够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丰富多彩的游憩活动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沟通,从而推动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同时生态园林本身就是一个植物生态科教园,对广大市民尤其是中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1.4.2.4 医疗保健功能
人们在城市园林中可以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可以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恢复和增强体力、积蓄能力,也可以进行疗养。城市园林绿化空间除具有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等特点外,它产生的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还具有消除疲劳、清心明目、调节身心、延年益寿等多种功能。

1.4.3经济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对于我们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如吸引外资、繁荣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自动化解城市各类污染,降低居民发病率,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投资;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已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7]

2.植物在生态园林中的运用
2.1现代城市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
2.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舒适生活空间:
植物群落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要素。城市绿地系统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通过植物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为城市居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2.1.2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的文化底蕴:
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之中,营造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ghsj/1318210229152867.html